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龙(Mosasaurus),中生代海洋里最大的顶级掠食者。霍夫曼沧龙(Mosasaurus hoffmanni)成年体长可达15米,公认的最大个体,体长可达17米(个体CCMGE10/2469,下颚长度1.71m),体重按不同重建差距较大,比较主流的两个版分别是:“蜥蜴型”大概13-16吨,粗壮度类似科莫多巨蜥,也是国内一般采用的数据。粗壮版大概17-24吨,是按较新的复原算的体重。虽然沧龙类的历史很短(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乘风破浪,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龙类和鱼龙类的灭绝导致的生态位空缺。
它们生活在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世界各地。18世纪末期第一具化石在荷兰默兹河附近的白垩岩层中被发现。曾经被归类到鳄形超目的卡普林鳄,也是沧龙属的一个次异名。
沧龙泛指沧龙科的一个属。它们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与尖锐的牙齿,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鳄鱼。
中文学名
沧龙
拉丁学名
Mosasaur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亚纲
双孔亚纲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硬舌亚目 Scleroglossa
科
沧龙科
亚科
沧龙亚科
属
沧龙属
体长
17.3米
体重
16吨
生存时期
9800万年至6600万年前
食物
白垩纪时期的海洋生物
古代海生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白垩纪晚期。沧龙类活动于浅海近岸,归属于有鳞目蜥蜴亚目、巨蜥超科沧龙科。该科包括已知的近20个属,最大的体长超过10米。身体细长,头中等大小,颈短粗,尾与身躯等长。行动时身体作蛇状扭曲。四肢鳍状,起掌舵作用。前后足都是多趾节结构。趾节较多者可达10枚。牙齿锥形,大而尖锐。是那时水里大型凶猛的攻击性动物。沧龙类的化石,主要产自北美和欧洲,亚洲也有少量记录,中国暂时没有这类化石发现。
一种体型小的蜥蜴是沧龙的祖先,来自陆地。1989年,发现了达拉斯蜥蜴化石,科学家们找到了它们演化的相关信息。科学家们对这个化石进行了复原,它们是距今9500万年前的生物,因为受到陆地上更大更凶猛的恐龙的威胁,所以,它们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海洋。过了300万年,它们逐渐演化成了达拉斯蜥蜴。又过了600万年,他们从1米长的小蜥蜴逐渐演化成了体长近17米,体重可能超过20吨。[3]这就是科学家们对于沧龙的演化所做的推测。在沧龙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的是温暖的海水,海水里丰富的食物来源为沧龙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生存环境,进而才展开了海洋霸主之路。沧龙在500万年的时间里将海洋中的竞争对手赶尽杀绝,可以说,它们是海洋生物中最为成功的掠食者,是远古时期海洋中的霸主。
已知最小的沧龙类是Carinodens belgicu,身长3到3.5米,可能生活在岸边的浅海,用它的球根状牙齿捕抓软体动物与海胆为食。最大的沧龙类是霍夫曼沧龙,最大体长17.3米,最大体重16吨。
比起其他的沧龙类生物,沧龙的头部更加强壮,由于下颚骨头间的关节紧密,因此沧龙无法像早期沧龙类(例如海王龙)般将猎物整只吞下。沧龙的牙齿锐利呈圆锥型,弯曲呈倒钩状,双颚在咬合的同时产生巨大扭力可将猎物拦腰咬断。另外它上颚内部还有一圈内齿用于拖拽食物。科学家推测,沧龙应该是将猎物咬断或撕裂为适当尺寸再吞下,进食方式类似科莫多巨蜥,只是要血腥的多。
沧龙视觉很弱,但是嗅觉和听觉非常发达。它们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舌头依旧是主要的嗅探器官;它们的耳朵构造特殊,可以把声音放大38倍。科学家由其头部化石推定,沧龙利用上颚侧面与吻部的一组神经侦测猎物发出的压力波,以此确定目标的准确位置,就像虎鲸利用声音定位一样。
沧龙用肺呼吸,一次换气可以在水中停留很长时间。
沧龙的身体呈长桶状,尾巴强壮,具有高度流体力学性。它的前肢有五趾,后肢有四趾,四肢已演化成鳍状肢,前肢比后肢大,短粗而有力的鳍肢使它可以在水中迅速改变方向,敏捷大大增加。其尾部达到身长的一半,为宽阔平坦的竖桨状,尾椎骨上下都有扩张的骨质椎体,组成了强力的游泳工具。科学家推测,它的行进方式类似于现代的鳄鱼在水中的游泳方式,尾巴像鞭子一样左右摇动,最高速度可能达到30英里/小时(约48.3公里/小时)。这种游泳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快的速度,但是不利长时间的高速追逐,因此,沧龙是利用隐匿与爆发力猎食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