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先生。当时,我的姐姐还有很多个孩子需要照顾,所以对他们来说很难抽出时间去照料他,于是我便担起了这个责任。先生,那绷带,既要扎又要解。所以,先生,我大胆地问一下……”
“我的烟斗灭了,能帮我找几根火柴吗?”客人突然打断她的询问,说道。
霍尔太太啰啰唆唆地说了一堆,最后却被客人呛得戛然而止,真是没有礼貌。一时间让她有些心神慌乱,或许是想到了那两个金镑,她便赶忙去寻火柴去了。
霍尔太太将火柴找来后,他随口道了声谢便侧身望向窗外。很明显,他不愿提及有关开刀和绷带的话题。她最终也没有“大胆地继续追问”。不过客人的那副目中
青年物理学家译者序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GeorgeWells,1866—1946)是一位在多领域有过优异表现的全才型人物。作为新闻记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与了国际联盟活动,并前往各国访问,他的采访文章经常在世界范围产生较为轰动的影响;作为社会学家,他曾与英国著名文学家萧伯纳相识并结为密友,经萧伯纳介绍,威尔斯加入了倡导建立互助互爱社会服务的“费边社”,此外,威尔斯还在1920年和1934年访问苏联,受到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接见;作为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涉及科学、文学、历史、社会、政治等领域,是现代多产作家之一…… 威尔斯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幻小说,主要写于1900年之前;第二类是社会讽刺小说,写于1900年到1910年之间;第三类主要创作于1910年之后,通常被称为“思想阐述小说”。威尔斯最负盛名的创作莫过于科幻小说,包括《时间机器》《莫洛博士岛》《隐形人》《星际战争》等名篇。此外,威尔斯还创作了《基普斯》《托诺-邦盖》《波里先生和他的历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预测》《世界史纲》等大量立足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对启迪人们的思想,反省自身行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常被拿来与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作品进行比较。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凡尔纳善于在科学畅想的框架当中编织复杂、曲折离奇而又生动有趣的故事,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威尔斯的作品则一改乐观主义倾向,重拾了英国文学中那种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不过,由于威尔斯个性中富有仁慈的气质,因此在其悲观的作品中总是伴有希望的光芒。 本书是威尔斯的科幻代表作之一,故事极富深意。一位身患绝症的优秀物理学家利用专业知识和杰出才能发明了隐形术,他将这种“魔术”成功地运用在自己身上,成了一名神秘人物。人们不见其形,却闻其声,都感到极为恐慌,于是设法抓捕和除掉他。他在被人们排挤的环境中变得越发残忍,企图建立一个属于隐形人的“恐怖帝国”。在制造了一系列罪恶之后,隐形人被众人围捕,他的生命也终结在自己疯狂痴迷的隐形术上。 小说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以其独特性和新奇性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是,如何更好地、合理地利用这些技术,是人类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科学,只有投入到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方面,方能发光发热、造福社会;否则,只会危害社会、毁灭自我。人类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谨慎与否,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死存亡。希望读者能从故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隐形人 11064人已缓存 一键缓存整本> 译者序 译者序 译者序 译者序 译者序 第一章 伊坪来客 二月刚刚开始,寒意一点儿也没有减退。在英格兰南部的高原上,本年度的最后一场雪依旧笼罩着整个大地。冒着纷扬刺骨的暴风雪,一个陌生人从布莱伯霍斯特的车站慢慢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非常严实:头上戴软毡帽,除了光亮的鼻尖几乎遮住了整个面孔;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拎着一只黑色小皮箱,上面布满了厚厚的积雪,就像是他落满白色雪花的胸口和双肩一样。他快被冻死了,踉跄地闯进车马旅店,顺手把皮箱丢在了地上。 “给我找一间带火炉的屋子,我要烤火,就当作是在做善事!”他一边喊着,一边跺着脚将身上的积雪抖落,然后跟随霍尔太太到客厅里谈价钱。这便是陌生人的开场白,非常简单。讲好了价钱,陌生人丢出两个金镑就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将炉子生好后,霍尔太太便让客人在客厅里暂时休息,她亲自下厨给客人做饭。很难相信在伊坪冬天也能接到客人,这可是闻所未闻的好事,不过恰巧让霍尔太太碰上了,更难得的是这位客人非常好说话,不在价钱上斤斤计较。为了表明自己有资格享受这份好运气,她决定要好好表现。 霍尔太太将咸肉放在锅里在炉子上炖着,看见家里做事慢慢吞吞的女佣米莉,又是一顿唠叨责骂,因为她总是那样。随后,她拿着台布、酒杯和盘子去客厅布置。火炉已经熊熊燃烧起来,可是客人依旧把自己裹在衣帽里,背对着霍尔太太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院子,窗外,雪一直下。这样的场景让她感觉非常奇怪。 他戴着手套背着手,好像是在想什么事情。霍尔太太看见他肩上的雪花已经融化,顺着衣服滴在了地毯上。 她好心提醒道:“先生,要把您的衣帽放到厨房里烘干吗?” “不用了。”他站在那里回道。 好像是没听清楚他说什么,霍尔太太打算再问一遍。 “我愿意穿着这个。”他回过头来坚定地对她说道。她这时才注意到他的装扮:他戴着一副蓝色的大眼镜,两边还有侧光片,浓密的络腮胡子被衣领紧紧地兜着,看不见脸。 “那您随意,先生,房间一会儿就给您烧暖了。”她说。 他没理会霍尔太太的话,回过头继续看。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识趣,霍尔太太很后悔在这个时候和客人搭讪。她将桌子上剩下的东西收拾完了之后就立马退了出去。等她再次回来的时候,他依旧杵在那里,像个雕像一样:佝偻的身姿前倾,雪水顺着帽檐滴答滴答往下淌,翘着的领子依旧死死地挡住耳朵和面孔。霍尔太太使劲儿把一盆咸肉炖蛋往桌上一放,高声叫道:“饭做好了,先生,请慢用!” “谢谢。”回了一句之后他继续杵在那里,直到霍尔太太把门关上他才转过身,急不可待地往桌子边凑去。 霍尔太太来到酒吧间的后面,往厨房走去。这时,她听见嚓嚓的响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响起来,正是汤匙在盆子里快速搅拌时发出的声响。“这死丫头……哎哟,都怨这磨蹭的丫头,我怎么把这事儿全忘了!”说着,霍尔太太便亲自去拌芥末,顺带又对米莉好一顿苛责,她动作慢得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咸肉炖蛋、摆桌子,这一切霍尔太太早就做好了,而米莉虽然也没闲着,但还是在慢悠悠地拌芥末。恰恰又赶上这位是新来的客人,还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她把芥末瓶装满,又找了一个黑底描金的托盘,把瓶子仔细地放在托盘上,端着向客厅走去。 来到客厅门前,她敲了两声便推门走了进去,突然看见一件白色的东西在桌子后面闪了一下,然后才注意到原来那是客人的身影,好像是在地上捡了什么东西。此时,客人已经把帽子和外衣都脱了下来,搭在了火炉前的一张椅子上,一双流着雪水的靴子正在火炉的钢架上烘烤着。“嘭”的一声,她把芥末瓶子放在了桌子上。为了不使她的钢架锈坏了,她毅然走上前果断地说道:“现在我可以把这些东西拿去烘干了吧?” “不要动我的帽子。”客人模糊地发出几个音节。她一转身,恰好碰见他抬头望着自己的脸。 她顿时愣在了那里,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就这样呆呆地面对着他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言语。 他用自己的白丝巾将整个脸的下半部都遮住了,同时也盖住了下巴和嘴,所以才会发出一些模糊的音节。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一点的话,根本不可能会让霍尔太太如此地惊慌失措。她惊讶的是客人墨镜以上的部位——绷带几乎缠满了他的整个额头,其中一条还盖住了他的耳朵,他的整副面孔几乎都被遮住了,只有那个粉红的大鼻子还露在外面。与开始说的相同,他的鼻子是锃亮的粉红色。他穿的一件丝绒外套是深褐色的,有着黑色的麻布高领,而且倒翻过来围在脖子上。漆黑浓密的头发透过十字绷带的四面,向外肆意伸展着,有如各种怪异的犄角和尾巴。很难让人想象出他那副古怪的样子。他的头竟然是这样被包扎起来的,显然霍尔太太并没有预料到这一点,所以不由自主地一愣神儿。 她发现他的丝巾并没有拿下来,而是被他用手捂着,捂着的手上戴着褐色的手套。虽然戴着墨镜,但是仍能感受到他目光透过墨镜射在她的身上。 “不要动我的帽子。”他依旧隔着丝巾模糊不清地说道。 虽然刚才吓了她一跳,但是现在已经好多了。她将他的帽子放了回去,搁在火堆旁的椅子上。“对不起,先生,我不知道。”她说道,“嗯—”她想张口,但是一时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谢谢。”他望向门口,对着她冷淡地说道。      免费下载,更多好书免费读 更多热门推荐 “我立刻叫人去烘干你的衣服,很快的,先生。”言罢,她便拿着衣服走了出去。在出门的一瞬间,她又扫了一眼那死板一样的墨镜以及被白布包着的头,他依旧用丝巾蒙着脸。关上门,她不禁打了个寒战,而脸上的表情暴露了她此时惊恐的内心。她小声地嘀咕道:“罕见,实在是太罕见了。”便轻轻地走向厨房。当她已经到了厨房的时候,仍旧心事重重,至于米莉又在捣鼓些什么她更是无心过问。 客人依旧在那儿坐着,听着她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他抬头瞄了一眼窗外,然后取下丝巾,继续吃饭。他吃一口,便怀疑地向窗外瞄一眼,然后才吃第二口;突然,他站起身来,用丝巾挡着嘴走过去拉窗帘,直到把窗帘拉到最下面白纱布遮挡的窗格为止。房间立即变得昏暗起来,这样他才好像彻底放心,返回桌旁继续吃饭。 “这家伙不是刚开过刀就是出了什么事。”霍尔太太说道,“那绷带可吓死我了!” 她加了些煤,便撑开衣架,将客人的衣服挂了上去。“戴上那副墨镜哪里还像个人?简直就是个潜水帽!”霍尔太太一边叨咕,一边在衣架的角上挂上围巾。“为什么总是隔着手帕说话?还一直用手帕捂着嘴?嗯……一定是他的嘴受伤了,一定是这样。” 突然,她转过身,好像想起了什么,高声叫道:“米莉!天啊,土豆还没煮好吗?” 在回客厅拾掇桌子的时候,霍尔太太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客人的嘴要么是破相了,要么是在事故中受伤了。虽然他嘴里叼着烟斗一直在抽烟,但始终没有扯下那块包住下巴的丝巾。她看到了,在他的烟斗里的烟丝熄灭的时候,他还会留意一下丝巾,所以这不可能是他的一时大意。他背靠着窗帘坐在一个角落里,或许是因为吃饱喝足不再那么寒冷了,说话的语气也变得柔和起来,不似之前的那般暴躁。他的那副大墨镜也在火炉的火光下被染得红彤彤的,多了些前所未有的生气。 “我有几件行李放在了布莱伯霍斯特的车站里。”他突然说道,并且向她询问应该怎么取回这些行李。她做出了答复,他微微点了点裹着的头,显得很是礼貌。他继续问,“能不能再快一点儿?明天可以吗?” “不能!”霍尔太太回道。这让他非常失望,只是心里在想:“真的就不能快一点儿吗?或许会有顺便的马车也说不定。” 霍尔太太很高兴回答了他的问题,紧接着便滔滔不绝起来:“先生,那条路在高原上是非常陡的。”针对马车的问题,她如实说道,并抓住一切可能与客人攀谈的机会,“一年以前,就有一辆马车在那段路上翻了。一位绅士和他的车夫都死在了那场事故里。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谁能预料得到呢?对吗,先生?” 不过客人总是喜欢沉默寡言。习惯性地透过墨镜用冰冷而神秘的目光瞄着她,“对!”他隔着丝巾说道。 “一旦受伤了就很难快速康复,对吗,先生?汤姆——我姐姐的孩子,只是在草地上被大镰刀割伤了胳膊就包扎了三个月,老天啊,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先生,我现在见镰刀还忍不住哆嗦呢。” “我能体会得到。”客人笑着答道。 “先生,他当时伤得非常厉害,我们都以为他需要做手术了。” 突然,那个客人干笑了一声,声音宛如狗叫,就像是想要痛快地放声大笑,声音到了嗓子眼儿却被弹了回去。 “是这样?”他说道。 “的确,先生。当时,我的姐姐还有很多个孩子需要照顾,所以对他们来说很难抽出时间去照料他,于是我便担起了这个责任。先生,那绷带,既要扎又要解。所以,先生,我大胆地问一下……” “我的烟斗灭了,能帮我找几根火柴吗?”客人突然打断她的询问,说道。 霍尔太太啰啰唆唆地说了一堆,最后却被客人呛得戛然而止,真是没有礼貌。一时间让她有些心神慌乱,或许是想到了那两个金镑,她便赶忙去寻火柴去了。 霍尔太太将火柴找来后,他随口道了声谢便侧身望向窗外。很明显,他不愿提及有关开刀和绷带的话题。她最终也没有“大胆地继续追问”。不过客人的那副目中无人的态度却是令她非常恼火,所以,米莉今天下午要倒霉了。 客人独自在屋子里一直待到了四点多,不让任何人进去。不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静默。房间逐渐昏暗起来,他应该是坐在火炉的旁边抽烟吧,或者是打盹儿。 喜欢偷听的人可以清晰地听见客人给炉子添了几次煤,之后便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大概有五分钟左右,还兀自嘀咕着什么。最后,他又坐了回去,压得扶手椅“嘎吱”一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