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在港湾里的船是最安全的,但这并不是生而为船的意义。”这是这个世界最出色的冒险家之一哈尔·魏格纳的名言。他一生热爱冒险事业,并最终因此而在北极丧生,但他却生而尽欢、死而无憾——他的一生都是在挑战困境与挫折之中度过的,生命对他而言,就是一次绚丽的旅程。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哈尔的勇气。我们渴望在平凡的生活中获得最多的安稳。因此,我们总是陷入对如何做出积极改变的讨论与阅读中,而不是将那些时间花在切实做出一些他们生活中想要,或者通往更好生活必须要进行的改变上面。在这方面,高逆商者往往会做得更出色。
2008年,美国处于经济寒冬中,原本大手大脚的美国人迫于不断加重的经济压力开始做出无奈的选择:缩减开支。
纳尔娜是美国一家普通公司的秘书,她的先生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她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与一个正在上中学的女儿。平日里,她一个人掌管着家中的所有开支,但是,随着越来越紧张的预算、暴涨的物价与固定的收入,如何能够让家人过得足够快乐还能够使家中支出缩减,变成了她最头疼的事情。
电话与手机账单、加油费用、冬天的暖气费、电费,还有十年的房贷与两年的车贷,还有两个孩子的学费与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的费用──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虽然孩子就读的是公立学校,但是依然会有各种各样意外的开支,比如,上大学的儿子由于要学习软件,必须要购买一台价格不菲的电脑。
面对如此窘迫的现实,纳尔娜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家庭维持和谐美满的状况。她开始取消家中曾经一周一次的外出旅行机会,将其改为每月一次。同时,她还将刚刚过去的万圣年派对取消了──儿子受邀去了学校的派对,女儿则得到了妈妈做的一身牙仙衣服,与其他孩子一起去快乐地讨要糖果。在这个晚上,孩子们都过得非常愉快,而纳尔娜与丈夫则相对谈心──他们感觉彼此又近了一步。
在这个经济寒冬中,许多美国人因此而破产,但纳尔娜一家却撑了过来。当国家经济恢复了常态后,相比于从前,他们过得更好了。
无法走过经济寒冬,是因为无法走出舒适区去适应相对而言有些困窘的生活。习惯了待在舒适区,固然会让我们感觉内心安稳,但是它所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行为有舒适区,我们心理同样存在舒适区。
简单来说,心理舒适区是指活动与行为与人们的常规模式相符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压力与风险的行为空间。它使人处于心理安全状态中,并会明显使你从中受益:获得寻常的幸福感、低焦虑的心理。可一旦面临挫折,低逆商、习惯了舒适区的人会无法接受突然而至的压力与坎坷,而高逆商者却可以很快地调整自己。
走出舒适区,便会到达最优焦虑区
舒适区的提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一个经典的心理学理论。早在1908年,便有心理学家罗伯特·M.耶基斯与约翰·D.道森指出,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可以使行为处于稳定水平下,从而获得最佳表现。但是,我们需要相对焦虑的状态,即一个压力略高于普通水平的空间,而这一空间被称为“最优焦虑区”,它正好处于舒适区之外。太多的焦虑与过分强调生产力导致的太大压力,会使人的行为表现迅速地变差。
最佳焦虑区的提法并非什么新概念,任何熬过困境的人都知道:当你认真地挑战自己时,你做出的成就会令你惊叹。不少研究都支持这一点。但是,过分地逼迫自己又会适得其反,并且会导致你认为挑战自己是一件坏事。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自然地倾向于恢复到焦虑适中、感觉到舒适的状态。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走出舒适区有这么难了。
不断尝试,小步走出心理舒适区
即使如此,舒适区并不是绝对好或者绝对坏的区域,它是大多数人趋向的一个自然状态。离开它便意味着较高的风险与焦虑,它可以导致积极或消极的结果,但我们不必非要将舒适区抹黑成使我们无法走出困境的罪魁祸首。我们的头脑中都需要一个让我们至少有焦虑感与压力的空间,这样当离开它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所收益。但是,从舒适区走到最优焦虑区毕竟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们必须要锻炼自己,学会恰当地在两者中间来回往返。
从小事开始,时常尝试一些不同的方式
只要你愿意,它将成为一个让你每日受益的简单习惯,比如,你可以:
尝试新的音乐。在音乐媒体类服务平台上,听一些你平日里不太会听或者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
尝试新的美味。每周至少为自己做一道新的菜肴,这将会成为有趣的体验,而这些对味蕾的可口奖励将会让我们找到很多新的最爱。
阅读一些平日里不会接触的书。它们会给你很多新的想法,并有可能以新的视角开拓你的头脑。
寻找另一条回家的路。从公司、学校或者朋友家回家时,寻找新的途径,欣赏新的风景,哪怕你正在赶往某处。
通过这些每天或者每周几次的小的方法去尝试着改变,可以帮助你感知到自己从一个喜欢固守陈旧与舒适的人,变成了一个好奇而乐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你频繁地走出舒适区。这样一来,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你就能够顺利地走出舒适区,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小步前进
做出太大的改变会让人感觉疯狂,以至于你开始拖延,不对你心中的目标采取任何的行动。所以,你应该只采取小步前进。如果一小步还是让你拖延,那么,就走更小的步,重要的是,你可以切实地有所行动。
如果你总是在人前不敢讲话,那就每天试着对同事聊几句天。
如果你在社交技巧方面有缺陷,就只需每天面带笑容,善待一个或者少数的几个人。
我们不需要非要限制自己去尝试巨大的体验或者挫折,让自己逐渐地习惯挫折的存在,使自己习惯舒适区的存在,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寻找刺激的人,只是为了去扩展你在面对逆境时的应对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从微小的地方开始,我们更能够获得有成效的逆境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