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个叫李密庵的学者,写过一首《半半歌》,诗云:“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鞭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掺,会占便宜只半。”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凡事要留有余地,不要不给自己和别人退路。
常留余地二三分,体现了人生的一种智慧。凡事留有余地,则自由度就增加。进也可、退也可,亲也可、疏也可,上也可、下也可,处于一种自由的境地,体现了一种立身处世的艺术。
阿朱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天,有个客人到他家,难得的诱人的鱼香,令阿朱垂诞不已。阿朱当时才6岁,还不懂得掩饰自己,他吵着要吃鱼。母亲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
等客人吃饱后方可上桌阿朱不听:“等客人吃饱了,鱼不就被他吃光了吗?”
母亲答道:“知礼的客人绝对不会将鱼翻过面来吃,另外一面一定还是好好的。不信你去窗边看看……”
阿朱来到窗边,跳着脚尖往里看,眼睛盯着桌上的那条伯忽然间,客人用筷子把鱼翻了个身………阿朱失望地跑回厨房,扑进母亲怀里大哭起来。母亲也哭了,她不知该如何安抚阿朱的心阿朱是聪明的,他没因那次没有吃到鱼而遗憾,相反
的却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凡事留有余地。”
心灵感悟:
常留余地二三分,不是因为世界上的事变幻不定,常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因素产生作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不要总是赢人,要留意先给别人赢。不要老想占上风,要给别人一些尊严,这样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人际关系才能更加和谐。一句话,为人处事还是谦虚谨慎些的好。如果目中无人,骄傲自满,就容易碰壁,栽跟头。
一幅画上必须留有空白,有了空白才虚实相间,错落有致。有余地才更加符合实际,才更加充满希望。
当然,留有余地不是一种立身处世的圆滑,不是有力不肯使,也不是逢人只说三分话,而是对世界、对自己抱一种知己知彼的理性态度,是对鉴于世界的复杂性和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所采取的一种理智的人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