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花之荷
徐祯霞
对于棣花的荷,我好奇着,并疑惑着,因此一直处于隔县观望的状态。天下美荷,多在南方,北方甚少,荷生之地,多是水源涵养之所,棣花乃旱地,何以养得了如此多的荷?更何况是千亩之荷,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说。
可去过棣花的人都说棣花的荷美,有水道,能划船,花开之际,一眼望不到边。我依然是有些不相信的。我始终以为,不是荷有多美,而是荷因为棣花这片土地而被人高看一眼,贾平凹也出生在棣花的这片土地上,人因为贾平凹而来棣花,棣花的荷便因为贾平凹而与其他的荷大大不同了。
说句真心话,这些年见的荷多了,有私人庭院的荷,有公园的荷,有水塘的荷,更有南方的荷。尤其是在济南,看到了大明湖的荷,于是,天下的荷在我的眼里顿时逊色。大明湖的荷,那可真真是不辜负传说,石桥、曲廊、画舫、古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最美的风景画。总感觉,一双眼睛不知该往哪儿看才好,在绿柳婆娑间,远处烟波浩渺,青山如黛,如一幅楹联出现在我的面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这是清代书法家铁保所写,是对大明湖景色最好的概括。
对于棣花这个地方,我真的不陌生。因为贾平凹,我早早地探访过它,而且在此前的很多年中,我几乎每年都要经过那一个地方。于是,别人的好奇,予我都算平常,我知道棣花街在路北,荷塘在路南。我常常以为,自己闭着眼睛都能想像出棣花荷塘的样子,我是不需要刻意去看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丹凤,同行之人说要去看看棣花的荷,于是,陪同前往。
来到棣花,放眼四望,什么时候,棣花的荷竟变成了不逊于济南大明湖的荷花了?我诧异,在秦岭山中,这样一个崇山峻岭的县城,怎么会出现如此浩瀚的江南之地,烟波水乡?这千亩荷塘还真不是一个传说。我不仅诧异了,而且惊喜了。我常常追逐于江南的水乡,而就在我所处的商洛,竟生长出了这样一个水光潋滟荷叶田田的水乡,而我竟然几年视而不见。太辜负了,辜负这片生机勃勃的荷塘了。
据说贾平凹的《秦腔》中的清风街就是以棣花为原形写的,《秦腔》在获茅盾文学奖的时候,我就急急地买来看了。时至今日,那个清风街于我还是有着很深刻的印象的。去年九月,丹凤举行民俗文化艺术节,我还专程在这条街上走了一遭,当再次看到“清风街”这三个字,秦腔中引生与白雪的形象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在这部作品中,引生是一个悲剧人物,就算清风街上的“贤人”夏仁智,也在满怀忧患中去世了,农耕文化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而逐渐消亡。秦腔,这种在新生代中快要被遗忘的剧种,其实也意味着人们快要遗忘的土地和农村,人们都争相往城里去,土地荒芜,村庄倒空,偌大的村庄,便只留下老人和留守儿童,想到这些,便顿时觉得心情沉重。
在思绪的转接中,大片的绿色如风一般飘进我的眼帘,不几分钟车已来到荷塘边了。放眼望去,千亩荷塘在我的眼前便如铺开的一幅硕大的锦画,绿荷、拱桥、长亭、游船,心中顿有豁然之像。总是喜欢江南的开阔,江南的无遮无拦,喜欢一眼可以看出几里外的视觉。眼前的荷塘,让我有了找到小江南的感觉。看到那些在荷塘中穿梭迂回的船只,我不禁心动起来,划船去,划船去!何不尽兴地在蓝天白云绿荷之间,荡舟逸情,倾听生命的开开合合,那也该是这个夏天最美丽的时光。
思罢便急忙跑向码头。朋友问,你是想坐船吗?我说是。那年,在大明湖,因为时间紧急,没能坐上船,心里一直遗憾着并惦记着,初听传闻,说棣花的荷塘能划船,我真不信,因为就凭旧时所识,棣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荷塘!可是,棣花还真就修成了这样大的一个荷塘了,看样子在荷文化上算是做了大文章了。我也才觉得自己是坐井观天,“井”外早已经春花秋月,四季变换几回了,看样子,用老眼光来看世界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
船顺着水道“嗖”地向前驶去。第一次坐北方荷塘中的船,这种感觉是兴奋且激动的,我一边用手拍水,一边欣赏着满塘荷花,突然想起了杨万里的诗:“红白莲花共塘开,两般颜色一船香。疑是汉殿三千女,半是红妆半淡妆。”恰好写出了此时荷塘的景色。水面上有好几条船,彼此成为对方眼中的风景,偶尔相遇,擦肩而过之际,发出一个会心的微笑。这一笑,阳光也倾城。划船的是一女子,我问她会唱歌不?她说会唱,只是唱得不好,怕污了听客的耳朵。大家一听,更来劲了,说,没事,唱,只要是你唱的,都好听。女子真唱起来了:“胭脂红,照天明,天上飞来龙和凤,啥龙?火龙。啥凤?火凤。大火烧开武关城,照得江水一片明。”女子声音犹如山间画眉一般,大伙纷纷鼓掌,连连说好听。她的歌声,逗得船上的人也都唱了起来,你一首,我一首,歌声飘荡在棣花的荷塘上,久久不散。
一群群鱼儿在水中浮游,待我们的船划近,便箭一般钻进了荷花丛间,船驶过,船后又有鱼游出来。见到这些在荷丛中钻来钻去欢快畅游的鱼,蓦然想起了晋乐府《采莲曲》里“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四句。采莲是江南生活民俗,夏秋之际,青年女子乘舟荷花荡之间,渔歌互答,采摘莲子,是一项很有趣味的生产劳动。此时不是采莲季节,我也只能臆想一下。当然,棣花的荷于我是近的,可以专门选在夏末秋初的某一个星期天,来这里体验一场采莲。写过荷的诗和文,但是一株荷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我似乎却又不是能够完全了解的,我所知道的荷往往是它们生命中的某一个横断面。
船依然在行进,我们已经置身在满满的荷丛中,纵眼四周,全是荷,挤挤挨挨,将我们簇拥着,于是,心也如这船儿荡漾了起来。有人取笑我,某人还说不就是片荷么,有啥可看呢,说说,这一趟到底跑得划算不划算?我自嘲地笑了,连说,划算,划算!
自此,对于一个没有考察论证过的事情再也不敢妄下断言。
一花一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不同,在荷的世界里,每一朵荷看似相同,其实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以及地域地貌特征,都会让它们产生很大的不同; 在花的世界里,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轮回,有早开的,有晚开的,有绽尽一生风华的,也有被无情的风雨摧折的,而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它们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它们历经的磨砺我们却不知。棣花的荷,也注定是有过艰辛的,它也是从一个个小的叶片逐渐成长起来,长成这郁郁葱葱健硕丰满的荷塘,最终盛开成这一片天光灿烂的荷花。任何的成长和成功都不会一蹴而就,正如贾平凹的文学成就,没有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写作,没有让深刻的思想和杰出的才情生长在文字里,他又何以能“莲叶田田”?
在看着这些葳蕤之荷的时候,似乎眼前又并不仅仅是荷,还有着荷成长的历程在里面。透过荷,看到的似乎又是一种生命努力成长顽强向上的精神。
棣花之荷,不该被轻看。它一定有着自己的品性,有着自己的生命过程。它与天下荷是相同的,又与天下荷是不同的。
正如,众生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