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飘十里绕巷香
伸手从阿姨手中接过了一碗汤面后习惯的加了一大勺红油辣子,正当我转身离开时却看到了一个醋壶,壶里的醋颜色淡的像厨房里的料酒,在后排的抱怨声中我迟疑了一秒又将半壶醋淋在了热气腾腾的面上。
其实我是不喜醋的。
在山西长了十八年的我从小就揣着一颗走四方的心,当录取通知拿到后,我如愿以偿的远离了土生土长的地方,背着沉重的行囊奔赴异地求学,在我出发的那天,妈做了我最爱的鱼,还有一碗面。
面是我常吃的饸饹汤,亮黑色的清汤里,红红的高粱面饸饹静静的盘在纹满青花的碗底,几丝海带穿插其中,金黄的炸豆腐被整齐的切成一条条洒在汤面上,翠绿的葱花香菜一应俱全还落满了花生碎和糊蒜。
“吃吧,吃饱了不想家。”妈递过来一双筷子,声音里带着几丝颤抖。我抽了抽鼻子却不愿动筷,面里加了很浓很浓的醋,妈知道我是不喜醋的。
“离开了家,就很难再吃到这么纯的醋了……”妈叹了口气,夹起一块鱼放在我的碗中,我低头不语拿起碗筷,却很难像妈吸溜的那么响。
我记得醋曾经充斥在我很长的一段记忆里,它独有的醇香曾给年少的我带来许多美好的记忆,幼年的我和楠、煊下了学总会经过一条很长很长的巷子,巷子里住着一个酿醋的阿婆,每到阳光充足阿婆就会抱出来制麯的高粱、玉米有时是糜子、谷子,将它们平铺在剪开的编织袋上,用石磨细细的研磨,有时一磨就是一整天,听着磨盘吱吱呀呀的转动着却也惬意不已。
将磨出来的颗粒细粉加水调和成麯后,阿婆就佝偻着身子带着她的麯钻进了密不透风的瓦房子里许久未出,我们再次经过时磨盘早已停下了它匆匆的身影,透过眼前的篱笆就只能看到阿婆家的躺椅和上面的蒲扇。
妈说,真正的好醋是要经过“夏伏晒、冬捞冰”的,经过漫长的等待,一股子淡淡的别于酒香的香气开始躁动不安,这是醋快要“酿熟”了,阿婆家的前院里多出了一个个半人高的酱油色大缸,还未揭盖就那股子醋的味道就飘了十几里勾人胃肠,待到揭盖微呷一口自是酸醇香烈余味无穷。
人生而食五谷,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不可少,阿婆家的醋酸、甜、绵、鲜自然吸引了一大波购买的人,每每酿出不消多久就一售而空,妈也最爱在阿婆家买醋,每次总会带回来一玻璃壶的醋做糖醋鲤鱼,酸甜排骨,调凉菜也总是忘不了加这黑亮的老陈醋,那时在寒冷冬夜里吃着饺子蘸着小碗里酸溜绵香黑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不知是从何时起我厌倦了故乡的烟土,我不再关心河边的柳是否又抽出了新芽,也不理会南迁的鸟是否又经过堂前的矮房,我爱上了城市的繁华,第一次对那条酿醋的老巷萌发出厌恶的情绪,每每路过都带着逃也似的情绪,自此,我不再喜醋。
妈常说人出去久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一丝故乡的影子都会泪流满面,我认真的夹起碗中的面一根根放在嘴里,汤汁醇浓却没有想象之中的酸醇,但是水雾却蒙湿了眼两行清泪还是不自禁的滑落下来,许久打在汤里溅起朵朵花儿。
一旁的宿友扯过纸巾递给我,满脸关切的看着我,我轻轻地掀起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平静的说:“是辣子放太多,呛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