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曾对我说过一句话,你们大人总是说自己在惯着孩子,其实有时候是我们孩子在惯着你们大人。听完女儿的话,我一愣,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再细细品味女儿的这句话,我突然想到了一点,我在前面曾提到过孩子有一种特点,就是摸索与试探。或许女儿指的就是这方面吧。
她们认为她们做某些事情会让我们大人开心,会让我们大人高兴,所以孩子们有时就会违背自己的意志去讨我们大人的欢心,就是在惯着我们大人,就是为了让我们开心。
我认为我们应该多与孩子分享和沟通一些教育方面的文章或者观点,多给孩子一份信任,一份理解。尽管孩子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套路”,但是一切都在明面上,孩子知道我们的目的,但同时,他也知道这些“套路”的好处,至少孩子们在面对这些套路时,会有一个心理上的缓冲与部分理解,或许不至于激烈地对抗。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与孩子分享,讨论和交流后,他们知道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也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做。与此同时,他们也相应地了解了各类文章中对父母的要求。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也就面临着一种挑战,那就是我们按照文章的要求,或者按照教育理念去约束和教育孩子。
那么,我们自己能否按照要求来约束和教育自己呢?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又凭什么去教育孩子呢?这柄双刃剑,用得好则两利,用不好则两弊。这其实也就要求我们要以身作则。
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就家长来说,我觉得就两句话,家长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孩子要有合理的预期。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家长做不到的决不强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理性引导孩子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第四,不轻易许诺。
在大人的眼中,孩子,特别是幼儿与少儿,是最好“哄骗”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经常见到,听到或许也经常做的就是当孩子们不听话时,当我们想让孩子们做某件事情时,特别是想让孩子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某件事情时,或是当我们高兴时,我们通常都会脱口而出一个对于孩子而言极具诱惑力的条件,或者是用某个承诺去诱惑或激励孩子们听我们的话,去积极主动地遂我们的愿。
而实际上多数情况下,孩子也的确不负我们所望。可是到我们兑现自己的诺言时,我们有时候会如约履行诺言,有时则完全茫然不知。因为我们当时只是脱口而出,从未想过孩子会当真,或者我们压根儿就没有想着去履行自己的诺言。
每当此时,我们通常会义正辞严,理据充分地驳斥,或者语重心长地给孩子找出一些借口一推了之。结果,孩子们满腔热情地为“理想”而奋斗,而最终却要无奈地去面对“肥皂泡”的破灭。
可想而知孩子们的失望与悲愤!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孩子们的眼睛与细微表情、或者是细微动作,我们一定会内疚与后悔。一次两次或许还可以挽救,但是多次,甚至屡次可就真正是自掘坟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