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我35岁,年岁不大,但已是而立之年。已经度过了不知世事的婴幼儿期,懵懂快乐的童年,积极向上的青少年,还有热情洋溢的青春期,如今快步入中年。生活安定幸福,工作稳定。看着孩子们逐渐长大,我的思绪不禁经常回到过去,记忆一点一点的占据着生活。索性,写写自己平凡的过往,为那段岁月留下历史。而且,看过胡适老先生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因为时间,疾病,衰老……而不去记录它,写回忆录记录过去的生活,对自己,对别人都是负责任的。
父亲是内蒙古包头市双龙镇繁峙营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生活在贫穷困苦的家庭,长到18岁时,离开家去参军。军种为核武器士兵,从军地点是辽宁省。那时候,从军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于家庭来说,可以减少一个人的口粮,于个人来说,比起农民,军人是另一条出路。母亲是辽宁省本溪市北台镇人,与父亲不同,祖父是铁路单位八级技工,工资比较高,尽管家里有四个老人,六个孩子,但日子过得很可以。只是经常不在家,往往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家里的轻活重活都是母亲和大舅来干。所以我认为,母亲的坚强能干与她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1981年父亲当满三年兵以后快复原的时候,他的连长想给他介绍一个对象,就留在东北生活,当时母亲相亲了很多对象,也都没有成功,逐渐年龄也大了。父亲的连长与母亲的村长一起商量,感觉他俩比较合适,就撺掇着在一起了。当然了,那时的父亲年轻帅气,母亲,温婉精干,确是一对良缘。但是因为父亲考虑到他年迈的老母亲,不忍相隔太远,就拒绝了大家为他们规划的人生,毅然决然的领着母亲回到家乡。听母亲讲,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她。直奔那个大家口中“鸟不拉屎,漫天黄沙石子”的包头老家,在她的观念里,只要勤奋,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没有想到的是,贫困的生活还是给了母亲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
1982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姐姐出生了,生的白白胖胖,乖巧伶俐,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大家都爱不释手,经常逗玩。在偏僻的小村庄里,见识浅陋的村民们都信奉养儿防老,有儿子以后的生活才有保障,但毕竟是第一个,女儿也无妨,下一个生儿子就行了。第三年,母亲又怀孕了,那年,他们和爷爷奶奶们分开过了,家里分到了四亩半地,两亩肥田,两亩半薄田。地里出不了多少粮食,日子肯定是很艰苦的,而且那年父亲母亲要盖属于自己的房子。于是,拿出了家里所有能拿出的东西,买椽子翎子,雇人,还有吃食……大概是他们最困难的一年了,就是那年,母亲怀着我,忙东忙西张罗着。妊娠反应让她很难受,营养也不好,所以每天都处于疲惫中。幸好有一个信念,也许老二是个男孩。这样以后就不用再生了,不用再受罪了。终于,十个月熬过来了,那几天,天气特别冷,早就开始下大雪了,窗户上的冰也特别厚。爷爷奶奶宰了一只羊准备过冬天了都。十月初十那天母亲破水了,躺在炕上翻来翻去疼了一天。奶奶和姑姑不时的看一看,是否开始生产。下午五点多,随着一声啼哭。终于是出生了!可是,终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男孩,众人都很失望!尤其是奶奶,有街坊四邻问起生了什么时,她会气呼呼的说“半万”,大概就是当时的彩礼钱吧。
从第二天开始,家里人就开始四处打听有意向收养女孩的家庭,希望尽快把我这个累赘送出去。
也很巧,本村真有一家人媳妇好几年了没生孩子,正打听着抱养一个。来看过以后也觉得很满意,打算让母亲喂段时间母乳再抱走。现在想想,真是悲哀的年代,一个人的生命,人生,就这么轻易的可以转嫁,不一样的决定,就是不一样的人生。就这样,好多天过去了,奶奶大姑每天催促着母亲把我送走,可是母亲却一天比一天倔强,她说“不送了,再难也自己养着吧”!写到这里,已经泪流满面。
值得记录的还有在婴儿时期,一次腹泻,差点要了我的命。
在我长到十个月的时候,远嫁内蒙的母亲在四年间已经生育了两个孩子,但是还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思乡亲切的母亲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趟老家,看望她的老母亲,向老母亲讲述一下她的家庭,我太能理解母亲当时的情感了。嫁过来四年,虽有通信,但常常是报喜不报忧,一个女子从娘家嫁到婆家,本来就会面临一大堆她始料未及的事情,和丈夫的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生孩子的境遇,过日子的困苦……她太需要家人的温暖了。因此,母亲准备了整整一个秋天加冬天,回老家探亲。关于领哪个孩子,她也纠结了好久,我太小了,肯定得带着,姐姐当时也才三岁多,留下有太多的顾虑,索性一起带走。可想而知,母亲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也没怎么出过门,要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大包行李,坐牛车,汽车,火车去1000多公里以外的家乡,路途需要四个白天,三个夜晚。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克服的困难!过去的火车乘客是十分多的,异常拥挤,有很多人都是直接坐到火车走廊里的,还有的为了逃票,直接猫着身子蜷缩到座位底下。里面的空气也十分污浊。母亲只买了一张成人票,我和姐姐都不用买票的,她把重重的行李放到行李架上,把我放到小餐桌上,据说我那时的身长和小餐板一边长。然后怀里抱着姐姐。当她要上厕所的时候就让旁边的人照看一下我,那个年代,有一个习惯,如果有畸形的孩子,父母选择最多的方式就是把孩子放到火车上,是死是活,或是如何处理都是孩子得命数了。因此,旁边的人生怕母亲也是这样的人,就没有人愿意帮忙照看,怕惹麻烦!母亲当时很艰难,放下不放心,带着又上不了厕所,只好让年幼的姐姐照看着,她挤过重重的人墙赶快上。终于历经四天后,达到沈阳,大舅去接的我们。也许对于当时还是婴儿的我是路途太疲惫了,回到祖母家的第一天就开始腹泻,一开始大家都没放心上,认为可能是水土不服,可是一连三四天不见好,她们开始紧张了,吃药,各种中药西药,还是不见好。最后索性全是水样便。身体软软的,没一点精神。现在当了医生的我,知道,当时是急性腹泻病伴重度等渗性脱水。需要赶快补液。母亲看我不行了,就送到医院里,医院大夫也说有点晚了,治着看吧,就过来就活了,救不过来就是我的命数了。也许真是命不该绝吧,经过十多天的救治,我开始恢复了。半个月以后,生龙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