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伊很抱歉大家,因为这几天肚子疼,所以没有更文,对不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是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花吐症,网络流行语,指因单向爱恋而患上的一种疾病。患上“花吐症”的患者,每当对单恋对象深深的思念、爱恋无法传达,喉咙会强烈的灼热,随着程度的加深感到喉咙、声带有撕裂的感觉而剧烈咳嗽,吐出花瓣,或一出口就盛开的鲜花。
清明节是我们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却要比其他三大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复杂得多,内涵也要丰富得多。清明节是在我国传统的寒食节、上巳节以及二十四节气之清明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而发展形成的,高度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思想的精髓。最古老的应该是寒食节,上巳节出现在历法创立以后,清明节是在寒食节和上巳节的基础上自然融合而成的。
寒食节源自远古的“改火”仪式。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标志着华夏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火神崇拜应该是我国先民最重要的信仰之一,炎黄子孙的称谓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先民们的眼中,火应该是非常神秘和神圣的,取火之时需要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同时钻木取火从技术上讲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因此取火和火种的保存都是由专门人员负责的。
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东风浩荡,火种保存不慎极易引起大面积火灾,古人便在这个季节把保存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新火,谓之“改火”或“请新火”。“禁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焚烧谷神“后稷”的象征物。“禁火”和“改火”之间的这段时期,人们只能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称“寒食节”。这种人为的禁火行为不是自发形成的,而应该是部落或部落联盟有组织的决策,故成为节。
祭祀谷神的行为说明寒食节与农业生产有关,民以食为天,先民感恩后稷,同时缅怀先祖,所以官方有祭祀先祖的仪式,民间则逐渐形成扫墓的习俗。因此最初的寒食节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已然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内涵,敬天敬祖是我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两个特征。据考古发掘发现,距今13500年左右,岭南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的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之前被视为“野祭”,唐代官方开始认同并倡导这一习俗,后来演变为皇家祭皇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这一做法一直延续至今,“清明祭英烈”活动便是其中应有之义。
所以寒食节的确立和寒食、祭祖等习俗的形成是非常久远的。寒食节源于纪念介子推的说法,肯定是后人的附会,不过它大大丰富了寒食节的文化内涵。晋文公下令三面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怀抱柳树被焚烧至死。介子推临死前在衣襟上留下血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的故事使寒食节在敬畏天地、敬奉祖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和忠君爱国的政治伦理的内涵。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以及清明廉洁的政治伦理,通过寒食节这一载体得以弘扬光大。另外,由寒食禁火演变为护林防,由寒食插柳演变为植树造林,寒食节在方方面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寒食节的节日持续时间很长,各代不同,最久的长达105天,最短的也要30天,这给百姓的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同时也影响了官员的正常履职,因此寒食节被东汉地方官周举、魏武帝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曾多次禁断,但寒食习俗风行全国,深入民心,屡禁屡兴。与春秋晋国同名的曹魏之后的晋朝将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寒食节于是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祭扫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并定为全国法定假日。
02 干支历法、上巳节的诞生
上巳节在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巳”是十二地支之一。
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据说是黄帝时期的大挠氏,十天干即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即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在传承发展中,这套干支术语简化成了一个单字,干支的符号意义更加明显,其使用更加方便,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我们最熟悉的商汤王,名履,又名天乙,殷纣王名受,又名辛,可见简化干支的起源必早于殷商。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原始历法的出现,而干支名称的简化则推动了历法的发展。根据专家考证,纪日最早用十天干表示,纪月则用十二地支,一月当中有三天的名称是一样的,我们聪明的祖先就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用于纪日,然后再扩展到纪月纪年。《尚书·商书·伊训》:“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我们不难发现,伊尹那个年代,纪年是天干(太甲),纪月用数字(十有二),纪日用干支(乙丑)。在殷墟考古中发现了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残片,但学者们认为,完整的干支纪年法萌芽于汉初,流行于王莽新朝,东汉以后官方颁布通行。
小结一下,纪日最早用天干,殷商时期出现了干支纪日,那么“上巳节”的出现最早应该在殷商时期,比寒食节应该晚得多。“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后汉书》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韩诗章句》:“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
03 生发、祛晦、释放、狂欢
上巳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我认为上巳节的形成首先与我国传统的养生观念有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经历了漫长而严寒的冬季,人的身体需要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几个月不洗澡,天气温暖,正需要来次畅快的洗浴;空气清新,踏青赏景,以使志生。《论语》中关于孔子和曾皙等人结伴到沂水之滨洗浴踏春的描述正是这样一幅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上巳节由洗涤身体污垢的习俗,进一步衍生出祛除灾晦,祈求幸福安康的内涵。上巳节外出活动正好与寒食节野外扫墓的习俗耦合,于是衍生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节日活动,如踏青、蹴鞠、荡秋千、放纸鸢、曲水流觞等。
上巳节最重要的基因就是“解放”。先是身体的释放,进而是精神的解放,不过这种解放类似于“放风”,因为它只是一个节日,因此古代的上巳节又成为了“情人节”、“狂欢节”,特别是女性从礼教的束缚中暂时解脱出来,可以走出闺门,是谈情说爱不可多得的机会。因此上巳节又叫“女儿节”、“桃花节”,女子成人礼“笄礼”也多在这一天举行。
《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生殖崇拜是由古代恶劣的生存环境决定的,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水生万物,所以女子到水边洗浴、祭祀又有求子的含义,期盼触水感孕而得子。相传殷商的祖先契就是其母在祓禊后所生。《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所以民间又有“临水浮卵”的风俗,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漂浮,哪位幸运地拾到漂浮鸡蛋的少女,便可以早生贵子。
“临水浮卵”的风俗被文人骚客们创造性地发展为“曲水流觞”的燕饮咏歌游戏,魏晋南北朝最为流行,王羲之《兰亭集序》描写的就是上巳节外出踏青吟咏的场面。“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魏晋时代,上巳节成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的好日子,在唐朝,上巳节已经成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程朱理学成为儒家主流正统,男女授受不亲,上巳节自宋代以后不见于官方文献,上巳节的突然消失,朱老夫子可谓“功不可没”,我想当年在沂水之畔怡然浴歌的孔老夫子恨不得一脚把朱熹小儿踢出孔庙去吧!
04 三位一体、肃穆而又快乐
“清明”本身并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根据文献记述,商代出现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名称,周代出现了八个节气名称,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提到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我们似乎可以合理地推论,清明等其他16个节气名称的创立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到西汉初年这一时期,清明作为节气出现要远远晚于寒食节和上巳节,更不要说作为节日了。传说,介子推去世后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上山祭拜介子推,发现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并将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除了晋文公颁定为节日的传说外,其诞生的渊源竟然没有确切的官方记载。
唐玄宗颁布敕令:“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代宗诏令:“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后来假期又增至七天,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唐宋时期清明节是否已经是一个官方正式的节日了呢?我更倾向于认为,因为寒食节有扫墓的传统,官方给予祭扫的假期,而假期恰逢清明节气(时间概念),在此期间又是上巳节(官方不给假)踏青游玩的季节,所以官方诏令便将寒食、清明并列称之,退一步讲,至少那个时候清明和寒食还是两个节日。
到了近代,取暖照明的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火神的崇拜日渐式微,寒食的风俗已经不再严格执行,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寒食节继上巳节之后淡出官方的视野,但原来上巳节和寒食节期间的风俗活动却通过民间传承下来,并最后寄托在唯一留存的清明节身上。
寒食节最后被定于冬至后105日,那是历法出现以后的产物,就犹如上巳节由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固定为农历三月三日,都是出于管理方便的现实要求,清明节气在公历4月5日前后,三者的日子非常接近,这为三位一体的清明节的诞生提供了现实条件。清明节的最终确立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是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民俗与政令相互融合的产物。
清明祭扫和食用青团等冷食的习俗来自于寒食节,而踏青和各种游戏活动则更多的来源于上巳节。清明作为一个时间的概念,把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及其精神加以融合,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寒食节还是上巳节,都是我们的祖先适应自然规律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活动,但两者的表现形式却正好相反,介子推故事的引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表明寒食节自然文化属性的减弱,人文文化属性的增强,而上巳节的各项生动活泼的民俗活动是对寒食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不便的最好修正和补充。
清明节把三者融合起来,并成为一个新的节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勃勃生机和广博奥妙。清明节将自然与人文、生与死、悲伤与欢乐的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对尊重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传统理念最为生动和具体的表达。我不由得又想起庄子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的故事。
清明节,我们肃穆;清明节,我们快乐!
7
54
55
介子推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