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已不穿的深衣仍在妇女间流行,并有所发展,主要变化在下摆。并将帔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履:分丝、锦、皮、麻等质料,面上绣花、嵌珠、描色。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较多,最有名的是“留仙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绣织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最后概述每一时期服饰的总体特点,并作巧妙的过渡,下同。
(二)唐宋时期
襦裙服和女着男装在唐朝时期的宫外较为盛行。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其中以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由于受游牧民族渗透式影响,唐女着装意识发生变化,女着男装蔚然成风。而“慢来罗裙半露胸”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宋代妇女服装,以背子最具特色。背子是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施襻纽,袖有宽窄二式,衣长长度不一。裙则是妇女常服下裳,在保持晚唐五代遗风的基础上,时兴“千褶”、“百迭”裙,形成宋代特点。女子袍服仍以左衽窄袖大袍为主,里面穿套裤,无腰无裆,上钉一条带子,系在腰带上。颈前围云肩,沿袭金俗。从总体来看,宋代妇女的装束,除了北宋时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肥阔的裙裤外,窄、瘦、长、奇是这一时期妇女服装的主要特征。
(三)明清时期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襦领”。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凤尾裙”“百褶裙”和“玉裙”是当时较为流行的款式。“霞帔”霞帔也成为一种高贵的象征。汉族女子清初的服饰基本上与明代末年相同,后来在与满族女子的长期接触之中,不断演变,终于形成清代女子服饰特色。汉女平时穿袄裙、披风等。只穿着裤子而不套裙子者,多为侍婢或乡村劳动女子。清朝时普遍佩用的装饰是云肩,云肩的形状似如意,披在肩上。满族妇女穿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
二、中国古代女性服饰总体审美特征
(一)政治性
随着阶级分化,服饰艺术愈来愈深地透进了统治阶级地财富占有观念,权利观念和阶级等级观念。统治者将服饰作为规范人们地衣着行为的一种手段,达到维护其统治利益的目的。夏商两代已经出现了冕服和“十二章”服饰纹样,各代诸侯天子皆以法令垄断服饰资料、色彩、图纹以及其他元素,“十二章纹”等级制自隋唐后成为定式,后来历代君王或有增减,却一直流行并沿用到清代。此外,民间百姓用服饰要素(色彩、图形、纹样等)表达感情,寄托美好的愿望,如“虎头鞋”、“丹凤朝阳图”等,也是其政治性的表现。
(二)多民族性
中国服装式几千年来各民族部落相互学习,模仿,相互取长补短的智慧结晶。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汉代的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期间民族迁移,隋唐的胡服之风,辽金元清时期各色民族服式,近代的改良旗袍,都影响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
(三)协调性
表现在人与环境相统一的衣着观上,这个观点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反映;也表现在服装必须与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以及职业相符合;还表现在服装自身的配套穿戴上,讲究服装整体效果和服饰齐全配套。
(四)稳固性
中国服饰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在服装文化的发展模式上,被称为传承性。这对外族服饰文化的吸收和同化具有强大的排斥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穿着上一定程度上地保守与封闭。
(五)抑女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讲究等级秩序尊卑贵贱的礼制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重男轻女。女性服饰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思想,也折射出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传统女性着装不能随心所欲,必须符合隶属于男性的身份地位,同时严禁服饰通过女性体貌的外显可能对男性产生的挑逗,并且妇女服饰必须符合男性社会的审美标准。传统社会通过上述种种法则和潜意识规范,束缚着女性。传统服饰充分体现出传统社会的抑女性。
这部分的小标题都拟得很准确,但下边具体阐述的内容却非常单薄,未能很好体现论述意图,建议进行补充。
三、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一)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