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舟的心中某个角落微微发酸,眼前这一幕很典型,至今还有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包括心理障碍,都是可以自愈的,只要患者保持理智就能够恢复正常。
影视剧中常常会有大英雄被心魔所困的桥段,即便那是艺术创作,心魔的困境往往也需要借助外力或者某个契机来打破。
为什么一定要有外力的辅助?
杨小米这番嘟哝就是很好的回答。
他认为他找到了身份这件事是一个改变,这个改变使他与信任的人分离,使他的精神陷入紧张和忧郁,使他的生活环境每况愈下。即,他这段时间遭遇的一切的困难和痛苦都是这个名字带来的。
这番话的逻辑没有问题,但逻辑起点是错误的,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只会让他更加排斥新身份,更加抑郁和烦躁,带来身体各器官的疾病,进而加重精神负担,形成没有出路的死循环。
其实,给他带来目前一切痛苦的根源不是他的身份改变。他的身份改变了,不代表信任的人就会离开,不代表苦难会降临。
给他带来痛苦的不是他的新身份,而是他旧有的精神疾病。
因为杨小米患病,所以需要进行治疗。而杨舟自认已非专业医生,更遑论担任主治。他希望杨小米能够接受专业机构科学而完善的治疗,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保持情感中立,只需要站在小米的身边,做他的朋友,那样会轻松很多。所以他拒绝了做杨小米的医生,接着离开了他。
在小年夜收到的视频里,明显有一位穿着医生服的人,他抱着收获成功的心态到来之后,一番打算落了空。他来到这里一问,所谓医生来都没有过,那个人只是穿了医生服的保卫人员。
结果,来照顾杨小米、为他做治疗的,最终依然是杨舟,且只有杨舟。
杨舟有些气愤,已经把杨小米送到了亲人的身边,可是他如今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更过分的是,他的家族明明有足够的实力,为什么不给他提供必需的医药保障?
很明显的,是胡蓉在主导这一切,她把杨小米带来这里,又把自己引了回来。
但是杨舟想不通她究竟意在何为,可有一点能肯定的:她敢这么做,并且做到了,说明她得到了某位重要人士的支持。
这个人,不大可能是韩董事长。如此冷待失踪多年的亲侄儿,估计他不会这样狠心,传出去也不好听。
很大的可能是沈总。
杨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互相较力,但是他们利用了杨小米身份转变的这个关键时刻,也利用了他的病情。
客观来讲,他只是一个博弈的工具,他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就是他们博弈的过程。
杨舟有些难过的想到,所谓的“他们”之中,也包括自己。
所以,如果要说谁有错,那不是胡蓉的错,也不是沈总、韩董事长的错,更不是杨小米的新身份所造成的错。
是他的精神疾病与中国式传统家族企业的内部矛盾和前精神科医生的心理阴影以及私心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上,杨舟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想,他没有说出来。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并不想这样做,但是他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杨小米如今状况的幕后推手。
回想自己同杨小米相识至今的过程,当他有状况发生的时候,每一次自己都做了当时能够做出的最优选择,然而多次最优选择累加之下却又走回了原点。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杨舟低下了头,他在刚才写的一行字下面加了个向下的箭头,在下边接着写道:我是杨小米。
这是他的信念,他认为自己是杨小米。
那么接下来需要了解的命名方式之中隐含着怎样的规则。
即,你为什么认为自己是杨小米?
“你为什么应该叫做杨小米呢?有必然的理由吗?”
“当然有啊。”杨小米像是在说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一样,直接道:“我叫杨小米的时候我很开心啊。”
开心?你都没笑过你开心也太不明显了吧?
杨舟微笑着看他:“还有呢?”
这个就要好好想想了,除了开心,还有什么其它的呢?杨小米歪歪头想了半天,试着道:“我叫杨小米的时候没有这么多陌生人,没有必须要相认的亲人,没有太多我不想做却又必须要做的事。”
杨舟找到了一个关键词。
“比如说什么事?”
“挺多的。”杨小米调皮的眨了下眼睛:“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董事长叔叔,他看上去像是一株枫树……”
“为什么?”
“枫树到了秋天叶子会变红,树形很优美,木质坚硬,浆液是红色的,会掉色。它的果实有两片翅膀,成熟干燥以后可以像螺旋桨那样随风飞走。”
杨舟听懂了每一个字,可是没懂这里边的逻辑关系。
“所以……”
杨小米目光迷离,看着某处轻声说:“别个树木葳蕤茂盛的时候,它并不特别显眼。待到它脱颖而出,严冬即将来临。枫树啊,脸上带着笑,心里流着血,繁荣转瞬即逝,离别周而复始。”
杨舟给他的形容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赶紧讲了个题外话。
“那你认为我是什么树?”
杨小米微微弯了眼睛。
“你不是树,你是人,你叫做杨舟,是医生。”
好吧,有点小遗憾呢。
但是杨小米所谓的“不想做又必须要做的事”,应该就包括称呼那位他并不看好的韩董事长为叔叔,以侄儿的身份对他表示尊敬和爱戴。
这是其中之一。
所以规则就是:杨小米可以做自己,韩玉衡要陷入种种制约中。
接下来要做个假设。
“假如你承担了韩玉衡这个身份,依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胡姐姐跟我这样讲过的。”杨小米有些失落:“然后我就疯了。”
杨舟扶了扶眼镜,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是专注的听着。
“假如我是韩玉衡,我就不能像我是杨小米的时候那样子了。我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要说的是别人喜欢听而我自己不那么认为的话。我要好好活着,不是为了我自己,是因为我的亲人想让我活着,我活着是为了别人。”
他这样说着,眼中渐渐流露出了一种无奈和绝望。
“就是说,活着呢,不能按照我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想活呢又不可以。”
所以这个假设表达的核心信念就是:韩玉衡这个身份不好!
杨舟的笔记本上列出了五行,这是一个认知治疗法的开始阶段,建立病人的认知模型。
杨小米对于韩玉衡这个身份的认知模型如下:
自动思维—韩玉衡是其他人,而不是我。
中间信念—我是杨小米。
规则—杨小米可以做自己,而韩玉衡不可以。
假设—如果我是韩玉衡,我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就是不负责任。
核心信念—韩玉衡不好。
看着笔记本上的这几行字,杨舟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个画面。
刚刚被自己带回家的杨小米坐在沙发上,他说:
“我是天地间自由的灵魂,我不属于任何人。”
他的核心信念显然是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的,他会这么想很大一部分程度来源于他以往身为病人的经历,那时候他一定有很多事情都无法依靠自身努力去改变,久而久之也就主动放弃了。
他认为,他所做的一切努力无法改变任何事情,要么顺从,要么死亡,就这两条路。
这个核心信念是最难扭转的,不能仅仅依靠谈话或者药物治疗。这需要病人所属环境的整体配合;需要所有人达成共同的认知;需要对他以往的创伤经历有足够的了解并给出科学的解释。以建立一个更切实可行的、更能够适应环境的新的核心信念。
但是如果可以改变,将会明显减少他未来发病的可能性。
所以,是值得努力的。
杨舟以一颗话梅糖结束了今天的这场谈话。
杨小米接过糖果没有立刻吃。
“你要去哪里?”
杨舟笑了。
“我上洗手间。”
杨小米伸手指向房间侧边的磨砂玻璃门。
“去吧。”
杨舟默了一默。
“我去找胡总。”
杨小米一把掀开了被子。
“我也去!”
杨舟按住他,把被子盖了回去,摸摸他的头发,笑道:“我去找胡总抽支烟,你也要去?”
“……那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