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章节为原版本内容,与新的第一章并不衔接,后期我会做出修改。请大家谅解!】
杜隽可以说是文学研究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他少年得意,曾以碾压式的高考成绩进入国内顶尖的P大读书。读书期间,杜隽一路顺风顺水,自本科时期,便立志于学术研究。
本科毕业后,自是顺利被P大一位大牛级别导师看中,在导师光环的加持下,一路读到了博士毕业,收获了业界不少大神级专家学者的赞许,甚至有人预言,杜隽将是中国学术界未来的希望。
博士毕业后的杜隽,志得意满,春风得意,对自己未来的学术生涯充满了期待,渴望开宗立派,著书立言,甚至千古留名。
大抵是读书时期未曾遭遇困境,他所拥有的一切成就、名誉都得来的太过顺利,这形成了他单纯、简单,为人处世真诚而不对任何人设防的性格。而这曾经的一切,也为他现在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如今,杜隽恰好年满四十。如若说,四十是男性最为成熟,也最有魅力的时刻;那么,四十岁便荣登博士生导师之位的男性,便是令所有人艳羡的成功人士了。而杜隽就是这样的人。
事实上,杜隽也是刚被调来E大的,作为一名E大从P大引进的高端人才、特聘教授,杜隽的空降是极为风光的。然而E大表面上自然也是待这位人才不薄,直接将之空降为E大文学院院长。殊不知,这件看似光鲜的美差背后隐藏的是一场黑暗而激烈的院系权力斗争。
杜隽刚被调来E大中文系时,正是其事业的顶峰时期,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研究流派,并在学术圈中拥有不少追随者,E大中文系众学子听闻有这样一位鼎鼎大名又年轻有为的学者来到自己的学院,自是兴奋异常,当然,他们的兴奋不仅仅来自于杜隽在学术界的名声,更来自于对杜隽本人的期待——毕竟,传闻中这位年轻有为的博导有着不凡的气质。
果不其然,杜隽来到E大开设的第一门中文系专业课《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选课人数远远超过上限,旁听生更是乌泱泱挤满了整间教室。
而一向对文学颇为感兴趣的吴侖与沈慎,自是听说文学系来了这么一尊大神,二人竟不约而同地前来旁听。在拥挤的人群中,他们一眼便看到了彼此。
事实上,杜隽老师的课程时间是与生物系的《动物学》课程相互冲突的。好巧不巧的是,吴侖与沈慎,这两位生物系的奇葩,双双选择翘掉了自己的专业课,前来中文系蹭课取经。发现彼此后,这二人更是相视一笑。
毕竟是外系蹭课的学生,他俩虽然很早便在教室中等候上课,但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将教室中原本的桌椅让给了中文系的同学,从他们《动物学》(动物学老师知道你们这样是会很伤心的!)教室中搬来了各自的椅子,一同坐在了教室前排边缘不起眼的一角。
“我就猜到你会来。”沈慎一脸将吴侖看穿的表情,有意调侃道。
不想一向温和的吴侖竟坏笑着回应:“这不是向不好好学习专业课的沈慎同学学习吗?”
沈慎虽然表面佯装生气,但内心却不可抑制地升起喜悦。
很快,上课铃敲响了。只见一位戴着眼镜,面容清瘦,笑容温和的人迈着轻盈而潇洒的步子走上了讲台。这就是传说中的杜隽老师,他穿着一身白色衬衫,一条黑色西裤,一双并不怎么崭新的皮鞋,虽然装着朴素低调,却从骨子里透着儒雅与风度翩翩。
当所有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纷纷沉迷于杜隽的面容与着装时,唯有沈慎静静地凝视着杜隽的眼睛——那是她观察人的习惯,她喜欢盯着别人的眼睛看,也总能从那双眼睛中看出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杜隽的眼睛和沈慎观察的多数教授的眼睛是不一样的,那双眼睛中没有被繁杂而艰深的知识压垮的麻木,也没有追逐着名利的世俗,她看到了一双如同婴儿般澄澈的眼睛,纯粹而没有一丝杂念,却又对未来充满了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