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完毕,我们纵分三行队列,各班领头的扛着班旗各自间相隔一距,这样的划分便在节与节中显得不那么拥塞。
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跨出校门的那一刻必定会在路上受街坊稀奇而注意。上数三百余人相连成一条盘曲的长龙,绕过山丘、趟过小溪、倒影于经过的农家鱼塘或像攀行在高山腾翔云雾……
下山的曲折小路悠悠听见潺潺溪水声,我已经走得十分口渴,自然产生起“来干望源饮泉”的念头。这时看见溪口有一位村妇,她停歇手了中的捣衣活向我们招手。很快在丘坎上一些外露膀子插秧的老农也摘下斗笠,挺直了腰板望着这只似曾相识的队伍。小童赶着黑山羊痴痴地望着咱们,真幸运我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心头满满的自豪感。
山坡往下是一块平丘,耕地之上有一条土路一直延伸到转弯处,隐隐看见一片葱郁的楠竹林以及天边似有若无的波光涟漪。
我扛着简制的黑白色班旗,开口问走在前面的勒sir:“快要到了吗?”
勒sir挂着笑脸说了这么一句聊无意义的废话:“说远也不远,说近它也真不费脚劲。”问了当没问。
“我们是要去哪?看这个方向应该是去……”
“莲石滩。”勒sir打住,然后又补了一句:“长江边。”
莲石滩那块我也曾去过一次,不过那是冬下小雨,一去便早回了,并未感到新鲜有趣,而且那回还是费劲几番波折——绕反方向的大路去的。想到那天走的那趟冤枉路,原来我走了一个下午才到莲石滩的路竟然就在学校后山的几千多米距离!顺带一提,箫欣欣也住在江边,现在想来确实也不远。
我们窜入竹林,跌跌撞撞走了差不多百余米,林里也有慢地面的枯叶枯枝,不少人发起牢骚来:“早知道这那么多柴禾可取,我们才懒得废那么大气劲,背这么远的路!”
眼前的开始敞亮起来,我们前排的队伍开始惊天眼前的天地,尾后跟的人刚进竹林也还在闷闷发愁于柴禾的事儿。起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浩然的芦苇丛,它们像一杜挡的草墙隔绝了未知的前路。芦苇微微荡漾才知道扑面而来的便是彼头的河风。
“勒司令,这要怎么过去啊?”
见勒sir从身后的挎包拔出一把镰刀带有幽默的语气说道:“杀过去。”
我在后面跟着,随着一棵棵芦苇相继倒下,视野开始变得开阔,随后两旁的芦苇和低矮的甘蔗丛交替出现。勒sir砍下一根自己啃起来,我们在后面看得咽了咽口水,眼睛痴呆呆地望着他的上下颚的摆动。自己却忍不住“咬牙切齿”,可能也是因为嫉妒这只顾自乐的人而发自内心的表现吧!
终于来到平坦的河滩,大大小小卵石圆滚滚地摆放,河滩上还有凝固百年的火山岩。勒sir随即下令大家终于可以找块地坐下搭灶,我和小红以及箫欣欣、余沁一组最先到达江边,勒sir帮我们指了一块“宝地”,这是他往届野炊活动都认准的好位置。
小红看了看:“我觉得不行,这儿连块平地都没有,怎么玩真心话……”小红差点没说漏嘴连忙收住。
“我也觉得不妥,我们烧饭用的铁锅也没有,来不及在这搭灶。我家在那个方向。我们去那边看看吧!”余沁没有带任何物资,想必也是要去家里搬些过来吧。
见我们离开去寻找更适合的驻扎地,勒sir在后面好像有所目的似的拉拢其他小组到他的“宝地”搭灶。
我们已经大大远离嘈杂的人群,来到一块铺得十分平旷的粉红色卵石上,特别是卵石周围还有某些鲜花色的空茎植株将它们连串起来。这里高出下面的河滩半米,回头望去,他们已经缩成一团浓点。
脚下踏着的卵石,从缝中钻出一丛丛沟叶结缕,茂盛,很是青绿,没有从中看出一丁点焦黄褐点。晨雾消退,天上的阳,再一次热烈起来,满天满地灼热的阳光,尽管它看起来仍是光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