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怡和仲仁也觉得委屈,因为当时家里人多,事也多,经济条件也比较困难。
儿媳生气不止这些,因为大女儿由娘家代管的时候,养得白白胖胖。
而且娘家也没嫌弃过,只静怡他们硬要接过去带养的。
因为乡下条件不如儿媳娘家,她家条件好,而且离市区也近。
女儿去乡下后,因为条件和生长环境不好,加上静怡他们事情又多,所以把大女儿带成了那样。
后来,二女儿出生后,一直都放在娘家,直到孩子大些才留在身边。
在西南偏远的城市,终于一家人团聚。有了小家后,四儿子凭着自己对机械方面所学的知识和原理,为小家置办了家具。
一家人过了十几年安稳的日子,虽然不富裕,但心里有家庭的温暖。
在西南厂里生活的这些年,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
因为有过硬的实战经验,后来又去了教育科,帮助厂里培养技术人才。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经常会去邻厂讲课。
直到儿媳的母亲生病,他们才有了要回老家的念头,除了这个原因,他还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静怡大儿媳兄长的帮助下,顺利进了一个正在筹备的技术学校做老师,算是省级的职业大学编制。
经过一年多的奔走,顺利把一家四口,从偏远的山区调回了老家。
而且还是离儿媳娘家比较近的地方,只是儿媳的母亲在他们调回来之前就过世了,这是儿媳唯一的遗憾。
调回来后,四儿子更加努力,他从一个不是知名大学毕业的业大生,成为了大学的教授。
并在自己的专业里,得到同业的认可,后来还出版了专业书,每天都参与专业的标准制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四儿子回来后,做的风生水起,但二个女儿在工作上并没有什么可以引以为傲的成就。
四儿子的大女儿在西南山区的时候,因为顽皮,四儿子忙于工作,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她学习上。
加上大女儿从小体弱,经常生病,缺课比较多,四儿子又缺乏耐心,以至于,大女儿学习很差。
调回老家的时候,正值快高中毕业,因为跟不上江南的教育进度,很早就进入了社会。
找了个小厂工作,后来自由恋爱,结婚生子。但因为识人不利,结婚没几年就离婚了。
后来为了照顾孩子,一直频繁换工作,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也没有再成家。
儿媳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对四儿子还是有些怨气的。
总之,大女儿没让他们少操心,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面对结果。
二女儿相对让他们少操心些。调回老家的时候,正好升初中,后来考了个技校。
毕业后,请亲戚帮忙,进了一个当时不错的企业,刚开始在厂里做工人,也吃了些苦。
后来,亲戚帮忙,把她调去了厂里的三产做出纳,并且,在工作中,认识了老实忠厚的老公。
她老公是厂里的会计,凭着专业能力,在厂子不景气的时候,通过朋友介绍,进了一家外资企业做会计。
经过自身的努力,晋升为管理人员,小女儿去了个私人的公司做文员。
一家人过得还算殷实,有车有房,家里所有的事都帮不少忙。
这让四儿子放心不少,也算能拿得出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