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推拿病症资料
本书标签: 短篇 

第四章 胸胁迸伤

推拿病症资料

 胸胁迸伤是指胸胁部岔气迸伤,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本病多由外伤、暴力的撞击或挤压,但又不足以使肋骨骨折时,所形成的胸胁部气机塞塞,胸部扳紧掣痛,胸闷不舒的一种病症,俗称"岔气"。

  【解剖生理】

  胸廓包括胸段脊柱、胁骨、肋软骨与胸骨及其连结组织。胸廓诸骨的连结比较复杂,胸廓大部分由12对肋骨构成,另外,还有一部分骨髓与软骨和结缔组织直接连结,包括肋椎关节、胸肋关节、肋软骨间关节、肋骨与肋软骨的连结和胸骨间的连结。此外,还有胸壁固有肌和肋间肌,其功能有保护胸腔内的脏器不受伤害,协助运动和支持身体等功能。

  【病因病机】

  胸胁部迸伤,多因外伤或迸气用力提拉托举、搬运重物、扛抬负重时,姿势不良,用力不当,旋转扭挫,筋肉过度牵拉而产生损伤,导致胸壁固有肌肉的撕裂伤、痉孪或肋椎关节半脱位,滑膜嵌顿,从而使气机阻滞,经络受阻,壅塞横逆,不通则痛。因此,迸伤多以伤气为主,严重者可由气及血,产生气血两伤。

  【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都有明显的外伤史,受伤后即出现一侧胸肋部疼痛、肩背部疼痛,咳嗽或呼吸时疼痛加重,疼痛范围较广而无定处。由于患者施以保护性措施,故出现减少呼吸运动幅度的浅表急促呼吸,同时伴有胸闷不适。

  临床上属伤气者,痛时走窜不定,局部无明显压痛,呼吸、说话时有牵掣性疼痛,甚者不能平卧,不敢俯仰转侧。由气及血者,痛有定处,局部痕肿。胁椎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其受累关节处可有小范围的压痛。胸壁固有肌群撕裂或痊李,在相应的肋间隙可见肿胀、压痛、肋间隙稍窄等现象。此外,若胸壁附着肌拉伤、劳损,亦可出现损伤部位的明显肿胀,局部明显压痛。

  【检查】

  (一)伤气患者常不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或在局部伤处可有小范围的压痛。

  (二)气血两伤患者可见损伤部位有青紫瘀斑和肿胀,压痛明显,拒按。

  (三)骨折患者则有肿痛显著,肋骨有挤压痛,或有肋骨移位畸形,或兼痰中带血,或见呼吸困难等症。胸部X线摄片可见单发或多发横断形或斜形骨折形态,胸片可发现气胸、肺挫伤、血胸、皮下或纵隔气肿等病理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人均有明显的外伤史,一般不需要特殊检查,严重者可拍X线片,以排除骨折及错位。本病当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胸肋软骨炎:本病的病理特征是胸骨旁胁软骨非化脓性痛性肿胀,多侵犯一、二肋软骨,受累的胁软骨常隆起,并有剧烈疼痛。

  (二)肋间神经炎:胸痛的性质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疼痛部位以脊椎旁、腋中线及胸骨旁较明显。

  (三)胸膜炎: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胸痛呈刺痛或撕裂痛,多位于胸廓下部腋前线与腋中线附近,并可出现胸膜摩擦音;渗出性胸膜炎的胸痛不如干性剧烈,患者可有毒性症状和中、高度的发热,严重者可有端坐呼吸并有紫绀现象。X线胸部检查可证实。

  【治疗】

  (一)治疗原则: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理筋整复。

  (二)取穴与部位:以患侧胸肋部为主。重点取腹中、中府、云门、章门、大包、日月及背部膀胱经俞穴。

  (三)主要手法:按法、揉法、摩法、擦法、拿法、一指禅推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位,医者先用拇指指腹点按中府、云门、大包、脑中、日月等穴各30秒,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然后以掌揉、摩胸肋部及肩背患处5~8分钟,以解除肌肉痉孪,缓解疼痛。

  2.患者正坐位,医者先以大指按胸痛相应的背部,使之温热,然后在患侧背部的膀胱经作一指禅推法,约3~5分钟,再以大指按揉背部两侧膀胱经俞穴。

  3.患者站立位,嘱全身放松,不可迸气,身体后仰,医者稍曲膝下蹬,背对背地以双臂交挽患者两臂,然后腰贴腰背起患者身体,让病人双脚离地腾空,再令病人用力咳嗽的同时晃动患者腰背部(或作颤动),最后慢慢地放下患者即可。

  【注意事项】

  (一)避免重体力劳动。

  (二)病人宜睡硬板床。

  (三)局部须保暖,预防风寒湿侵袭,在室外或野外工作者更应注意。

  (四)自我推拿用擦法时须防止皮肤破损,配合热毛巾湿敷时注意烫伤起泡。

  【按语】

  胸胁迸伤,推拿治疗卓有成效。本病在推拿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须排除骨折、肿瘤等其它疾患引起的胸胁疼痛。推拿对本病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理筋整复。气行则血行,气血畅通,胸胁舒松;经络疏通,通则不痛;筋脉理则顺,顺则松,松则通,关节不正则痛,正则不痛。

上一章 第三章 前斜角肌综合征 推拿病症资料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外伤性截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