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切身经历,真情实感,任何编造都会使文章变得做作,就像“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支撑”一样。在实践中具体展示给孩子如何观察和思考,观察和思考什么,然后才是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
这两次实践酿就了女儿的两篇习作,《炒鸡蛋》和《奇妙的豆腐》。
奇妙的豆腐
读过朱自清先生的《冬天》后,文中一家人围在炉旁吃豆腐的场景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想象着那热气腾腾而又温馨的画面,不由自主地就想吃煮豆腐了。正好赶上假期,我和爸爸就买了一斤豆腐,提前感受那冬日的温暖。
我们先把豆腐仔细地切成半厘米厚的小方块,然后架上已经被熏得乌黑的小铝锅,接着盖上盖子,点燃煤气,静待一会儿,水就沸了。我们拿起筷子将豆腐小心地放进去养着,接连放了好几块,爸爸才把头抬起来。这时,爸爸的眼镜上布满了水蒸气,迷迷蒙蒙的,再继续放豆腐时就像“盲人摸象”一般了,我看了禁不住就想笑。
虽然说豆腐看上去很绵软,但它们到了铝锅里后好像就变得十分“倔强”了。豆腐在锅里煮上一会儿后,就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使劲往一块儿凑,好像在一个寒冷的天气里,许多人在抱团取暖,真有趣!不一会儿,它们又改变姿势了,在水泡泡的推动下,一个个又都分开了,不停地往外拱,或向上浮起,似乎要逃出这小小的空间。再过一会儿,它们还是乖乖地放弃了,又缓缓地,无奈地沉下去了。
豆腐煮好了,我们终于可以享用这美味了!爸爸把火调小后,我慢慢地把头探过去,把筷子轻轻地伸进去,先放在一块豆腐下面,再小心翼翼地将它夹起来。煮好的豆腐会变得白嫩嫩的,很好看!
尝一尝,别有一番风味。它虽然没有山珍海味的鲜美,只是白水清煮,平平淡淡,可是沾起酱油,也美味的不可方物!我们刚放进嘴里时,首先尝到的是咸香的酱油味,很快,就品到了豆腐嫩嫩的,滑滑的口感,真让人感到舒服,爽快!不光这一种吃法,爸爸还“研究”了一种盐粒豆腐。他先用两个手指捏一些细细的盐粒,然后轻轻抖动手,两个手指不停地微微地捻动着盐粒,很快,细碎的盐粒就均匀地洒在豆腐上了。爸爸抬起头,满意地笑了,并让我尝一尝。我也很开心,于是赶快把豆腐放进嘴里,慢慢嚼动,嗯……牙齿与盐粒摩擦时发出的咯吱声,混着豆腐的鲜香,这绝妙的搭配,让普普通通的豆腐别具滋味,更让人享受和回味。
好吃!
这真是一次奇妙的体验,奇妙的可不只是吃豆腐……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没错的。写作至少应该成为女儿的一项特长,这对她的未来一定会是一个很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