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冰风信子花语 风信子: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富人生风信子;胜利竞技得意 紫色风信子:道歉.后悔 淡紫色风信子:轻柔的气质、浪漫的情怀 白色风信子:纯洁清淡或不敢表露的爱 红色风信子:感谢你,让人感动的爱 桃红色风信子:代表热情, 粉色风信子:淡雅清香, 黄色风信子:我很幸福, 蓝色风信子:高贵浓郁, 深蓝色风信子:因爱而有些忧郁。
离冰风信子 风信子代表了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富人生,它还代表了重生的爱,让你忘记过去的悲伤,开始崭新的爱。 风信子 风信子花语:胜利、竞技、喜悦、爱意、幸福、浓情、倾慕、顽固、生命、得意、永远的怀念。
离冰风信子(拉丁文名:HyacinthusorientalisL.Sp.Pl.),是风信子科风信子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早春开花的著名球根花卉之一,也是重要的盆花种类。其地下茎球形,叶厚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有红、黄、蓝、白、紫各色品种,具芳香味,蒴果黄褐色。其原产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一带,主产于荷兰。它喜阳、耐寒,适合生长在凉爽湿润的环境和疏松、肥沃的砂质土中,忌积水。 中文学名 风信子 目 天门冬目 拉丁学名 HyacinthusorientalisL. 别称 洋水仙、西洋水仙、五色水仙、时样锦 科 风信子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属 风信子属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种 风信子 亚种 3亚种 分布区域 原产南欧地中海东部沿岸。现世界均有栽培,荷兰栽培较多。 原产地 南欧、非洲南部和亚西亚一带 花期 3月 英文名称 Hyacinth 果期 5月 生长周期 多年生
离冰风信子 风信子原产地在地中海东北部,有着很长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300多年来,风信子一直是欧洲园艺植物育种家喜爱的花卉育种对象,育种目标是培育新奇的花色、重瓣花和大而美丽的花朵。风信子的栽培种数量在19世纪末达到了最高峰,随后的100年随着许多栽培种的丢失,风信子的品种有所下降。遗留下来的风信子资源,由于风信子爱好者阿伦(AlanShipp)等人的努力而得以保存,阿伦在立陶宛建立了风信子种质资源收集中心。[1] 风信子最早是作为来自土耳其的植物在花园中种植。1453年,土耳其的回教君王默罕默德二世征服了伊斯坦布尔后喜欢上了种植风信子。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也喜欢种植风信子、郁金香和许多其它的球茎花卉。由于受帝王贵族爱好种植的影响,风信子很快从土耳其传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法国等欧洲国家。1613年,德国出版的一本书《HortusEystettensis》首次刊登了一张重瓣花风信子的照片,1622年,法国巴黎出版的一本书《TheatrumFlorae》中有蓝色单瓣花、白色单瓣花和重瓣花的风信子图片,1629年,英国出版的《ParadisusTerrestris》一书中有6种不同的风信子图片,其中有两种是重瓣花的品种,后来黄色花的风信子品种由俄国传到了英国。[1]
离冰风信子 到17世纪末,当郁金香种植在荷兰开始走下坡路后,荷兰的育种家开始将育种的注意力转向其他花卉。以荷兰Haarlem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成了风信子种植和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区域,当地的沙质壤土富含有机质,地下水位距离地表仅0.6-1米高,非常适合风信子生长。风信子的品种改良在荷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8世纪初的图片资料显示,风信子的每茎花序上最多着花数只有10-15朵花,到了18世纪末花序每茎着花数已上升到了60朵之多。尽管风信子的贸易量从来没有达到超过郁金香的数量,但人工选育出来的每个新花色的风信子品种推向市场都能卖到一个很高的价位。如18世纪由彼特(PeterVoerhelm)发现的重瓣花品种‘大不列颠国王’(‘KingofGreatBritian’)是一个很赚钱的品种,每个球茎售价100英镑。[1] 18世纪,在荷兰的种植园中有一个红色花的风信子通过芽变形成了淡蓝色花的品种,这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稀有,据说发现者害怕丢失这个种,曾用鸟笼把它悬挂在天花板上收藏,到种植季节才把它取出种植,这个突变种被保留了下来,命名为‘孤本’(‘LaUnique’),它成了后来许多淡蓝色花风信子品种的父母亲本。风信子通过突变产生了多种不同颜色的花,不断增加的栽培品种也促进了19世纪风信子产业的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