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傅恒这次去找令妃未多做什么安排,很快便被有心人禀报给了乾隆,隔天,在处理完政务后,乾隆就状似不经意地向傅恒问起了这件事。
“奴才只是为了一件旧案跟令妃娘娘求证一些事情罢了。”
傅恒不慌不忙地将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语气、神态、动作、表情都坦然自若,没有丝毫的掩饰。
这么多年,他和魏璎珞见面的次数都就那么几次,傅恒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还抓着这点子旧事儿不放,但他已经不在乎了,如果皇上真的要因为这个就对他心存芥蒂,他也无话可说。
他这般坦诚倒令乾隆不知道怎么反应,内侍们跟他说忠勇公与令妃之间似乎因为个矛盾翻了脸,乾隆想到了什么,虽然觉得不太可能,但还是不自觉地有些心虚,说了几句安抚性的话就匆匆结束了话题,让傅恒退下去了。
其实,乾隆哪会不清楚傅恒与魏璎珞之间虽说确实有那么丢陈年旧葛,但也只有那么丢微不足道的陈年旧葛了。
身为帝王,乾隆不是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之人,他后宫中的多贵人乃是厄鲁特蒙古贵族之女,入宫时已年届二十又七,怎么也不可能还是个待字闺中的姑娘。
就连那位新晋宠嫔甚至还曾是霍集占的妃子,因其父兄拒绝同流合污,更与大清配合积极讨伐霍集占而被休弃,为示联婚友好,乾隆不也是大大方方地接纳了这位因补偿而被封的圣女。
难道凭她魏璎珞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儿就值得他为此而去怀疑一个忠心耿耿的股肱之臣吗?
自大惯了的乾隆怎会承认令妃对其的影响,在他看来,自己只是接受不了他在令妃心里不是排在第一位而已,令妃对他忽冷忽热,若即若离,他就非要证明一下自己对令妃的重要性。
新进宫的圣女和卓氏便是最好的选择,何况这个女子不仅美得不可方物,性格更加温柔小意,是朵贴心的解语花,乾隆宠着宠着也不禁有几分真了。
连月来,什么皇上亲自抱顺嫔到轿子上,与之同乘一辇,又什么皇上用独山玉为顺嫔亲手雕刻了一块玉佩,诸如此类皇上对顺嫔极尽宠爱的表现,宫中上上下下谁还没有所目睹,有所耳闻?
各宫的娘娘们或紧张、或冷静、或羡慕、或嫉妒、或不在意,不足为外人道也。
继后仍是最淡定的那一个,袁春望问她缘由,她只笑而不答。
嘉贵妃起初也有些忧心,但看到继后一点动静都没有,再往深处一想,便也想明白了,无他,只因她们都清楚一点,皇上再怎么宠爱顺嫔,也决不会立一个番邦女之子为储君。
再说了,这人还不一定会不会有子,若现在就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岂不太给顺嫔脸了,也显得她们太掉价了?
继后与嘉贵妃自持身份,没多大反应倒不令其他人觉得奇怪,但,那位前宠令妃娘娘却和如今的新宠顺嫔成了好姐妹,成天走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样子就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要知道,前前宠忻嫔直到现在与令妃见面可都还要呛上一两句呢,宠妃和宠妃之间就应该像令妃和忻嫔俩人,是不对头,是水火不容的,这才符合人们的认知,于是,众人都觉得这俩人估计也只是对表面的好姐妹而已。
不过,至于事实到底如何,也只有令妃和顺嫔自己心里知道。
顺嫔如此受宠,上面的三巨头不出手,可急坏下面的某些人了。
且说和安公主忌日将至,这位太后早逝的爱女的祭礼没人敢等闲视之,却不知,有时,越不想发生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
祭祀典礼上,顺嫔刚刚走到供桌前准备祭拜时,桌上柳叶瓶里的佛花就自燃起来,眼看就要烧到和安公主的画像时,令妃眼疾手快救下了画。
这事一出,顺嫔岂能不遭殃?
主持典礼的萨满太太称顺嫔是妖邪之物,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异像,太后大怒,当即让人把顺嫔拖下去,顺嫔当然要极力辩解,推搡中,太后瞥见了顺嫔右耳后的一块胎记,又立刻改变了主意。
原来,当初,和安公主病重之时,太后求遍京城所有寺庙,却仍旧回天乏术,就在一位高僧的建议下在和安公主身上留下印记以期来世再聚。
顺嫔耳后的胎记便和太后那时留下的一模一样,加上顺嫔的生辰年月竟也和安公主逝世的时间对上了,太后不由觉得顺嫔就是她爱女的转世。
幕后之人偷鸡不成蚀把米,顺嫔不是妖邪之物,佛花为何会自燃就很值得怀疑,那人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还没来得及销毁证据,就被查出来了。
原是佛花上被撒上了白磷,而正巧,前几日祥嫔就领了白磷不知要作何用,更巧的是,此次祥嫔站位就在顺嫔之前。[1]
正值夏日,白磷燃点极低,佛花两旁又有香炉和供烛,温度一上升,很快就会着起火来,祥嫔只要把握好时机,借上香和奉贡品的动作掩饰,顺势撒一把白磷到佛花上,加之所有人在其他人作拜时都必须伏地以示心诚,想必确实也很难发现她的所作所为。
只不过,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东窗事发,祥嫔无可辩驳,被赶来的乾隆贬为常在,遣送回紫禁城禁足一年。
先是爱女祭礼被毁,后又寻得其转世,大悲大喜之下,太后不禁感到有些不舒服,乾隆宽慰了一番自己的老母亲,亲自把人送了回去,顺嫔被太后拉着舍不得放手,不住地诉说思念之情,一并跟着走了。
主角不在,剩下的人也都没留下的必要了,只有几个宫女、太监在收拾残局。
继后追上魏璎珞,略带嘲讽道:“令妃今日好心却不知会不会是救了一条美女蛇,多管闲事、吃力不讨好的人可不值得同情。”
“皇后娘娘说的话,妾身怎么听不懂呢?”
魏璎珞做出一副困惑的表情,继后见她如此,也没再说什么,笑笑走了,倒是跟在其后面的袁春望多看了魏璎珞几眼,令魏璎珞的心微微颤了一下,曾经的情谊终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再也不复往昔了。
翌日,顺嫔就上门好好感谢了魏璎珞一番,她到的时候,明玉正好也在,不过她见明玉不太待见她的样子,就没多待。
顺嫔走后,明玉立即问魏璎珞:“你为什么要帮一个你的对手呢?”
继后问,魏璎珞可以选择装傻,明玉问,她就不得不好生解答一下:“我不是帮她,我是帮我自己,太后命我办理和安公主的忌辰,若祭典真被破坏了,我又能落到什么好?”
昨日那局看似是祥嫔嫉害顺嫔,然,未必不是有人想借祥嫔之手来个一石二鸟,某个人最擅长用这招借刀杀人了,不是吗?
明玉是想不到这层的,她摇摇头,心中总是有丝丝不安的感觉:“我知道你一向嘴硬心软,可顺嫔看着就不是个简单的,你可别在阴沟里翻了船。”
“这点道理,我还是懂得,你放心好了。”
魏璎珞一开始确实不喜顺嫔的接近,但那张脸太具有迷惑性了,我见犹怜,她真的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一个那么好看的小姑娘就那么为宫中的阴私手段所害,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宫里头啊,真情太难得了,魏璎珞明白。
一路走来,她失去了太多太多,现如今还有个明玉陪在她身边,关心她,慰藉她,她真的很欣慰。
“你就不怕皇上真被她勾了去?”
“男人的心若是不在你身上了,你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魏璎珞满不在乎地答,但她的表情却不像她的声音那般淡然。
她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调侃说:“你最近很少来找我,是不是海兰察回来,你们小别胜新婚,就把我这个好姐妹抛到脑后了?”
明玉脸上的笑有一瞬间的停滞,随即又恢复了,魏璎珞素来心细,不安地追问道:“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吗?”
“没什么,就是安成最近有点小毛病,让我不太放心。”
安成是明玉第二子,如今一岁零三个月,是明玉在海兰察出征前怀上的,安成继承了他们阿玛的好身体,从小就没生过病,乍一听到这个小家伙不好,魏璎珞岂能不担心,便又问:“那请御医了没?要不还是请叶天士看看?”
“哪里劳得着叶御医,已经让医士看过了,就是那俩倒霉孩子贪嘴,西瓜吃多了,有点拉肚子,开了药吃了现在好多了。”解释完,明玉还觉得不够似的,又加了句:“不然,我也不会放心来找你。”
“这倒是。”
魏璎珞放下心,接着道:“你连续生了两胎,以后也没必要那么急了,生孩子最伤身体,你自己可得注意点,指望海兰察那个大老粗是没戏的。”
“你可真啰嗦,像个老妈子一样!”明玉听懂了魏璎珞的意思,脸马上就红起来:“不跟你说了,我回去了,安禄和安成可离不了我多久。”
明玉走后,魏璎珞想着昨天的事,觉得自己还是冒失了,太后只是当时被糊弄了过去,稍一回味就肯定能发现其中的不对劲,她得早做准备。
事情的发展正如魏璎珞所想,几天后,太后就召见了魏璎珞,更怀疑是魏璎珞故意教唆的顺嫔,误导她相信虚无缥缈的轮回转世之说,冒犯到了和安。
“太后,臣妾哪里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敢用和安公主给太后您下套?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论道教、佛教乃至我大清素来信奉的萨满教,都有转世投胎的说法?总不会都是骗人的吧?”
魏璎珞并不正面回答太后的话,而是旁敲侧击地说自己是真的觉得顺嫔是和安公主的转世,就算她弄错了,也是太过相信鬼神之说,而非有意欺骗太后。
太后却不会再轻易相信她的话,把顺嫔也召了来,要当面对质,若是顺嫔有一点说错就会重重地治她们的罪以儆效尤,哪知顺嫔竟说出了许多连魏璎珞都不知道的事,一下子就哄得太后转怒为喜,更加相信她乃其爱女的转世了。
从太后宫里安全地出来,魏璎珞却没有丝毫高兴的样子,顺嫔便主动向魏璎珞解释说这些都是皇上告诉她的,还说她也已经告诉皇上之前是魏璎珞救的她,她很感激魏璎珞,跟皇上求了恩旨,想住到魏璎珞的杏树园边上,皇上允了,还赞她们姐妹情深。
魏璎珞复宠之后就被乾隆下令迁住进了天地一家春的杏树园,那里也是离乾隆寝宫最近的一处妃嫔住所,顺嫔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顺嫔亲密地拉着魏璎珞的手说话,她字字句句都在说魏璎珞如何如何的好,说皇上是如何如何的好,却令魏璎珞脸上的不豫之色更深了。
天真烂漫的顺嫔似乎对此毫无所觉,仍兴致勃勃地说着她来京城以后遇到的人和事儿,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傅恒,说到了他随身带的一只香袋。
“啊,我答应了忠勇公不说的……”顺嫔像是做错事一般捂住嘴,惴惴不安地看向魏璎珞:“对不起,我不是有心的,不过,我是真的为你们可惜,本是一对有情人,偏偏……”
魏璎珞不为所动,只问她:“你是怎么知道的?”
顺嫔便答是她在来京路上差点堕下马,被忠勇公救了,当时有个香袋从他身上掉了下去,忠勇公紧张急了,掉头找了好几里路直到找到东西后才令大军继续赶路,她觉得好奇,就打听了一下。
在听顺嫔讲述的过程中,魏璎珞越发觉得这世界上的人和事可真是讽刺,喜塔腊尔晴,死了的你比活着的你好像厉害些呢!
“你弄错了,那个香袋不是我送的。”
魏璎珞冷漠地回道。
————————————————
[1]祥嫔:原形祥贵人,因不明原因在大约乾隆二十四年(1759)被贬为常在,本文是作者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