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山东有个叫毕际有的刺史,他家中有个佣人讲述了一件离奇的怪事,是关于她丈夫的哥哥,起死回生的事。
济南城有一个村庄,因为这个村庄的人都姓祝,于是就起了名字叫祝村。
祝翁今年五十多岁,也就是年过半百而已,但却病体缠绵,不久就离世了。
家人早有准备,知道祝翁身体不好,恐大限之期不远矣。家里寿衣,棺材,都已准备妥当。
这日祝翁咽了气,家人哭嚎了几句,就给祝翁换了寿衣,放进棺材,摆到灵堂中去了。
家人又回房去穿丧服准备守灵。这时却听到祝翁的喊声,且这声音还是从灵堂传出来的。
家人大惊,难不成诈尸了?
于是跑进灵堂一看,果然,祝翁自己打开棺材盖,正坐在里面叫人呢。看样子中气十足。
家人没有害怕,反而很高兴,这是真的活过来了,摸摸手都还是热乎的呢。
于是把祝翁从棺材里又抬回房中。
最高兴的莫过于祝老太太,祝翁若去了,自己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祝翁环视了一圈家里的亲人,看到老伴的时候说;“我生病多年,早就受够了病痛折磨,想着死就死吧,于是就决心就这么去了吧。但是走了几里路,我这一路想的都是你,我走了,抛下你一把老骨头,端茶倒水,都要靠别人,仰人鼻息的过活,也没有意思。我放心不下你,就决定回来找你,带你一起走,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
你若是愿意跟我一起走,也不算我负了当年对你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誓言了。”祝翁说着,双目似有泪花。
家人听他说着,这是自己死了不算,又回来打算要拉上个垫背的?
只当祝翁是刚刚回魂,还有些神志不清,在胡言乱语呢。
祝老太太看着祝翁陷入沉思,果然少是夫妻,老来伴。还是这陪伴了几十年的枕边人了解自己。
祝翁又对老伴说;“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
老伴说;“跟你走,我也是愿意的,但是,你已经活过来了,怎么能说死就死呢?还是带着我一起。”
祝翁摆摆手说;“这你就别管了,我自有办法,你快去把家里的事情交代一番,若有急事,就快点料理完。”
老伴看他一副对生死很随意的样子,也有些疑惑了。
祝翁见老伴迟迟不动;“快去啊,我这正等着你呢,赶紧的。”
老伴越发觉得祝翁就是在玩笑,但是也照做这,她出了灵堂的门,在外面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对祝翁说;“我已经全部交代清楚,处理妥当了。”
祝翁催促着;“那就好,你快去梳洗一番,换身衣服。”
老伴说;“别换衣服了,我平时不就是这样吗。”
祝翁显然已经着急了,就说;“这怎么能一样呢,你快去,快点去换。”
老伴见祝翁如此,就想着,到底是一世夫妻,不论是做什么,就随了他的意好了。
于是去梳妆打扮,戴了金钗,换了罗裙。一如当年初见的二八少女般。
祝翁很是欣慰。
家中的女儿,媳妇,都觉得这二老越发的玩笑了。但见二老如此认真,也不好多说,只能掩嘴偷笑了。
祝翁向床里移了移,侧头留出给老伴的枕头,拍拍身边的空位;“过来吧,我们一起躺着。”
老伴不好意思了;“这成何体统,光天化日的。”家里小辈都在呢,怎么好意思,人老了,脸还是要的。
祝翁气的捶了几下床;“我们这是一起去死,又不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有什么可笑的。”
家里的孩子们,见祝翁着急了,有些生气的样子,就劝老太太,就顺着他吧,说啥就做啥。
好不容易活过来了,别被你一下再给气过去了。
老太太拗不过,只能和祝翁并排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假装自己是个尸体。真真是好笑。
家人见状也觉得好笑。
但是没一会儿,老太太却忽然没了笑容,而且眼睛也渐渐闭了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家人想着,这二老感情真好,演个戏还要演全套的。
但是许久过去了,两位老人仍然一动不动。家人有些担忧了,就去摸摸老人的手,可是已经没了温度,再去探鼻息已经没有了呼吸。去检查祝翁,也是一样的。
家人终于觉得恐慌了,这人真的能想活就活过来,想带谁一起死就一起死了?
后记;
清朝但明伦说;“余见有老死而遗其妻者,儿辈分家,计日轮养,寒热仰人,互相推诿,且有多求一食而莫之应者。真无复生趣矣。”
记得小时候,爷爷得了老年痴呆症,时而糊涂,时而明白,奶奶总是烦了就骂他,老东西,快死了吧。我妈妈说,如果爷爷真的没了,奶奶也就没有家了。
果然如此,爷爷不在了,奶奶就几个儿女家轮流照顾着,再也不像在自己家中那么自在了。
一世夫妻,到头来,若是能一起走也未必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