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鱼石录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十四

鱼石录

西游的很多地方,向来有所争议。我最为关注的,便是:是什么导致了孙悟空等我改变?有人会说,西天取经路。有人会说,紧箍咒。在我看来,此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并不完全,因为还有五百年孤独,还有外界的压迫。

  大闹天宫失败后,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整整五百年。这五百年,定然是孤独且艰难的,而这恰恰是对孙悟空心性的磨炼。有人会说,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表现,好像并没有什么改变。但,让我们回想一下,取经路上,孙悟空可没再像大闹天宫那样张扬高调过。那在五指山下的五百年里,孙悟空的思想,都经历了什么过程呢?

  按照孙悟空的性子,最开始必然是不服、愤怒。到了中期,大概就会开始反思了。自己到底是败给了如来,还是败给了自己的急躁冒进。答案显然是后者。最后,孙悟空自然会想到改变,但并不是改变崇尚自由的天性,而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村上春树说:你要学着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不准情绪化,不准回头看,过自己另外的生活。孙悟空就是如此,学着不动声色,学着克制自己,学着隐忍。

我并不否认取经路和紧箍咒在改变孙悟空上发挥的作用。如果说五指山是孙悟空改变的开始,那么取经路和紧箍咒就是过程。

  取经路十万八千里,是有深意的。孙悟空师从菩提老祖,一个筋斗便是十万八千里,但他到不了西天。西天,不是在一步步的苦守苦捱之后,在一颗真心求佛的心中。取经路上,观音给了唐僧一个金箍,并传给唐僧紧箍咒,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恶行”。

  欲往西天,九九八十一难缺一不可。取经路上,孙悟空总是走在最前面,为唐僧扫清西行的障碍。九九八十一难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有三折。便是: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和女儿国。为什么是这三折呢?究其原因有二,其一:精彩。这是吴承恩着墨较多的地方,读来跌宕起伏,身临其境;其二:深意。这就需要细细的琢磨一下了。此三折,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主要讲孙悟空,女儿国则更多的着墨与唐僧。所以女儿国在这里我就不多做解释了,我们来看看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这两折。

  三打白骨精这一折,孙悟空可谓是受尽了紧箍咒的折磨,还都是无妄之灾。当年孙悟空在兜率宫的炼丹炉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破虚妄。但是唐僧肉体凡胎,误会了孙悟空三次。这里,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到有些相通之处。都是不辨忠良。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社会。后人对于西游记的评价,向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神魔小说,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而我浅显的认知则与之不同,我认为这是一部反映现实社会的小说。唐僧的三次误会,岂不就是当时的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仁人志士,任由小人当权的缩影和写照吗?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我对于金箍的理解了。金箍,不仅仅戴在了孙悟空的头上,还深入了孙悟空的灵魂。西天取经结束之后,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摘下了金箍,但也只是摘下了头顶的、实质化的金箍,还有一个在心里、在灵魂上的金箍,一直约束着孙悟空的行为。

  对于三打白骨精,有人写过另一个版本。也就是为当代青少年所熟知的白晶晶的那个版本,说三打白骨精是孙悟空斩断情缘,抛弃俗念的一折,但这个观点,一深究,就站不住脚了。毕竟那只是对西游的延伸,或者说,只是借着西游的热度而兴的快餐式小说作品,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真假美猴王中,最后闹到如来那里才算是解决了。为什么唐僧和观音都分不出来呢?是因为唐僧和观音修为不及如来吗?固然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再者就是三者对于孙悟空的熟稔程度。有的人不免发问:唐僧岂不是更了解孙悟空?这个看法,在我看来是有很大的偏差的,且不说唐僧并不是陪着孙悟空一路而来的,便是在取经路上,唐僧对孙悟空都有不小的误会。有句话说的好: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这话有些讽刺了,但也很现实。

  从花果山到灵山,中间多少岁月多少冷暖?孙悟空几时对别人说过他的苦,说过他的难?为什么他不说呢,是因为不善于表达吗?不,当然不是。只是因为无人理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绝口不提一句自己?是五指山下出来后,或者更早,是从离开菩提老祖之后。说到底,孙悟空是孤身一人,是天庭和佛祖眼中的特立独行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很多优秀人物,都是不合群的。他们无人理解,心中的悲苦也就无从排解。一如太史公的《报任安书》所言:退而论书策,思垂空文以自见。想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定也是不被世俗所接纳的角色。于是便有了西游,有了孙悟空,有了五百年孤独,十万里行路,头上金箍。

  是什么改变了孙悟空?是孤独,是西行路,是头上金箍,是天庭和佛门的双重压迫,是孙悟空自己。世人皆道红楼悲,世人不解西游苦。

上一章 十三 鱼石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