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神君孟章不管不顾的为司命抢出了一条生路,将司命扔入六道轮回之所。
绵绵和梁寒衣一同回了泰山君之地。
北齐的国号本是“齐”,起源于高洋的爵位名。高洋所建的北齐,原来是属于齐地,代魏称帝后,便以“齐”作为国号。又因为北齐,地处北方,有与“南朝齐”同名,为区别“南朝齐”,故称“北齐”。同时还有后齐、高齐的称呼。
高氏擅魏
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的实际创建者,东魏的建立,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高欢为人深沉,富于机谋。善用人,唯才是举。治军严明,将士乐为效死。灭控制魏政的尔朱氏后,拥立北魏孝武帝,但孝武帝不甘为其所制,想依靠据有关陇的宇文泰以消灭高欢,计划不成,于永熙三年(534年)逃奔长安。高欢在洛阳立孝静帝元善见,并迁都于邺城,是为东魏。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文帝元宝炬,是为西魏。东西魏的皇帝,实际是高欢、宇文泰分别操纵的傀儡。
高澄是高欢的长子,公元531年高欢攻下邺城后,将他立为世子。高澄到邺城后,孝静帝任命他为尚书令兼领军、京畿大都督。
高澄处事果断,人们为之震惊。在邺城朝中打掉了孙腾等人的威风,官场风气为之改善。
高欢逝,高澄被孝静帝元善见任命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承袭其父渤海王位。高澄回邺城,平定元善见和保皇派的“叛乱”,软禁元善见。
高澄一直不把孝静帝放在眼里。授意崔季舒负责监视魏帝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报告。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4月,高澄受殊礼,封齐王,相国,参拜不名剑履上殿。
549年8月,高澄再次来到邺城,邀请死党密谋篡夺皇位的勾当。八月初八日,高澄与心腹密议受禅之事,为防机密泄露,侍卫大半遣出。其厨师兰京抓住这个机会,伺机下手,将高澄乱刀砍死。
建立北齐
高洋是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澄同母弟。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虽偶然被兄弟嘲笑或玩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高澄被兰京刺杀以后,高洋便牢牢地掌握了大权。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只好封他为丞相、齐王。打算代魏立国[7][10]
北齐与北周的对峙
次年五月,高洋禅魏称帝,国号齐,改元天保,史称北齐。高洋统治时期,北齐与北周关系比较平稳,因而得以集中兵力、财力向北方和南方扩张。天保三年(552年)以后连年出塞,伐库莫奚,俘获甚众。天保四年大败契丹,虏获10余万口,杂畜数百万头。天保五年击败山胡。天保五至六年连续大败柔然,筑长城自幽州至恒州900余里。大量人口、牲畜的虏获有助于北齐国力的增强。南朝梁正当侯景之乱后,国势骤衰。天保三年,北齐兵锋南抵长江。以后曾两度兵临建康城下,都被陈霸先击退,但其疆土已扩展至淮南,终与陈朝以长江为界。
高洋墓壁画局部(北齐)
高洋初即帝位时,比较谨慎,以法驭下,虽勋贵外戚也不宽容,政治清明,人得尽力。军国大政多独自决断,每临战阵身当矢石,所向有功。此时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西魏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几年以后,他就腐败起来,整日不理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他在都城邺修筑三台宫殿,十分豪华,动用了十万民夫,简直是奢侈至极。高洋在位后期对人民的压迫更重。朝政的腐败,国势的衰落,使军队也日益削弱。北齐一代出现对魏孝文帝以来汉化政策的反动,鲜卑化占优势,与高洋很有关系。但他虽昏虐而尚能任用汉人士族,如杨愔为宰辅,“维持匡救,实有赖焉”。所以时有“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说法。
腐化的生活缩短了高洋的寿命。在位后期,生活荒淫,草菅人命。幸宰臣等主持朝政,“主昏于上,政清在下”才不至于亡国。北齐天保十年(559年),高洋死,时年仅31岁。庙号显祖,谥文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