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入土当日,虽也是全京城戴孝送行,但那风光总归是差了点。
一路上下了点小雨,朦朦胧胧的一片,倒是应了那悲乐齐鸣,雨声里混着几声虚假的哭泣,还有大臣之间的私语,女眷间的玩笑,总之是在肃穆的表象下混着浮动嘈杂的空气,令人唏嘘。
跪在申后陵墓前,赵缅绫想起了她初见申后时,她难得温柔地笑着。
“白雉,你要记得,永远不要怕。”
她教诲了几句就虚弱的要咳嗽,却在朝堂上只身面对群臣,话语间将权利玩弄于股掌。
还有她在宫外特意买来的槐花糕,或许是送去了那间小草屋,只因为小公主说皇弟爱吃。
……回忆一点一点涌来,仿佛这春雨,让赵缅绫浇透,这个躺在陵墓中的女人,只是用尽了她所有的力气和勇气,保护她的珍爱。
为什么要白雉别怕?
因为这深宫里,恐惧最是无用。
太后下葬,全城戴孝半月有余,过了这素白的半个月,天气也渐渐暖了,裹挟着草种的夏风或是带着春风的尾巴,还有些寒意,但也抵不住热浪翻滚,令人从心底里生出燥意,一点一点,褪了春裳换上凉衫。
赵缅绫半夜起来,或许是燥热,或许是心神不宁,却再没了睡意,坐在梳妆案前,盯着窗外,总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却稍纵即逝。
直到窗外天空渐渐泛白了,她才将心里的那点不安排挤干净,自己拿着水粉化了个淡淡的妆容,又用了浓红的口脂,再将眼尾拉长,从铜镜里,依稀看出申后的影子,才款款起身,唤门外的樊珑进来伺候更衣。
今日是太后葬后第一次早朝,群臣都来的挺早,殿内一时有些热火朝天,议论家常的尤多。
“长宁公主——到——”
殿内终于是渐渐安静了,赵缅绫拾级而上,坐在珠帘后,审视着殿下的群臣,却已没了初来时的恐惧。她看着群臣,像在看笼中的猎物,终于也有了申后版般要将他们征服的欲望。
早朝吉时已过,小皇帝踩着殿外古钟的响声进了殿,揉着惺忪睡眼,自己爬到龙椅上坐好。
赵缅绫略皱了皱眉,只觉这小东西过于天真无邪,不知道申后倒了,他将面对些什么。
太监一甩拂尘,捏尖了嗓子喊:“有事起奏——”
齐王应声站出来,敷衍地拜了拜,连头也未曾低下,眼睛直勾勾盯着珠帘后的赵缅绫,信口道:
“北燕屡次进犯,臣请皇上准许臣带兵出征,定将北燕杀个片甲不留。”
赵缅绫不动声色地问:“齐王要多少兵?”
“三十万禁卫军足矣。”
朝堂上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赵缅绫蹙眉,这齐王定是从太后下葬那日的事,看出她心思可能不如表象上那么浅,于是以要兵发问,这是一场试探。
三十万禁卫军,戏言,这京城总共才四十万禁卫军,要将这三十万的虎符给了齐王,他若要谋反,简直易如反掌。
但若不给,这齐王必定能看出她的心思,要是贸然与他对立,恐怕这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赵缅绫心里略微一思忖,却也想不到别的法子,心中慌乱,那额上更是冒出细密的汗珠。
齐王见她迟迟不决定,嗤笑医生怎么说道:“臣还有一计。”
“这北燕的王上据说也是个沉迷酒色之人,若公主肯远嫁,自然能换两国百年交好,相安无事。公主若做出此举,也能免了生灵涂炭,岂不美哉?”
群臣中已有人憋不住,笑出声来。
“放肆!”
这更是笑话,那北燕的王上已年逾半百,她赵缅绫还未出阁,这要是嫁过去了,不只是侮辱,也是国耻。
赵缅绫涨红了脸,小女儿情态毕现,连胭脂水粉也无法掩饰。
“公主这是何意,难道不肯远嫁来换国家安宁?”
朝堂上一片哄笑。
赵缅绫开口正要训斥,却听殿下响起一道清冷的声音:
“这月上朝时,臣尚记得,公主已派臣出兵了。”
赵缅绫透过珠帘看去,是赵无忱。
她突然想起,第一次独自上朝时,的确是问过北燕出兵一事,当时赵无忱说正在练兵。
齐王隔了不足一月就急得要抢功,这的确是让赵无忱的脸没处放。
果然那齐王也有些明白了,脸立刻阴了下来,嘴上却还要逞能道:“镇北王如此久还不出兵,臣是担心待北燕攻破我后陈之时,镇北王还在练兵。”
“这齐王大可不必担心,”赵无忱勾了点唇,声音清冷却有满含戏谑:“臣自幼陪伴先皇在军营里度过,身经百战也未曾受过半点重伤,自然是比第一次打仗便差点断送了半条命的要强。”
齐王听到这话脸色骤变,气的狠狠抓紧了拳头,愤愤退下了。
赵缅绫心中惊讶,不明白这镇北王如何一番话就能搅得齐王阵脚大乱。
下了朝,赵缅绫惦记着朝堂上的事,在半路上截下了镇北王回府的车轿,邀他殿内一叙。
赵缅绫坐在案前,举着木质的小壶给自己和赵无忱都酌了杯清茶,案上一边的紫砂琉璃壶格外显眼。
赵无忱没跟她客气,举着杯略微品了品,便放下,直奔主题:“找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