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世界大战史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十月革命

世界大战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1.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以一个1.8亿人口的国家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军队从和平时期的142万人猛增到战争结束前的700万人,总共动员1580万人入伍,军人伤亡、被俘和失踪高达915万人。俄军在大多数战役中损兵折将,节节败退,武器弹药严重不足,补给极差。尤其是士兵更是苦不堪言,逐渐滋长厌战情绪,仅1916年,开小差的就达150万人。不少士兵参加反战运动,同情或倾向革命。

沙俄从参战至1917年初,直接军费支出145亿卢布,整个财政支出高达305亿卢布。财政入不敷出,靠滥发货币和大量举债维持,引起严重通货膨胀。1917年俄国所欠外债已增至150亿卢布,每年仅支付利息即需12亿卢布。除军事工业外,民用工业和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1916年钢产量比1914年减少16%。农村丧失47.4%的劳动力和被征用的200余万马匹,土地大片荒芜,广大城市的民众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彼得格勒在1917年1月,仅有10天存粮、3天食油,随时有断粮危险。

帝国主义战争和严重经济危机促进了人民的觉醒。1916年全俄罢工总人数超过100万,许多人在“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下展开斗争。不少农民起来抗租,夺回地主攫取的粮食和生产资料,帝国主义战争和严重经济危机促进了人民的觉醒。1916年全俄罢工总人数超过100万,许多人在“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下展开斗争。不少农民起来抗租,夺回地主攫取的粮食和生产资料,撵走地主。撵走地主。

在严酷的民族压迫和战争动员之下,中亚细亚被压迫民族在1916年7月发动起义,从费尔干省的霍占城开始,发展到塔什干、哈萨斯坦和吉尔吉斯等地,一直坚持到二月革命以后。在一些地方,大批士兵开展反战斗争,出现整团、甚至整师军队拒绝执行进攻命令的事件。布尔什维克党在军队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不仅工农兵群众迅速趋向革命化,俄国统治集团内部也不仅工农兵群众迅速趋向革命化,俄国统治集团内部也频频发生统治危机。沙皇尼古拉二世及皇后寄托于迷信、宠信骗子拉斯普廷,听任他控制皇室大部分权力,并在1916年初任命亲德人物为大臣会议主席兼外交大臣,引起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化。嗣后,沙皇被迫再次更换大臣会议主席,拉斯普廷亦遭暗杀。资产阶级头面人物一度策划挟持尼古拉二世,迫其退位,另立沙皇。这一宫庭政变图谋虽未实现,但它充分表明俄国专制统治已经穷途末路。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导致了社会矛盾极度激化,革命风暴终于来临。1917年3月10日,列宁格勒25万工人举行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缺席的政治总罢工。沙皇政府下令开枪镇压示威群众,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11日,布尔什维克党维堡区委决定将罢工变为武装起义。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士兵大批转到革命陈营中来,沙皇大臣和将军纷纷被起义者逮捕。革命在全俄迅猛展开。3月15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覆灭。因此次革命发生在俄历二月,通称二月革命。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覆灭。因此次革命发生在俄历二月,通称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建立新的政权机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但资产阶级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支持下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力量,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是一个反人民、反革命的政权。无产阶级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建立新的政权机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但资产阶级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支持下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力量,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是一个反人民、反革命的政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已是斗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一章 一战 世界大战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二战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