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一个点名镜头开始。在片中,荷枪实弹的警卫命令一群人坐下,按排数进行计数。 这看似毫无意义的一幕,实际上展现出了影片中第一个重要的主题——枪,或者直白地说——力量对比。 从人类诞生以来,伴随战争、争斗所产生的暴力,就是一切秩序能够存在的前提。 换句话说,无论是多数人的民住,还是少数人的专制,暴力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影片中,这也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前车厢“的人赖以维持对后车厢的统治地位,以及”后车厢“的人试图对此作出的反抗,都取决于两者的力量对比,也就是——枪。 当然,由于很多原因,影片只表现出了技术性的一面,而历史表明,少数人力图保持对多数人实际上的统治,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是闲话,不多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镜头以及接下来的几分钟,男主的与众不同已经初步体现。 一般来说,群众性的、大众性的或者说下层民众的运动,都是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无秩序的,所以有学者斥之为《乌合之众》。 然而如果有一个足够理性的的领导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计划,他们的运动成功率则将大大增加。 所以男主,柯蒂斯,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能领导后车厢,就因为他能在看似不该站起来时选择站起,在看似该站起来(自己人被处刑)时选择坐下。
接下来则是分发蛋白质块、从”内线“的诱饵中推测信息以及拟定起义计划。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柯蒂斯认为自己本质上是个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者,所以不应担任胜利后的列车长——”好胳膊好腿的人不该担任领袖"。 他更愿意把这个位置让给集体主义先驱——吉列姆,然后吉列姆婉拒。 实际上柯蒂斯没有意识到,自己能得出这个结论,愿意主动让贤,就已经脱离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立场。 这一点也直接影响了整部影片最终的结局。
之后的“儿童体检”以及由此引发的一场小冲突,为起义的爆发做出两点重要的铺垫:第一,孩子被带走以及前车厢统治者表现出来的专横态度,引发后车厢的集体不满。 第二,天才的领袖,柯蒂斯同志,从一句简单的“放下那把没用的枪”推断出警卫已无子弹。 这其中一些喜剧向的小福利,就是部长蹩脚的演出、扔鞋和男乘务员拿出小本子“记录指示”的桥段,前一点或许表现出精英政治在经历自然,哦不,“人为灾害”洗牌之后,已经无以为继,甚至难以与平民阶层中的优秀分子抗衡,身为列车副手,大脑回路却简单到能被人从一句话读出关键信息的程度。 后两点则很难让人不联系到现实中的事例。 总之,整部电影的看点,也就是”后车厢暴动”,就这么算不上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在柯蒂斯赌博成功,后车厢成功突破封锁抵达监狱车厢后,扭转力量对比的第一幕出现了:后车厢起义者解救出了门锁设计师父女,并与他们展开了合作。 结果自然是一帆风顺,突破蛋白质块车厢(民众展现了易于满足的劣根性——能蛋白质块管够就雀跃不已),遇到前车厢武装力量,凭借人数优势强袭并即将到达传说中关键性的饮水车厢。 然而扭转对比的第二幕出现,依靠先进的夜视仪器和快要到来的隧道、成功拖延了时间的部长,前车厢武装力量反动了绝地反击,后车厢起义者大批倒下,眼看到了危急关头,一把火再次扭转了局势,于是损失惨重的起义者得以组成先锋队继续前进。 这里也隐藏了两点信息:1.下层民众总是宽容的、人道的,比如投降的警卫并未被虐杀,虽然在之后这成为了灾难性错误。 2.“”反动的“,也就是站在剥削者一边的警卫队并不全是自私自利一触即溃的,比如死战不退的两位官员。他们与其说是因为利益因素与后车厢拼命,不如说是对”维尔福德秩序”的认同与维护。这点在后面有详述
在到达永动机车厢,也就是整部影片的高潮之前,还有个比较有意义的插曲就是,那段“教育车厢”的部分。其中,影片展示了前车厢儿童与后车厢同龄人截然不同的优渥环境和他们专属的洗脑教育。 ”永动机永不灭“、“没有维尔福德,我们将受冻至死”、“七人叛乱记”等等论调,与历史中和现在出现过的论调是何其相似!"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没有XXX,就没有XXX”“,“西方体制不是最好的体制,也是最不坏的体制,利益集团互相斗争人民得民住”,而保守主义的说辞最后自然会发展为对先驱者的耻笑和批判:辛亥革命达到目标,所以自有民住在天巢死了;苏联东欧垮台了,所以社会主义死了。 片中紧接其后的杀戮盛宴,就是对此的绝妙讽刺。 前一秒还在弹琴歌唱谆谆教导的老师,后一秒就变味统治者冷酷的杀人机器。 不论谎言如何美妙,阶级斗争的本质永不变,这也是与电影的主旨相适应。
最终,历经千难万险,在第三幕扭转力量对比(前车厢警卫拿出了有子弹的枪支)中可以说丧失了所有筹码的革命领袖-柯蒂斯和密码锁专家父女来到了永动机车厢前。 一开始,两拨人的意见完全不同:柯蒂斯要的是进入永动机车厢,推翻维尔福德的统治;而那对父女则一直谋划脱离列车,重返地表。 柯蒂斯对于在他看来完全不切实际的密码锁专家的臆想当然持反对态度,然而没有柯蒂斯的火柴,南宫民秀就无法引爆炸药,没有南宫民秀给他开门,柯蒂斯也无法到达永动机车厢。如此尖锐的矛盾会导致什么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然而就在两人争斗时,永动机车厢门忽然从内部打开,拿着手枪出来的“维尔福德夫人”给了密码专家一枪,然后命令柯蒂斯进去与维尔福德谈笑风生,于是这一矛盾就这样唐突地看似解决了,柯蒂斯进入永动机车厢,去直面一切罪恶的源头——维尔福德工业领导者、永动机创始人维尔福德,以及一个一切革命者必须面对的终极难题。
面对愤怒和充满仇恨的柯蒂斯,维尔福德用一种轻松的、不容置疑的语调展开了他的理论:后车厢的人没有车票,所以维尔福德工业,也就是列车所有者,对他们不负任何责任;“列车”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实体,就必须达到空气、资源、人口的均衡配置,这甚至都算不上”可持续发展“,因为虽然前提是可持续,毕竟结果是”发展“,而按照维尔福德的理论,宁可退步,隔段时间发生一次叛乱,消灭一批人,也要达到列车内病态的平衡。 这两点相结合,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后车厢的人必须要为了列车社会的平衡,服从前车厢的统治,甘愿被前车厢压榨。
现在我们来看这一贯穿整部影片主线的、列车社会的基础支柱理论,它是否具有合理性? 抛开温情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偏见,就事论事:后车厢乘客都是没有车票的乘客,所以列车所有者,维尔福德公司,从契约上与他们毫无关系,甚至他们能登上车厢,而不是被冻死在外,都是”维尔福德的仁慈“(部长语),所以他们不仅不服从前车厢的统治,反而暴动谋求颠覆现有秩序,是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 这一点也是吉列姆以及警卫队、部长、老师等等前车厢成员的共识。所以他们才会尽己所能,与维尔福德的计划配合,保卫现有秩序。
然而正如考茨基所言,”无论在任何时代,被剥削者总是占多数“。 站在后车厢乘客的立场,他们持一种集体主义的观点:应对列车现有资源进行公平分配。 这显然是侵犯私有财产的。 按照维尔福德的观点,既然一切都来源于永动机,而永动机是维尔福德公司——也就是他,发明的,那么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权利的后车厢乘客必须甘于自己位置,服从前车厢统治,否则就不能生存,就只能”留下十四个人庆祝十四周年“,其他全部被处决。 这就是双方的观点分歧。
提出自己理论之后,维尔福德知道这当然不会为后车厢成员出身的柯蒂斯所接受,所以他摆出了另一个诱惑:自己已年老,列车的下一任统治者应为优秀的柯蒂斯。 这点可谓是甜蜜而致命的。 从布尔什维克,到后来所有斯大林主义的”红色“政权,革命者都没能摆脱这一诱惑。 结束了一个专制政权,却建立了另外一个专制政权;结束了一个阶级的统治,却创造出了另一个更加贪婪的官僚集团。 掌握一个社会的最高权力,正如维尔福德对柯蒂斯所说那样”门那边,一节又一节车厢,他们最终由你主宰,人类由你领导“,是那么美妙,以至于一个又一个原本志在改造社会的革命者纷纷堕落,变成与动物庄园里的农场主别无二致的压迫者。这也是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悲剧。
但是谎言是注定维持不住的。 当维尔福德吐露出永动机实际上不存在,完全是靠人力,也就是靠剥削后车厢儿童运转的时候,柯蒂斯彻底看清了永动机和维尔福德的本质。他抛弃了自己”吃上牛排“的初衷,把火柴交给愿意做先驱者的父女,并救出了一名小奴隶。 在众人牺牲之后幸存的男孩跟女孩,也就终于突破列车的束缚,走向自由的未来。
这部影片提出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究竟是要在这部注定毁灭的世界列车上呆下去,抑或掀起一场叛乱,换一个新的维尔福德,还是走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的道路?? 以前有过许多革命,它们也尝试以自由和民住为目的,也曾有过平等的口号,然而正如片中所言,没有夺取永动机——也就是生产资料的革命,什么时候真正成功过? 很多人鼓吹,生产资料私有是自由权利的保障;也有很多人试图证明,人的自私本性与集体主义根本相悖。然而谁是谁非,自有公论。 现实中,地球资源也日益枯竭,列车社会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远景,究竟应该选择哪条道路,是我们每个人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或许也是整部影片最大的意义
-------------------------------------------
作者阿墨下期:汉江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