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是大多数小说都会有的桥段。看这类型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一种过程。古龙所写《白玉老虎》若抛开太监的结局不谈,可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的优秀,是因为人物描写得非常到位,但正是因为一系列优秀人物层出不穷的描写,加之密集的伏笔,使得这部作品夭折,以至草草结尾,无以继续。想必古龙在写这本书的后期,也发现这一弱点,一个故事,若超出自己的驾驭范围,只能自断其臂,暂时搁笔。毕竟古龙写小说一直是很随性、随意的。我之所以喜欢读古龙,主要是因为他的文风偏诗化,散文化,有哲思。人物刻画,近乎泼墨山水,简单几笔,跃然脑中,令人难以忘记。写赵无忌,因中唐门的毒,脸上被剜掉一块肉,这一特征简单易记。写柳三更,人未到,打更的声音先至,等他倒时,你发现他是个瞎子,瞎子打更,实在可笑。但你不能笑,因为这个瞎子非比寻常,大多数人只能听到他敲两更,听到第三更的必死无疑。描写地藏和萧东楼时,一个躺在比皇帝龙椅还舒服的棺材里,一个坐在比九五之尊还豪华的马车里。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描写,从各自学生比剑切入,一问一答,聊聊几句,将一个誓死争第一的不逊,一个学剑先做人的傲骨缓缓道来。人物和故事情节,历历在目。写特定场景时,他又会不停的变换机位,将细枝末节,叙述清楚,每个人物都不会错过,拿捏也恰到好处。可惜无论是地藏、萧东楼、凤娘,还是一白一红两个小孩,这些前期出彩的人物,后面都不见踪影,后期赵无忌前往唐门复仇的那些段落里,所能看见的,只能是唐玉、唐傲、唐缺、上官刃的出现,前期埋下的许多伏笔与人物关系,不知所踪。我看这部小说,一直想知道萧东楼和地藏各自教出来的学生,到最后谁胜胜负,抱着这个希望追下去,等来的却是一段有头无尾的结局。赵无忌在复仇的过程中,巧合越来越多,他内心从开始的隐忍,坚定,也变得摇摆不定,唐家堡原本没有帮手,莫名出现不少帮他的人,直至最后方明白,所谓的报仇,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他所经历的一切,似乎也预示着古龙的笔力不竭,败兴收尾。好在古龙在写作上虽有不少不良嗜好,什么找人代笔,喝酒后就瞎写等等。可在这部作品中,他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不至于这部小说变得更为糟糕。读罢后,我内心有些失落。可事后想想,也立即释然。因为这本书就如同他笔下那些身有残缺的人物,不完美,但可以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