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正是农闲的时候。
沈耀就想时时刻刻跟自个老娘抢自个闺女抱。
打猎哪有小闺女好玩?
现在也不缺粮食,想吃野味了去买点回来就成。
还不如在家里看着小闺女。
那肥嘟嘟的小脸蛋怎么看都看不厌烦。
哪像家里那小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沈耀时不时的就怀疑,家里那个大儿子就是来讨债的。
上辈子也不知道亏欠了他什么,跟闺女一点可比性都没有。
卑微大哥在线生存。
小闺女脸蛋圆嘟嘟的,你跟她讲话,她还会冲你笑呢。
哎呀,光是想想就忍不住抱着亲闺女亲一口。
沈楠兮在这个世界也有个亲哥哥,大概是前世就有个哥哥的缘故,沈楠兮看到这个哥哥,怎么看都顺眼。
就现在亲哥靠在小床边,傻乎乎的跟小楠兮讲话。
巴啦啦一大堆,呼天扯地。
即便如此。
沈楠兮不管怎么看都觉得哥哥好可爱。
论刚出生的婴儿妹妹如何取得哥哥欢心,在线等挺急的。
沈楠兮每天就负责在七位哥哥下学堂之后咿呀咿呀逗他们开心。
还要随身随地哄奶奶和娘亲。
对了。
顺便还得提防被亲爹的粗胡子扎到滑嫩Q弹的脸蛋。
当婴儿的日子就是这般朴实无华。
每天除了吃就是睡,醒来就是用可爱攻击家人。
沈楠兮前世都十七了,你都不知道一个将近成年的少女是如何压住羞耻之心,整日卖萌为生。
但是在沈家人眼中,上上下下都觉得楠宝乖巧得不得了,饿了或者想拉粑粑了从来不哭,只会哼哼,乖巧得不像话。
楠宝是沈楠兮小名。
很巧的是,这辈子沈楠兮依旧取名为楠兮。
别问她怎么知道的。
问就是沈楠兮大晚上的不睡觉偷听长辈们讲话听到的。
哈哈哈,他们以为沈楠兮小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才不是呢。
~=͟͟͞͞(✌°∀°)
沈楠兮仗着自己是个婴儿,家里哪有八卦往哪钻。
她还听到家里准备给她大办满月礼呢。
经过好几天的观察,沈楠兮已经知道这个家说不上特别穷但也不算富裕,满月礼这种东西可有可无,简简单单就行了,没必要浪费钱。
于是沈楠兮一有空就表达自己的意愿,奈何婴语八级无人能听得懂。
婴语八级,越讲越乐。
叭叭叭哒哒哒的全都以为沈楠兮在跟他们玩闹。
有时候老太太好友来八卦村中发生的事,沈楠兮必定咿呀咿呀的扯着老太太,非得跟着。
但是沈老太太不清楚缘由,单纯的以为小孙女是喜欢自己,那可高兴的哟。
要不是孙女还小,老太太恨不得抱着孙女大街小巷的炫耀一番。
村里那些个老太婆都说什么嫌弃小丫头,说小丫头小时候白吃家里的饭,嫁出去带走一笔嫁妆不说还不能养老送终。
实际上沈老太太老早就看出来了,养小子比丫头还要费钱。
养小子那多麻烦啊,半大小子吃穷家,小小年纪的就要上学堂,笔墨纸砚的不花钱啊,长大了还得给他找媳妇,这花的钱更多。
这还得防止小子们有了媳妇忘了娘呢。
老太太自我定位很准确,她这见解在陵山村可是头顶顶的一个。
骄傲。
跟村里那些老婆娘不一样。
古代农村入睡早,这也是缺乏娱乐活动一种表现。
沈耀早早的就收拾好躺在了床上。
夫妻两人正讨论着小闺女满月礼的事情。
按照两人的说法,满月礼办得跟往常一样就好了,但是老太太坚持大办,哥嫂们也同意大办。
大办就大办。
竟然都决定大办了,那就要弄得风风光光,不能委屈了小闺女。
也是打算告诉其他人,我们老沈家对待孙女和孙子一视同仁。
断不能让其他人欺负了去。
“老丈人那边,我寻个时间再过去通知一声,你莫要太担心。”
沈耀知道妻子和娘家关系不好,生六郎(沈楠兮哥哥沈兆阳排名老六)的时候尚且知道叫个人过来关心一下,现在是干脆当做不知情。
楠宝出生当天沈耀就已经去岳丈母家告知了这个消息,按理说,这个时候孩子的外婆就要开始酝酿准备米酒,鸡蛋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待产后三天就该来探望。
赵家倒好,什么都没准备就算了,就隔了个村,连走几步路都不愿过来看看。
赵玉娟对娘家也没有什么期待的,不来正好,来了反倒影响心情。
“楠宝满月那天我就不抱过去给我爹娘瞧了,咱通知到位了,赵家人爱来不来,也不指望他们能给楠宝准备什么。”
沈耀拍了拍妻子的手,“都听你的,不成咱们过后去送几个红鸡蛋就行,家里鸡蛋怕是不够用,我这几天去问问村里哪家有多余的鸡蛋,换一些回来。”
“明早我去通知一声要邀请的人家,免得冲撞了时间。”
“还有楠宝的新衣裤,银坠子咱娘都准备好了,你不用担心。”
“你就等着出月子后带着楠宝开开心心洗满月澡就行,什么都不用操心,我听咱娘说了,这坐月子最重要是吃好心情好。有我和娘在,实在不成还有两位嫂嫂。”
赵玉娟感动,轻轻靠在沈耀胸口,“嫁给你,给你生了兆阳和楠宝,恐怕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了。”
“以后的日子还能更幸福呢,再说了,娶了你,才是我的幸福。”
“讨厌~~油嘴滑舌。”
“哦?你帮我看看嘴巴是不是真的油了。”说着便把嘴巴凑了过去。
好男人懂得时时刻刻让妻子保持良好的心情。
正偷听的沈楠兮“……”
这世界怎么了?
不是在说满月礼的事吗?
能不能尊重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她也是有思想的。
人在家中躺,狗粮天上来。
沈楠兮笨拙的捂住眼睛,我不听我不听。
沈家未分家,一大家子人一起生活,除了沈大伯沈赋带着大儿子和几个要在镇上学堂上学的住镇上外,其他人都在沈家老宅。
人多热闹多。
女人们早早就起了,做好饭菜等男人们起床,沈家女人少,早饭又要做得多,平时都是三个妯娌一起忙活。
如今只剩大嫂和二嫂不免有些忙活。
但也是有条不絮的在男人们起床前弄好了早饭。
男人们外出干活辛苦些,小子们在学堂也得吃得饱,那女人们自然在家就辛苦些。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能总是一方在付出。
吃完早饭,小子们就该去学堂了,还没到上学年纪的,背着小箩筐哒哒哒的要么出门捡柴火,要么就挖野菜。
到回家吃饭之时,背篓里总是满满一筐。
女人们喂完鸡什么的,就拿着自家爷们小子换下来的衣服去河边洗。
大家都在河边洗衣服,还能聊聊八卦,打听打听故事,倒也不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