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因为我没有课,所以睡了一个很久的午睡,做了一个很长的梦,而这个梦也就像是重复着我和英语老师的对话一样。
“我看了你给我发的消息,我觉得你的时间安排是有问题的,大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阶段,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人际交往也很重要,我从和你聊天的内容中看得出来,你社交方面可能有所欠缺。”
“我也有参加老乡聚餐呀。”,我带着一点儿反驳的意味儿。
“那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人类社会是一个群体社会,你懂吧?避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说社交方面很重要。”
“那我应该怎么做呀?”
“我建议你多参加些活动,不是最近有些社团招新吗?你也可以多参加些社团……”
“先停一停,让我想想。”我的脑子一下子转不过了,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午休所显露出疲态的缘故,还是信息量太多一下子接受不过来。
稍顿思索,我又问:“我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这可能与我性格独立本身有一定的联系。
“这个不用担心,开始大家都一样,大家都会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等时间久了,大家就会把面具摘下来,这时候你再交朋友也不迟呀。”他很投入,十分热情——热情也是我对东北人的印象之一。
后面再谈了什么内容我也全然忘记了,只记得梦里回荡着他的一句话:“咱俩儿还不在一个频道。”——南北思维方式确实是有不同。说实话,我感觉他很用心的给我讲,我却一直在旷课,与此同时,他也察觉到我在开小差,不过我是真的get不到点。
说到文化差异当然是有的了,就比如我之前所写的北方人觉得南方人不抠脚,实则大家都一样了。南方人总觉得北方人很野蛮不讲道理,实际上南方人当中也不乏很野蛮不讲道理的人;北方人觉得南方人心机重城府深,可是难道北方人当中就没有心机重城府深的人吗?我想倒不会没有。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差异吧。单就思维差异来讲,我倒也说不清楚,因为思维是一个极其抽象且无形的概念,这就差异就好比大家都认为“1+1=2”,突然之间有一个问为什么是这样的,大家便会觉得他有毛病,可是他们仔细想想却没人说的出来这其中的原理。其实,我也觉得有些事情很奇怪,让我想不通,可我觉得既然想不通就不如不想的好,因为随着周围环境对我渗入,我总有一天会理解的。
我听到过一个笑话,东北人要打架的前兆是这样的:
“你瞅啥呢?”
“瞅你咋地!?”
“再瞅一个试试!?”
“试试就试试!”
其实我也想不通为什么这样,或许是语言魅力吧,不然翻译成普通话应该是这样的:
“你在看什么呢?”
“我在看你怎么了?”
“你再看一下我试试。”
“试试就试试。”
“哎呀,讨厌!”
于是就变成了一对小情侣之间的对话了,不得不说即使精准的翻译,但是内涵和意思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有些外人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内涵:
“你瞅啥呢?”
“我在看你呀!”
于是便战火连天。
着眼于同一家人,即使再怎么亲密无间,也无法做毫无差异,那么试问所有的南方人是不是也必然都存在某种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南方人都是心机婊,也并非所有北方人都是粗鲁野蛮的。
记得初中在一个山东人家里吃饭,饭菜很丰盛,但有些我从未吃过的,因为时间隔得太久远了,我现在也仅仅记得两盘菜,一盘是凉拌黄瓜,另一盘是灌肠。我感觉那凉拌黄瓜与我们这儿有所不同,那个卤汁不太一样,但是也分外的好吃。令我感到害怕的是那个灌肠——它是生的!
“啊,这个是生的,能吃吗?”我习惯了直来直去,因为他家小孩儿和我玩得不错。
“当然能呀,不信你试试,可好吃了!”
我于是就试了一块,妈呀,这也太好吃了,让我一发不可收拾的吃了好几块。
还有一次在一个襄阳人家里吃饭,巧的是我也是湖北人。不要问为什么我总是去别人家吃饭,我要是不去——你看什么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道菜就是很生的大白菜,它的做法极其简单,就是稍微把白菜用手撕一下,然后放进锅里炒一下,再放一点点酱油。
“这不是生的吗?”我很惊讶,我平常都是吃熟的。
“就是吃生的呀!”,估计在他看来我才有点不正常。
来到东北后,我吃过一份豆腐脑,这豆腐脑和山东的豆腐脑有些不同,山东的是有点微酸,而且豆腐脑里面的附属品也没那么丰盛。不过它们都同我家乡的豆腐不同,我家乡的豆腐脑就是豆腐脑和糖简单的混合,而且是甜的,而东北和山东的是咸的。于是豆腐脑之间的斗争就开始了。
“你是假的,我是真的!”
“你是假的,你是假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反之!”孔夫子都发话,还吵个啥,于是豆腐脑便都不说话了——可一些人却开始喋喋不休的唠叨起来了。
“好吵呀!”
我关闭了闹钟,心想这个梦可真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