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中国风云人物秦始皇
本书标签: 邀请驻站 

第十三章昭王称霸

中国风云人物秦始皇

昭王称霸上

秦昭襄王的即位充满了变故,首先,秦武王死后,秦惠文王的王后,即惠文后,她相拥立公子壮为新君,而且得到了王叔嬴疾的支持。

但是远在赵国的赵王,对秦国朝政密切关注,而且想插手秦国朝政。他坚持立秦在燕的质子公子稷。此时的赵国在经历了胡服骑射后,国力大涨,军事实力陡增,赵国与齐国,楚国,秦国,并列为战国四强。基于这个背景,秦国朝野屈从于赵国的压力,而且也是为了保证秦国最高权力交接的稳定,秦国同意立公子稷为王。

起初,秦国君臣大都反对立公子稷为王,但是,公子稷的舅父魏冉全力支持,无奈,秦国朝野只能屈从。

秦昭襄王即位后,事情其实并没有了结,公子壮夺位之心不死。

昭襄王二年,担任秦宗族的庶长的公子壮,他联合宗族的反动势力,裹挟着惠文后,起兵造反,魏冉率兵平定,于是,摄政的魏冉,发布命令,诛杀公子壮以及反叛的宗族,诛杀惠文后。因为公子壮自号季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季君之乱。至此这场王位争夺战宣告结束。

从此秦国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昭襄王时代。

昭襄王元年,甘茂因为秦国朝臣的迫害,逃出了秦国,来到了齐国。秦王下令,任命王叔嬴疾为左相国。任命宣太后的族人向寿为右相国。

昭襄王三年,秦王与楚王在黄棘结盟,为了表达诚意,秦国将上庸送给了楚国。其实秦国没安好心。

昭襄王四年,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楚国被打的受不了,无奈,派楚太子质秦。秦国答应出兵帮助楚国,秦国表面上是帮助楚国,实际上是为了夺得土地,蚕食三晋,秦国派兵攻打魏韩两国,攻占了魏在黄河以东的大片地区。

紧跟着昭襄王五年,秦国魏国韩国三国在临晋会盟,秦国把蒲坂还给了魏国。

拿了人家的土地,还能不让人发火,这就是秦国的厉害。

同年楚国太子又跑回了秦国。这让秦王很恼火

昭襄王六年,秦国拉着魏国,韩国,齐国,四国联军攻打楚国,楚国在重丘被打的大败,楚将被杀。

秦国就是这样的反复无常,需要你的时候,你是我的盟友,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我的敌人。秦国与楚国的从盟友到敌人的关系迅速变化,验证了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不但适用于楚国,还适用于其他山东五国

昭襄王六年,秦攻打韩国,攻占穰城。

昭襄王六年,蜀地发生叛乱,秦派大将司马错平定叛乱。

昭襄王七年,秦国派兵攻打楚国,斩首三万,杀楚将景缺,秦攻占了襄城。秦国对楚国又开始了蚕食。

昭襄王八年,秦王假意邀请楚王在武关会盟,楚王不顾大臣的劝阻,来到了武关,结果秦王楚王一见面,楚王被秦王劫持,秦王迫使其割巫山郡,黔中郡给秦国,楚王断然拒绝。楚王糊涂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英明了一回。秦王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让跟随楚王而来的的随从回到楚国,告知楚国朝野,楚国上下乱作一团,关键时刻还是楚国令尹有主意,他拥戴楚太子立为新王。楚国的反应让秦王束手无策。

但秦王毕竟是很狡猾的,知道来文的不行,只能来武的。

昭襄王九年,秦王派兵出武关攻打楚国,结果秦军大破楚军,斩首五万,拿下了楚国十六座城池。秦王的欲望暂时得到了满足。

昭襄王十年,原来的楚王从秦国逃跑,老楚王逃至赵国,但赵国畏惧秦国的势力,不敢收留。

老楚王又得逃,在逃往至魏国的路上,被秦国的追兵追上,又给抓回了秦国。

昭襄王十一年,在秦国老楚王终于被折磨致死,秦国一看他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把他的尸首送回了秦国,楚国新君安葬了他。

秦与楚的恩怨暂时告一段落。

秦王将他的目光转移到了内政上。昭襄王即位的当年,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他平定季君之乱,驱逐秦武王的王后归魏(因为武王后本来就是魏国人,宣太后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自己一人独掌后宫。)而后,封自己的两个儿子为泾阳君,高陵君,封自己的弟弟芈戎为华阳君,封自己的弟弟魏冉为穰候,并让其担任咸阳卫戍司令。这样新的贵族咸阳四贵产生了,并以宣太后为中心,以咸阳四贵为延伸,秦国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楚系贵族圈。

昭襄王七年,丞相嬴疾病逝,楼缓继任丞相。

随着嬴疾的病逝,魏冉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也想过把宰相瘾。他找到了姐姐宣太后,姐弟一商量,宣太后决定找个由头,让楼缓把丞相的位子让出来。朝会上,秦王把楼缓罢相,然后秦王把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召至秦国,任命为秦左相国,任命魏冉为右相国。

秦昭襄王九年,秦相田文出逃。三年之后也就是秦昭襄王十二年,秦废左右相国,设丞相一人,丞相一职由魏冉担任。

宣太后在前朝,后宫都安插了自己人,其势力达到顶峰。

在平定了内政后,秦国将它的目光又看向了山东列国。

昭襄王十四年,魏韩联合,攻打秦国,秦以白起为将,在伊阙大破两国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并且虏获了联军统帅。

昭襄王十六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宛城。

昭襄王十七年,在秦国连续三年的打击下,魏国,韩国,受不了,又改变国策,采取事秦的国策,并且为了表示诚意,魏国割让黄河以东四百里的土地给秦国,韩国割让武遂的两百里土地。

可是,秦国并不满足,秦国虽然放过了韩国,但并没有放过魏国。

秦昭襄王十八年,秦国攻打魏国,这一次性攻占了魏国六十一座城池。

秦昭襄王十九年,秦国为了让齐国放松警惕,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称帝的虚荣心,秦国与齐国互遵为帝,秦王为西帝,齐王为东帝。后迫于诸侯列国的压力,被迫取消帝号。

秦昭襄王二十年,秦国又攻打魏国,攻占了新垣,曲阳。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秦国又攻打魏国,魏国没有办法只能割让故都安邑,来求和。秦国将安邑的人口全部驱逐,只留下了一座空城。

秦国一次次的攻打魏国,只有一个目的与赵国接壤,因为赵国在此前经过胡服骑射,将云中,九原纳入了自己的版图,灭掉中山,赵国的实力迅速上涨。而且打魏国,占魏地,壮大自己的实力,秦何乐而不为。

而与此同时齐国发兵灭了十分富饶的宋国,实力一跃成为了战国第一强。齐国灭宋的消息传至列国,列国都感到恐慌,因为此时已经进入了战国后期,在战国后期各国都有一个普遍的心态,就是都不想让一个国家太强大。在齐国灭宋前,战国的格局是两个超级大国,齐国,秦国,秦国略强。齐国灭宋后,齐国成为了最强。其他六国心存恐惧,燕国与齐国有世仇,铆着劲儿要跟齐国打一仗,秦国要弱化齐国,保证自己的一家独大。楚国是想要拿回淮泗之地。韩赵魏三国,是不想自己的邻居太强大,因为一旦齐国强大了,齐国一定要向西扩张,那么挨打的一定是韩赵魏三国,一个秦国已经够他们受了,不能让齐国再强大起来,所以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暂时放下了恩怨,走到了一起,他们一定要出兵,攻打齐国。

昭襄王二十二年,秦楚在宛城会盟。同年,秦赵在中阳会面。这是要猛揍齐国的节奏。同年秦国牛刀小试,派兵攻打齐国,攻占了九座城池。

昭襄王二十三年,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组成五国联军,以燕国上将军乐毅为统帅,大举攻打齐国,这一仗五国联军直捣齐国都城临淄,而且长驱直入,一下子攻占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齐国陷入混乱的局面,齐王败逃,不久被杀,而楚国趁势拿下了淮泗之地。齐国后来虽然复国,但从此一蹶不振。

秦昭襄王二十四年,秦赵在穰城会盟。同年,秦国攻打魏国安城。同年,秦国向赵国索要和氏璧,赵人蔺相如赴秦,而后又完璧归赵。秦王很恼火,于是发兵攻赵。

之后两年,昭襄王二十五年,秦攻占赵城两座,二十六年,秦攻占赵石城。二十七年,秦攻赵,斩首两万,攻占光狼城。

秦与赵的战争告一段落。秦又将目光对准了南方的楚国,楚国又要遭殃了。

秦国高层是这样想的,为了保证攻楚的顺利,先派兵攻打赵国,当赵国忙于应付秦国的攻击时,秦国突然收手,调转枪口攻打楚国。当然也是为了教训赵国,杀一杀赵国的气焰。

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攻占了鄢城一带的三座城池。兵锋直指楚国国都郢城。同时秦为了防止赵国突袭,秦王与赵王在渑池相会。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秦国两线作战。

昭襄王二十九年,在渑池相会后,秦国更加放心的攻打楚国,秦国还是让白起挂帅,在白起的带领下,秦军攻克楚国都城,烧了楚国历代先王的坟墓,楚国兵力大幅溃散,在陈郡才慢慢扎住阵脚,楚国最终迁都陈郡。

昭襄王三十年,秦在占领楚国的土地上设置黔中郡。经过白起三次战争的打击,楚国兵挫地削,日薄西山,就此一步步的沉沦了下去。

昭襄王三十一年,秦将白起攻打魏国,拿下两座城池。

昭襄王三十二年,魏国为了求和,割让了八座城给秦国。秦国接收土地后,立马翻脸,再次攻打魏国,韩国派兵救援,但最终被击败,秦围困了魏国都城大梁。魏国求和,愿意称臣纳贡。

昭襄王三十三年,秦再攻魏,夺城四座,斩首四万。

在经过了三年持续不断的打击下,魏国彻底落败,秦赵的边境线越来长,秦国可以在任意一点上进攻赵国,这样就牵制了赵国大量的兵力。

昭襄王三十四年,魏与赵联合攻打韩国,秦救之,在华阳大破赵魏联军,斩首十三万。魏国割让南阳求和。赵军两万在黄河被溺死。

停了三年后,秦国做了一个短暂的修整。

昭襄王三十七年,两国开始了PK,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大破秦军。这在秦国的历史上绝对少见,秦国无疑碰上了一个强大的对手。然而秦王并不甘心。

昭襄王三十八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还是同样的地方,秦国又被赵国所败。

昭襄王三十九年,秦国打不过赵国,但魏国还是可以搞一下的,攻占了魏国的怀城。

上一章 第十二章武王问鼎 中国风云人物秦始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