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喜欢年轻人,他说,当初他也是像我们一样,天天有问不完的问题,用不完的精力,刚从学校出来就只想着怎么改进液氰产能,怎么改进产品质量,动不动就加班,一加就到晚上,不单自己想,还拉着当时的分析室的几个合工大的技术员一起研究。这一研究就是好几年为了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很费了不少脑筋。
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集团还没有拓展开业务,还是一个国营的化工厂,只是改制改技的投产了液氰项目,并于后来扩建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酮氰醇车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随着浪潮慢慢的摸索前进。部长说88年的时候我们厂的玻璃制品在全国都是有名的,部队飞机上的舱罩用的都是我们厂的材料,很是自豪啊。88年的时候我刚上学……而那一年正是国家主席***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也正是这一年,咱们厂再一次成功兼并了安庆市迎江化工厂,没几年产值又有了新增长突破了1400万元。
老一辈人,实干,奉献,勤劳,无私,不过,还有一点点的执拗。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那个年代很多下海弄潮的成功人士最初的标签。从88年到97年正是改革开放从初期走向深入的关键八年,93年对财税体制改革,同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95年提出的:“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根本转变。国家一直在不断的寻求改革开放的出路,我们厂也一样在寻求出路。
部长说,92年的时候石化厂的丙烯腈/腈纶项目刚投建,他们的副产品是氢氰酸,这也是我们产品最重要的原材料,当时咱厂里一无资金,二无技术,难处多,困难有。怎么办?余董事长凭着对当时社会制度不断发展的研究,凭着老一辈人的那一点点执拗引难而上,硬是组建了拥有年产万吨固体氰化钠装置的“中外合资”曙光化工有限公司,在当时也是全国最大的行内工程。
社会一直在发展,人类一直在进步,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为了顺应潮流,适应发展,99年到2005年我们集团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财税体制,从“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先后完成了股权多元化改革,国有产权,国有职工身份“双置换”,通过投资控股,参股下属公司,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中,我也实实在在的体会了一把合伙人的痛快,集团让利于职工,让广大职工持股,让我们能体会到企业发展的实际好处,在家人和公司的支持下,我也买了公司的原始股,成为了公司的持股人,正式站上了这艘企业航母的甲板。
之后的八年里,我们的液氰装置从我进厂时的六台裂解炉阔能到了十台,公司也由单一的液氰项目发展为混合了合成氨,氢气尾气等多项目的精细化工产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