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六日,电影《军人》在北方各大剧院和影院接连上映。影片以一个满洲里戍边军为原型,用一种从没有过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普通戍边军的一生。
为了三块大洋当兵,用当兵的钱为家里买了粮食,为卧病在床的老父请来了大夫。拜别了父母,背着简单的包袱走出家门,同村的姑娘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默默的看着他,等着他,等他走到近前,将一个还带着热气的包裹塞进他的怀里,打开,里面是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白面饼子……
“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我会回来的。”
他和许多这个年代的军人一样,当兵的初衷就是为了那几块安家费和每个月的军饷。
老实巴交的农家汉子学会了打枪,第一次坐火车,他和车厢里的弟兄们一起,好奇的从车窗向外张望……
他们到了满洲里,他们不再是新兵,他们成为了守卫边疆的戍边军。他们按照上峰的吩咐,每天在边境巡逻,偶尔还能看到对面的俄国人和骑着马的哥萨克。
满洲里很冷,即便是习惯了寒冷天气的他,也会在下雪时忍不住打哆嗦,这时常会让他想起年幼时,和村子里的孩子们滚在雪地里打雪仗时的快乐。
平静的日子注定不会长久,突然,炮声响了起来。
子弹在耳边飞过的声音,炮弹爆炸掀起的热浪,军官的吼声,机枪声,手榴弹……敌人攻上来了,一个昨天还和他一同巡逻的弟兄倒在身边,面孔已经被鲜血染红。
脚下是他们的土地,身后是他们的家,他们的亲人,他们不会后退,死也不会!
文书死了,这个孩子还拿不稳枪,他是抱着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死前嘴里还喊着娘。几个伤员也死了,他们和文书一样,用几颗手榴弹拉着想闯进家里的强盗一起下了地狱……团座负伤了,参谋已经在身上绑好了手榴弹……
他枪里也没了子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将两颗手榴弹绑在了身前。
骑兵的呼喝声,马蹄的隆隆声,雪亮的刀光,他冲出了战壕,他的战友,和他一同在新兵营中训练,一同好奇的从火车车厢里往外望的弟兄,会在营房里向新兵蛋子吹牛的老兵,会踢老兵一脚的班长,他的弟兄们,全都死了,全都在身后看着他。面对劈上来的马刀,他脑子里想的竟然不是死亡,而是那个曾经站在村头大槐树下等着他的姑娘。
轰!
爆炸声中,他倒在了北国的大地之上。
在倒下时,他感到了大地的震颤,不是敌人,而是来自他的身后!
熟悉的军装,奔腾的战马,乌黑的马枪,交织成片的马刀。
援兵,来了。
他笑了……他又看到了那个村口大槐树下的姑娘,她成了他的媳妇,抱着孩子,和爹娘一起等他回家……
影片的后来,侵略者被赶走,弥散着硝烟的北国大地,只留下一个个逝去的生命。
伤口还在流血,却蹲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戍边军团长,就像是一匹受了伤,失去了同伴的草原狼。
援军的军官一身铁灰色将官服,他下马,走到戍边军团长身边,只给观者留下一个挺拔的背影,两人的面前,火红的夕阳正缓缓西沉,军官的话,响彻北国:“起来,站起来!”
一名随军记者拍下这一幕,镜头转到他的脸上,他擦掉了眼角的泪水,用笔在本子上重重写下了军官的话,字迹锋芒,力透纸背。
影片结束了。
灯光亮起的一刻,很多人都已泣不成声,可影片最后的那句话,却深深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印在了他们的心里,起来,站起来!
金家人坐在二楼包厢,女人是这部影片的编剧,她提前就知道影片的结局,甚至知道影片的每一个细节,却还是红了眼睛,金夫人用手帕按着眼角,跟着来的几个丫头,眼睛都哭红了。
“娘,”女人出声,却不知道接下去该说什么,别哭了吗?安慰女人她一向不在行,而且说实话,她鼻子还酸着呢。
“枝儿,那个军官,我怎么瞅着像南俊呐?”
“不是他,只是身形和背影像罢了。”
她想啊,许多人在影片中看到的是家国,但是自己却很自私,只能看到他一人。许多人看到是祖国的崛起,但自己想的却是一定能找到他的希望。
女人写这部影片时,她想象着心中那个男人在战场上会遇到的人与磨难,以及战场上不可避免的生离死别。不知怎么的就描写出了这样的一个角色,也许是心中还是有一些侥幸吧。
女人借着职务之便,私心的寻找起与金南俊他身形背影相似的人来饰演军官,他这个角色就像是女人的一线希望。也许他并没有死在战场上,他只是,只是还没有找到自己,还没有找到咱们一家人。
女人喃喃道
“你一定要回来啊。”
作者吃口热乎的请各位爱我,小手指点一点,点赞,打卡,收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