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时间:1944年10月20日~1944年10月26日作战地点:菲律宾莱特岛附近
作战国家:美国日本
作战将领:
哈尔西:生于1882年,卒于1959年,美国海军五星上将。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又因为人随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
金凯德:美国海军四星上将。190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美国海军学院。1908年毕业后到战舰上服役,并随舰队参加了环球航行。1913年被送到印第安纳波利斯海军研究生院学习军械。1916年毕业后授予上尉军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历任海军部编辑、美国特遣舰队司令的参谋、“伊金伍德”号驱逐舰舰长、海军总司令的参谋副官和舰队军械部门负责人、海军指挥学院教官、海军部秘书、“科罗拉多”战列舰舰长等职,衔至中校。1937年晋升上校,出任“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舰长,同时兼任美国侦察舰队旗舰司令。1938年调任美国驻意大利使馆海军武官。1941年6月,被任命为美国大西洋舰队第8驱逐舰舰队的舰长。9月晋升少将,派往珍珠港担任第6巡洋舰舰队司令。
粟田健男:“二战”时期海军中将。
小泽治三郎:生于1886年,卒于1966年,日本海军中将、鱼雷战专家,联合舰队的最后一任司令。小泽治三郎中将以冷静沉着著称,和南云忠一中将一样是鱼雷战的专家。曾参加过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
作战兵力
美军:16艘航空母舰,18艘护卫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144艘驱逐舰、25艘护卫舰、592艘运输舰后勤辅助舰、近2000架飞机。
日军: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约200架飞机。
战役之最:
战场广,战区东西宽600海里,南北长2000海里。
时间长,不算莱特岛登陆,从23日到26日双方军舰整整厮杀了3个昼夜。
规模大,不含麦克阿瑟的登陆船队,双方参战舰达293艘,飞机达1996架。
孤注一掷
1943年的战势迫使日本军队放弃其在所罗门群岛的基地。1944年盟军在一系列登陆行动中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突破了日军在太平洋的内防御圈,在6月的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本的航母舰队被重创。从而进一步改变了美日双方的战略态势,美军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防御已经岌岌可危了。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日军的战争资源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海军和空军已经没有和盟军作战的实力了。这年秋,尼米兹将军率领太平洋舰队向西横行,麦克阿瑟将军率领西南太平洋部队猛攻,两支美国劲旅成钳形攻势,似猛虎下山,迅速逼近日军占领的太平洋战略要地——菲律宾。日本必须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他们于是制定了一套“胜利”计划——美国舰队一旦侵入日本的内圈据点,残存的日本海军就倾巢而出,誓死迎击。
日军在决定这个计划以前,曾经制定了4个方案。但经过仔细的考虑,最终选定了第二方案,即打算用7/10的力量进行决战,在重挫盟军作战意志以后争取停战或讲和。实际上,只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日本参谋本部于1944年7月21日决定了下述基本方针:第一,加强菲律宾、中国台湾、南西各岛、本土、千岛群岛海洋一线的防卫。
第二,上述地域不论何处遭受敌军进攻,随即集结陆海空军战力迎击。
第三,在入侵中国方面,按预定计划完成湘桂作战,用大陆交通补充海上交通不足。
第四,尽力用沿岸航路保证海上交通。
鉴于美军下一步的攻击目标可能是菲律宾、中国台湾、本土及东北方向的千岛、库页岛、北海道,所以把菲律宾方面的战事命名为捷一号作战;中国台湾方面命名为捷二号作战;本土方面命名为捷三号作战;东北方面命名为捷四号作战。命令捷一号捷二号应在8月末做好准备,捷三号捷四号应在10月末做好决战准备。
“捷一号作战”计划主要有海陆两方面内容。在陆军方面,由绰号为“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陆军大将出任司令官。在海军方面,预计参加菲律宾决战的有3支日本舰队,一是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的第3舰队,拥有轻重型航空母舰4艘及其他各型舰只20余艘。在“捷一号作战”中,小泽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充当诱饵,以全军覆没的悲怆之举,引诱急躁的哈尔西海军中将离开要保卫的登陆部队和船只,为栗田的主力舰队创造战机。
栗田健南海军中将的第2舰队在这一大赌博中唱主角。它拥有7艘战列舰和各型舰只40余艘,迫使命是,一旦哈尔西中计上当,便趁虚直插美军登陆滩头,全力扫荡美登陆船只和部队。
第3支舰队是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的第5舰队,由10余艘各型舰只组成,主要任务是配合栗田作战,进击莱特湾,与栗田形成钳形攻势。
空中作战掩护兵力由木西和福繁指挥的陆军第4航空队共约1000余架飞机担任。“捷一号作战”的关键部分是海上决战。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大本营几乎是孤注一掷,将它的全部家当都推向菲律宾海域的大潮中。
严阵以待
太平洋战争后期,盟军的战斗能力十分雄厚,日本已是强弩之末了。因此,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决定不再逐点进攻,而提出了直指日本国土的作战方案。尼米兹主张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取得空军基地后,绕过菲律宾主岛吕宋岛,直取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台湾及厦门一带,加紧海上封锁,同时空袭日本本土,置日本处于绝对被动之中。然而麦克阿瑟陆军上将不同意这个作战计划。他主张在莱特岛首先登陆,拦腰斩断菲律宾防守线,建立航空兵和后勤基地,然后进攻吕宋岛,切断日本本土与南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为此,7月7日,罗斯福总统亲自来到夏威夷,讨论今后的作战方针。当天晚上,罗斯福、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总统下榻的地方吃过饭后,一起来到挂着大幅太平洋海图的总统临时期居室里。罗斯福总统坐着轮椅来到大海图旁,用竹棍指着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问麦克阿瑟:“道格拉斯,我们从这里再往哪里去呢?”“总统先生,先取莱特湾,然后再到吕宋岛。”麦克阿瑟坚定地说。
莱特岛位于吕宋岛的东南和棉兰老岛的北面,扼菲律宾中部的苏里高海峡的要冲。它就像一个楔子插在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之间,形态像颗臼牙,牙根指向棉兰老岛。其东海岸沿莱特湾是一片长35的肥沃平原,海岸空旷,没有暗礁,是理想的登陆作战地点。
可是,尼米兹却主张绕过防范严密的菲律宾,直取日军侵占的中国台湾,堵住并切断日本通往南太平洋的战略补给线。然后,以此为跳板,空袭日本本土,加紧海上封锁,置日本于死地。
就这样,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并在第二天早晨继续进行。后来,经过罗斯福总统的大力协调,尼米兹海军上将表示同意与麦克阿瑟合作。于是,太平洋上这两个巨大的“车轮”汇合在一起,开始按作战计划向菲律宾进军。
另外,当时还决定,莱特岛登陆作战时间为12月20日,由麦克阿瑟负责,太平洋舰队提供海空支援。具体参加支援的海军部队为第3、第7舰队,共有各型舰只760余艘,空中掩护和作战支援由陆军第5、第13航空队以及航空母舰舰载机共计飞机2000余架承担。
就这样,莱特湾海空战的帷幕即将拉开。
中了圈套
10月20日,晴天一声霹雳,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美两栖部队在哈尔西第3舰队支援下,顺利地登上莱特岛。
然而,就在美军登陆莱特岛的前两天,日本人碰巧截获了美军一份电报,这份电报正好为日军提供了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情报,于是日本海军司令丰田下令实施“捷一号作战”,从而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1944年10月17日,美军先头部队首先攻占了菲律宾东部莱特湾。为了支援、掩护后续主力部队登陆,美军把中太平洋战区的第三舰队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第七舰队全部集中到了菲律宾东部海域,总兵力达12艘航空母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和104艘驱逐舰,仅舰载飞机就有1280余架。美军自恃兵力雄厚,根本没有考虑对参战兵力实施集中统一的指挥,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部,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仍分属中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统辖。
美军先头部队在莱特湾小岛登陆后,日军大本营针对美军选择莱特湾作为登陆点,对各舰队的任务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小泽舰队南下,在吕宋以北海面充当诱饵,引诱美舰队远离登陆部队和舰只,为主力舰队制造战机;栗田舰队主力北上,取道圣贝纳迪诺海峡,一旦美主力舰队离开莱特湾,便趁机长驱直入美军登陆滩头,扫荡美登陆舰只和部队;志摩的第五舰队也南下助战,取道苏里高海峡,与栗田舰队形成钳形攻击,直取莱特湾。10月下旬,日本各支舰队按照计划同时向莱特湾进发。
10月22日晨8时,栗田健南海军中将率由“大和”号、“武藏”号在内的5艘巨型战列舰组成的中央舰队向莱特湾北部挺进;22日下午3时,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由10余艘舰只组成的南方舰队驶离普罗乃港,取道苏里高海峡,从南路进击莱特湾;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仅存的4艘航空母舰,也于22日上午10时22分开始向莱特湾东北的吕宋岛附近海域大摇大摆地开进。
日军的计划是,首先由小泽的航空母舰舰队将担任空中掩护的哈尔西海军中将的第3舰队诱出莱特湾,使其舰载机无法发挥作用。然后,栗田和志摩两支舰队成钳形夹击攻势,趁美军为莱特岛运送增援部队和补给时,一举将其摧毁。
10月22日夜,美军“飞鱼”号侦察潜艇发现了栗田舰队,并且马上向哈尔西作了报告。随后哈尔西指示,“飞鱼”号呼唤同伴“绦鱼”号,一同尾随栗田舰队,并伺机攻占。
23日凌晨,他撞上美海军的鲦鱼号和飞鱼号两艘潜艇。美军第一次齐射就有4枚鱼雷命中栗田的旗舰爱宕号,中将阁下不得不在温暖的海水中泅水逃生。当他被一艘驱逐舰打捞起来时,他看到摩耶号已经爆炸沉没。出征还不到20个小时,栗田的10艘重巡洋舰就已经2沉1伤,只有7艘还有作战能力。
愤怒的日军开始攻击美军潜艇,美军“飞鱼”号潜艇在躲避中不小心触礁沉没。离莱特湾还有2天航程,日军不敢恋战,只好鸣锣收兵,调整队形继续前进。
23日的白天,栗田转移到大和号上,这艘世界上最强大的炮舰无疑有助于他稳定情绪,他掌握了局势。总的来说,他庞大的舰队并没有多大损失,大和和武藏两艘超级战列舰依然完好。而且夜幕将临,美军的飞机也暂时无法攻击他。
哈尔西虽然从美军“飞鱼”号22日夜发回的电报中得知,有一支大的日军舰艇编队。但是直到23日早晨也没有发现。于是,他将第38特混舰队展开在圣贝纳迪诺海峡东部并命令各大队开始搜索日军舰队。上午9时左右,特混大队的一架侦察机发现了正要进入锡布延海的栗田舰队。10点38分,美军第一攻击波12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18架TBD“掠夺者”式鱼雷攻击机。栗田舰队上空没有一架飞机阻拦,只好靠舰上强大的防空火力来应付了。这使得海战刚一开始,就有8架美机被击毁,但美机的重点指向“武藏”号战列舰。
“武藏”号是“大和”型巨型战列舰,1937年动工,1942年底才下水。它的舰长263米,宽39米,满载排水量为72000多吨,全舰大小火炮共计152门。该舰重铠厚甲,装甲厚达410毫米,与“大和”号一起,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战列舰”。
面对来势汹汹的美机,“武藏”号上的152门大小火炮一起开火,在巨舰上空织成了一张密集的弹网,但仍不能阻挡美鱼雷机的攻击。不一会儿,就有3颗鱼雷和33枚炸弹击中了“武藏”号右舷。
12点整,36架TBD“掠夺者”式鱼雷攻击机和24架TB“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在18架“恶妇”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栗田舰队进行了第2次空袭。只见在纷纷坠落的炸弹中,又有3枚重磅炸弹和2条鱼雷击中了“武藏”号,其中1枚穿透了两层甲板后爆炸,造成巨大破坏。
12点22分,第3攻击波的42架飞机又蜂拥而至,“武藏”号战列舰再遭劫难,又有3条MK-13型新式鱼雷击中“武藏”号右舷,剧烈的爆炸几乎把右舷的外装甲全部撕裂,此后命中同一部位的4枚重磅炸弹使海水大量涌入,舰首开始下沉。
14时22分,60架美机又发起了第4次攻击,“武藏”号战列舰又被击中,在命中8枚炸弹后,这艘巨舰的上层建筑全部被破坏,舰首继续下沉。
15时左右,近100架美机又前来光临栗田中将的舰队。美“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的飞行大队长史密斯海军中校,带着12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直扑“武藏”号,接着10架TBD“掠夺者”式鱼雷攻击机又呼啸而来,顷刻间就有12枚重磅炸弹和11条MK-13型鱼雷命中“武藏”号。15时55分,“武藏”号沉入海底。
为暂时避开美军的攻击,栗田中将赶紧下令:“紧急撤退!”实际上是给了哈尔西一个假象。16时22分,哈尔西得知日舰队撤退,便判断日本人损失惨重,正在落荒而逃,因而也就没有进行正准备实施的第6次空袭。但哈尔西也心生狐疑,日本人的航空母舰究竟在哪儿?
同样心急如焚的还有小泽。他得知栗田舰队遭到美机猛攻后,赶紧一再发出明码电报,希望能够尽快引开美军对栗田的攻击。但是,哈尔西却没有注意到这些。最后,小泽也只好豁出去了,主动发起攻击。
10月24日下午15时,小泽几乎出动了全部作战飞机,向美军第3舰队的一支轻型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大模大样地袭来。
在第一攻击波中,小泽出动了60余架飞机抵达美舰队上空。但这支轻型特混舰队仅从“埃塞克斯”号上起飞了7架“恶妇”式战斗机迎战。千万不要小瞧这7架战斗机,在半小时的空战中,戴维·麦克坎贝海军中校和他的僚机罗伊·拉辛格上尉击落了15架日机,麦克坎贝独自击落9架,创造了太平洋战争中一次战斗单机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
第二攻击波的80架飞机为了取得战果,集中全力攻击了“普林斯顿”号轻型航空母舰,这艘舰上仅有的8架战斗机全部升空。但是,美军飞行员凭借飞行技能和机载武器火力的优势,一下子就击落20架日机。舰载高射炮密集的防空火力也击落10架日机。尽管美军英勇的作战,但是这艘航空母舰还是被从不太引人注意的云层里钻出的8架轰炸机击中,3枚重磅炸弹落在了这艘巨舰的飞行甲板上,恰好有一枚穿透甲板钻进机库爆炸,并引爆了机库内6架已挂上鱼雷的TB“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顿时就燃起了冲天的大火。不一会儿,又一声“轰隆隆”的巨响,“普林斯顿”号尾部的鱼雷库被大火引爆,顷刻间,这艘航母就沉入大海。
17时整,哈尔西得到了日舰载机袭击“埃塞克斯”号的消息后,立即率庞大的特混舰队高速北上。17时50分,他电告金凯德:“栗田舰队业已受创西撤,我正率三支舰群北上,以起能于25日拂晓袭击敌军航空母舰。”就这样,哈尔西这支“猛虎”终于离开了他应该保护的登陆部队,被日本人调离下“山”了。一心想着攻击日本航空母舰的他,此时根本不知道日本航空母舰已成了纸老虎,也因此中了日军的圈套。
苏里高海战
志摩舰队于24日黎明从哥伦湾出发,由苏禄海南下,与西村舰队在棉兰老海会师,由于南路舰队和中路舰队严守无线电静默,西村无法与栗田和志摩协调他们的步骤。24日傍晚,他们经过棉兰老海向莱特湾挺进。西村舰队领头,志摩舰队在后,相距约60海里。他们刚刚开过帕纳翁岛就闯进了美国第七舰队为他们设置的圈套。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的六艘战列舰(从西向东,分别是宾夕法尼亚号、加利福尼亚号、田纳西号、密西西比号、马里兰号、西弗吉尼亚号)、八艘巡洋舰(从西向东,分别是:什罗普郡、博伊西、菲尼克斯(以上3艘编成右翼巡洋舰群,面向南方);哥伦比亚、丹佛、明尼阿波利斯、波特兰、路易斯维尔号,以上5艘编成左翼巡洋舰群)、29艘驱逐舰和39艘鱼雷艇已经严阵以待。志摩舰队还在苏禄海航行时,美军第5航空队的侦察机就发现了它,后又跟踪发现了西村舰队。
24日23时,美军的鱼雷艇开始袭击进入攻击区的西村舰队。但无一命中,美军鱼雷艇PT——493触礁沉没,但为第七舰队提供了大量情报。25日凌晨2时,美军鱼雷艇部队放弃了攻击,撤出战斗。
凌晨3点,美军第54驱逐舰中队第一部分3艘驱逐舰在7000~8000米距离上向西村舰队发起鱼雷攻击,共射出27枚鱼雷,1枚鱼雷击中扶桑号中部,扶桑号即刻落伍,随之右回转后撤,8分钟后全舰失去动力。3点09分,第54驱逐舰中队第二部分也发射了鱼雷,前导驱逐舰山云号首先中雷,随即发生大爆炸沉没,朝云号前主炮下方中弹,舰艏折断,航速下降至12节,命中战列舰山城和驱逐舰满潮相继中雷受伤,山城号前后命中2枚鱼雷,中后部主炮无法工作,但仍坚持前进。
3点45分,落后的扶桑号中部燃料舱和3、4号主炮塔弹药舱发生大爆炸,舰体断裂,舰首部分于4点20被击沉,舰尾部分在1个多小时后也沉没。战后谁也不知道扶桑号上发生了什么,因为全舰无一幸免,阵亡人数在1400~1600之间。
3点50分,当日舰进入美军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射击范围时,美舰突然一齐开火攻击。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炮战,西村中将以下除10人被美军救起外,其他均随舰葬身鱼腹(作为对比,整个海战西村舰队损失的战舰上,幸免的合计仅有26人)。最上号也中弹多处,其中防空指挥所被直接命中,舰长,副长,航海长等几乎所有的高级军官全部被炸死,只好由炮术长荒井大尉代理指挥。时雨号驱逐舰也有5处受创。在混战中,美也有1艘驱逐舰——“格兰特”号稀里糊涂的中了12发炮弹而沉没。除此之外,美舰无一伤亡。
一小时之后,志摩舰队步西村舰队的后尘而至。随即,志摩舰队也是首先遭到了美军鱼雷艇的攻击,该编队1艘轻巡洋舰当即受重伤,随之航行减速。但是,整个志摩舰队还在继续前行。4点25分,志摩的那智号和足柄号重巡洋舰以及八艘驱逐舰到达战场。志摩以为他看到的那两段残片是西村的两艘战列舰的剩余(实际上它们是扶桑号的两段),他认识到通过海峡是毫无希望的因此下令转身撤退。
天亮后,志摩舰队在撤退过程中,受到美军舰载机的追击,轻巡洋舰阿武隈号被击沉。此时,莱特岛上,大批的舰船正在继续卸载,岸边是堆积如山的物资。
苏里高海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发生在战列舰之间的海战,是海战史上组织最成功的战例之一。美军以1艘鱼雷艇为代价,获得了击沉2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伤1艘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的骄人战绩(轻巡阿武隈号和驱逐舰不知火号不作为战果统计)。
戏剧性一战
日军的栗田舰队在24日经历了美机接连5波攻击后,紧急撤退。在撤退的途中,栗田的内心很恐惧的。他担心在这狭隘的圣贝纳迪诺海峡是不是会有水雷?会不会有哈尔西的战列舰埋伏在那儿?为此,他下令整个舰队列成编队,做好在海峡口炮战的准备。但是栗田多虑了,25日1时,栗田舰队安全地驶出了圣贝纳迪诺海峡。这时,栗田窃喜。6时45分,日军瞭望哨发现东南水平线上有4根耸立的桅杆。于是,他们认定是哈尔西的航空母舰编队。于是,栗田下令攻击。实际上,这支美军舰群是C·斯普拉格海军少将指挥的护航航母小队,代号“塔菲3号”。
6时58分,“大和”号战列舰上的460毫米巨炮开始射击,美舰周围掀起了高达百米的巨浪。这是“大和”号战列舰自1941年建成后,第一次实战射击。顷刻之间,日军各舰炮火齐鸣,美军被猛烈的炮火覆盖着。C·斯普拉格拼命向金凯德呼救,金凯德及时向哈尔西通报,并要求给予支援。7点30分,哈尔西电告金凯德,说他深陷战争,难以脱身。金凯德又下电令,镇守苏里高海峡的奥尔登多夫率战列舰编队火速北上支援。不料,奥尔登多夫电告:“此时油弹不足,尚需补给。即使不补给也要2个小时以后才能赶到。”这可怎么办呢?金凯德心急如焚。
8时37分,金致哈:据报告,敌战列舰和巡洋舰正距编队后15海里炮击特混小队。此刻,在萨马岛海面上,斯普拉格正以16节的速度落荒而逃,而日舰以30节高速穷追。这让斯普拉格很是犯难。因为日舰愈追愈近,施放烟幕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为此,斯普拉格不得不下令实施自杀性攻击。美军3艘驱逐舰调转头来,迅速扑向日舰,一进入8000米有利射程后立即发射鱼雷。日军1艘巡洋舰被击中,其他日舰不得不暂停追击进行规避。3艘美军驱逐舰接着对日舰进行猛烈的炮击。但对重铠厚甲的日军战列舰和巡洋舰来说,驱逐舰的火炮攻击尤如隔靴搔痒。相反,3艘美舰却被日舰的巨炮轰得百孔千疮,其中2艘迅速沉没。当日舰再次追近的时候,斯普拉格又命令4艘护卫舰冒死拦击,结果又是以卵击石,1艘沉没,3艘负伤失去了战斗能力。
显然,斯普拉格的这种自杀式袭击没起到什么作用,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栗田舰队横展在15海里宽的海面上,对美舰展开最后的“围剿”。1艘护航航母中弹后主机停车,减速掉队,9时7分带着周身大火沉入海底。另外2艘护航航母也中弹数发,但由于弹穿透舰体而未爆炸,逃脱了厄运。
正当斯普拉格绝望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日舰却突然停止了射击,转向回撤。斯普拉格可谓是死里逃生。10时30分,栗田舰队集合完毕,开始南下。11时20分,航向东南,向最终目标——莱特湾进击。12时36分,栗田下达“全舰队北进”的命令。栗田想在莱特湾外与赶来支援的美军舰队再决战一场。
为什么会作如下的判断呢?
第一,因为与美航空母舰群交战而耗费了时间,失掉了策应苏里高方向部队的时机,因此不到午后不能冲入莱特湾。
第二,在午前的战斗中,根据美军“请求援助”和“2小时以后”的报文内容,美舰船不在湾内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窃听电报得知:美方命令航空母舰飞机在塔克洛班基地着陆,又在莱特岛南面集中以多艘航母为主体的舰队,日方如冲入湾内,在狭小海面无法自由行动,将受到美大量飞机的集中攻击。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栗田才作出了如上判断。
栗田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在莱特湾外游弋了40分钟之后,仍没看到美舰来。这时,莱特湾的护航航母和特混大队前来增援的70艘美机,对栗田舰队进行突击。此时,日军岸基飞机也赶来参战,双方进行了激烈的空战,各有损失。麦凯恩指挥的特混大队对栗田舰队又进行第二次攻击,“大和”号也被命中4枚炸弹。经过两个多小时毫无作为的游弋之后,栗由于16时18分,下达了全速向圣贝纳迪诺海峡突进的命令。往返航行300海里的第三舰队于26日日出后,派舰载机对栗田舰队的掉队舰只进行了袭击。栗田舰队的长门号、金刚号和榛名号受重创。他带五艘战列舰进入战场,当他回到日本时,只有大和号还有作战能力。
“神风”威力
1944年10月17日,刚刚就任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司令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匆匆赶到菲律宾,企图挽救日本帝国日薄西山的命运。面对日本全线崩溃的危局,大西认为“最大效率地使用我们的微薄力量的唯一办法就是组织由‘零式’战斗机编成的敢死攻击部队,每架带上250千克炸药,俯冲撞击敌航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阻止住美军的锐利锋芒以挽救危局,此外,别无他法。”大西的想法得到了许多狂热的日本飞行员的欣赏。10月19日深夜,大西召集第一航空舰队的精华,成立了以寻歼航母为目的“神风”特别攻击队。
“神风”特别攻击队实施一种自杀性“肉弹”攻击的作战方法,即在机舱装上大量的烈性炸药,置于飞行员座舱之前,一旦发现目标,就连人带机撞下去,其机头触及坚硬之物立即发生剧烈爆炸。
24日6时30分,日军的6架自杀飞机在4架护卫机的掩护下,从棉兰老岛向北飞去,一架撞击了“桑提”号护航航母,另一架击中了“苏旺尼”号护航航母。
25日上午10时50分,日军又派出9架自杀飞机。莱特湾海面一片寂静,突然,美“范肖湾”号护航航母的瞭望哨发现9架日机直奔美航母编队而来,由于日机飞得很低,雷达没有发现,了望哨赶紧拉响了舰上的警报,就在美战斗机升空实施拦截时,日机一下子爬到好几千英尺。不一会儿的功夫,只见5架“零式”战斗机从天空你追我赶的混乱中出现,朝着航母编队的方向俯冲下来。其中一架“零式”战机扫着机枪朝着“基昆湾”号护航航母冲了下来,此时“基昆湾”号上的舰员们还认为它会再次拉起来,不料它却直冲着航母左舷的狭窄通道撞去,只听一声巨响,飞机炸成碎片,“基昆湾”号甲板上顿时血肉横飞。
另外2架则咆哮着冲向“范肖湾”号航母,但庆幸的是“范肖湾”号上的舰面火力将其击中,飞机在临近航母的刹那间解体。最后2架日机则对准了“怀特普莱恩斯”号航母,在“怀特普莱恩斯”号猛烈的舰面火力的打击下,2架日机均被命中,然而其中一架却拖着长长的浓烟,一个右转弯向着“圣洛”号航母冲了过去,似乎是要降落,但在着舰的瞬间,飞行员把飞机一翻,轰隆一声坠毁在“圣洛”号的飞行甲板上,停机甲板上顿时成为一片火海,继而引起舰内一连串剧烈的爆炸,久经海战片甲未损的“圣洛”号航母却因此葬身海底。
26日、27日他又相继派出了27架“神风”特攻机。“神风”机在升空对敌舰进行攻击时,一般分为战术小队,一个小队通常有特攻机3架,支援机2架。支援机从事领航、掩护与拦截美机作战、观察战果等任务,由老练的飞行员担任,特攻机专事“玉碎”。
莱特湾海战,日“神风”特攻队共出动“神风”机55架,击沉美航母1艘,重创4艘,轻伤1艘;击沉巡洋舰1艘,重创1艘,另击沉、击伤其他各种小型舰船若干。莱特湾之战首开有组织的自杀飞机攻击的恶端,此后,日本多次实施“神风”特攻。
诱饵的悲剧
小泽海军中将在这次海空战中扮演的是一个自我牺牲的角色。当哈尔西率舰队向他冲来时,小泽终于实现了他在战前对丰田司令官所说的:“本舰队应完全暴露在敌机动部队之下,并将敌舰队诱向北方,以减轻栗田舰队的压力。为此,本队宁愿蒙受特大损失于不顾。”
10月25日6时左右,小泽舰队的本队与前卫部队在预定海域会和。此时,小泽拥有大型航母1艘、轻型航母3艘、战列舰2艘、轻巡洋舰3艘和驱逐舰8艘。
8时刚过,美军就发现了小泽的舰队。美机立即开始冲破日舰空中火力屏障和仅有的13架日军战斗机的阻拦,进行猛烈的攻击。小泽的“千岁”号轻型航母首先炸沉,“瑞鹤”号航母也被鱼雷击中。此外,还有1艘驱逐舰被美军击沉。
小泽海军中将在炮火连天之中,仍不忘自己的使命,8时30分,他向栗田发出了一封极为重要的电报:“敌舰队已被我诱至北方,目前正集中火力向我机动部队进攻!”然而,令日本人痛苦的是,这封电报居然没有到达栗田手中。
10时,美军对小泽舰队进行了第二次攻击。此次空袭镇南关,日军1艘巡洋舰被击伤,航速降为10节;“千代田”号轻型航母也中弹起火开始倾斜。
哈尔西越攻击越起劲,他根本顾不上认真分析金凯德的数份求救电报。这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夏威夷,尼米兹发电告诫哈尔西“上当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火速收兵,亲自率战列舰编队先行,第38特混舰队和第4特混大队随后,日夜兼程赶往莱特湾。留下米切尔海军中将继续歼灭小泽舰队。
11时45分,米切尔指挥第3批突击机群发起第三次攻击,袭击了残存的日军航空母舰。结果,“瑞凤”号被重伤,“瑞鹤”号又被3颗鱼雷击中,不久也沉末了。
午后,美军第4次派出突击机群,终于将奄奄一息的“瑞凤”号航母也送入了海底。18时,小泽舰队在暮色中开始撤退。撤退途中又遭到美潜艇的袭击,1艘负伤的巡洋舰又被击沉。此外,小泽放弃的重伤的“千代田”号轻型航母,也被美军水面舰艇给击沉了。
自25日早8时15分开始,哈尔西先后对小泽舰队发起了多次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在此次战斗中,日军先后被美军击沉了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损失虽然很惨重,但是却达到了引诱美军机动部队北上的目的。尽管如此,但也没有取得日军预想的效果。因为栗田并没有利用小泽创造的这一有利战机,去争取莱特湾抗登陆作战的胜利。
10月26日8时34分,哈尔西下令随后赶到的第4特混大队的30架美机,向栗田舰队撤退的方向追击。日军“大和”号战列舰被2枚炸弹击中,另艘巡洋舰“能代”号也中雷沉没。
到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登陆与抗登陆为背景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莱特湾海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海空战。双方参战的军舰总数超过五百艘,飞机更是有数千架之多,从战列舰、航空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鱼雷快艇、潜艇种类齐全。战争的结果是大日本帝国联合舰队的水上航空力量被全部歼灭,仅有的四艘航母被全部击沉,使日本的海、空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使美国人完全掌握了菲律宾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而且完全切断了日本与南方重要资源地区的海上运输线。从而彻底失去了日本帝国任何可能获胜的希望。莱特湾海战决定了日本必然灭亡的命运。此战之后,美国人越过了日军重兵防守的侵占的中国台湾,开始直扣日本人的大门了。
这次胜利是美国一次很辉煌的胜利,除了英勇、技巧和胆量之外,它比任何一次胜利对未来作战产生的影响都要深远。它给人展示了一场海空大战。美军在这场战役中的问题是指挥不统一,战场上的两支舰队分别归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指挥,而这两人却一个在菲律宾,另一个在珍珠港,能统一指挥两人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又远在万里之遥的华盛顿。如果在前线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部,就不会发生哈尔西全军离开莱特湾而金凯德毫不知情的情况了。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下日本的情况:日军失败的原因除了战略上整个局势极为不利,战术上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外,具体原因还有:航空兵力薄弱,不论是飞机的性能、数量及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战术素养方面,都不及美军。此外,日军的侦察不行,对敌军的部署不了解。试想一个不了解作战部署的作战能打赢吗?
在这一战之后,日本的海面兵力就变成了绝对性的辅助部队,除了某些特种性质的船只以外,对于海面军舰已经是再无用场可派了。
——小泽治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