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婆婆慢悠悠的,花了大约七八天的时间,回了京都。
一到京都的地界,就有人得到了消息。
蒋申在府中书房端坐,周围是己派人员,正在开小会议。
“大人,不是属下对女人有偏见,如今世道不稳,那陈其华,离了静心庵,也活不了多长时间。”
说话的人是位谏政,谏政那么多,但是言语粗俗的,也就这位姜满诚,姜大人了。
“姜大人,此言差矣,那陈其华身份特殊,这人,你一放出去,无论谁得到了,那就是个发动战争的由头,世道不稳,不稳的更有人心啊。”
蒋申听了这话,低头喝茶时,笑了。
“你们以为,这陈其华得朝野上下这么重视的原因,是这个?”
方正问道。
“这……”方才说话的几人面面相觑,难道不是吗?
方正和蒋申对视一眼,笑了。
蒋申方大人,和他们,说一说吧。
方正那我就,道一道这里面的蹊跷吧。
方正这陈其华,身世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只是,陛下,还有朝堂上的大臣们,都这么看重她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她,手里的东西。
方正故意顿了一下,看了看大家,又继续说。
方正这传闻中,梁国长公主手里有以前天朝皇族传下来的秘宝图,得之,则得天下。
方正而这秘宝图,如今就在陈其华的身上。
方正陛下这么看重陈其华,其实也是为了陈国的未来,陛下是在为陈国一统七国做准备啊。
今天来参加小会议的人,大都是混在蒋申一派边缘的人。
这样的人有个好处,传消息传的快。
听了这话,果然有几个人的脸色不太对,不过也有那憨的。
比如,那位姜大人。
姜大人一腔热血,“大人,属下平时就说,陛下虽然无道,但是他心怀天下,你瞧瞧,这就是陛下啊。”
蒋申跟着笑了几声,附和众人。
大家又商议了最近的一些政事,到了傍晚,也都回去了。
方正跟着蒋申走出书房。
方正大人你瞧瞧这些人,还真的就信了。
方正摇摇头,打心眼里为这些人悲叹。
蒋申不,他们还没有完全信,你找人再悄悄散播消息出去,编的逼真一些。
蒋申不紧不慢的踱步。
#方正是,属下回去就办。
走了有一段路,方正还是好奇,问道。
#方正只是,属下不明白,这,为什么要这么做。
蒋申哼,你想想,这事儿是谁先提出来的?
#方正是,您……
蒋申我只是陛下的一条狗罢了,这事儿是陛下提出来的。
#方正那,那为何?
蒋申停下来,望天。
正值初秋,万物刚刚生出衰败的气象,晚霞很漂亮,挂在天边,明明很沧桑,却无由来的让人感觉到一种悲壮。
良久,蒋申叹了一口气,不知是嘲讽自己,还是可笑陛下。
蒋申不过,就是一件荒唐事而罢了,陛下是想,临死前抹掉自己干的那些事儿,这,刚刚是开头而已。
说完,蒋申就朝出口那里走去,方正愣在原地。
想了想,这十三岁的陈其华,的确是陛下干的第一件荒唐事儿。
陛下是中年继承的皇位,要不是宗室里没有人了,这位,平庸的王爷,还真的没有人看得上。
方正也苦笑两声,谁能想到,他不仅平庸,还昏庸呢?
王宫里,陛下第一时间召见了茯苓婆婆。
皇帝茯苓婆婆,怎么样,人呢?
茯苓婆婆跪下来,行大礼,又请罪道:“陛下,老奴又愧所托,陈其华不在庵中,静心庵里的人也不知道她去哪里了。”
皇帝一听,额头显露青筋,拍了一把桌子,因年纪大了,这火一上来,他就容易激动,咳嗽起来。
身边的内侍赶紧上前为陛下顺气。
茯苓婆婆跪地,头低下去。
茯苓婆婆陛下恕罪,陛下息怒。
#皇帝给寡人找回来,一个都不要留,一个都不能留。
皇帝神神叨叨的,内侍一看不对劲,就让茯苓婆婆赶紧出去。
到了外面,茯苓婆婆满面的怯弱都消失了。
问身后跟着的小内侍。
茯苓婆婆陛下这样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内侍陛下的事情都是重要的事,不可外传,十七天前,别的大人也问过奴婢,奴婢也是这样说的。
茯苓婆婆呵呵笑了两声,十七天了啊,想想陛下下令那会儿,的确是不太正常。
呵,陈其华,我们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