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这部剧很久了。它大概已经在硬盘里存在了很久了,而我的反复观看也不局限于第一集中不可描述的部分。然而我第一次觉得真的被剧情触动,却是在已经看过它一年多以后。
起初,我想也许自己就像所有人一样,有点为故事里小本和天才少年一触即发而又干柴烈火的缠绵故事感到些许伤感。尤其是在bar里,当台上的歌伶吟唱过那首有些心碎的日本童谣,第二季已经渐入尾声,观者似乎能感到:这部剧的底色是灰的,那种愁绪就像歌伶脸上的浓浓的油彩一样无法融化。
可是也许这次,我的感觉有点错乱了。当我漫步在伦敦街头,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游客一样,在欣赏着伦敦塔桥周围显得有些过于璀璨的灯光时,一个与剧中天才少年一样装扮的男人从我身边经过。我有些灵光一闪。
这不只是一个煽情的故事,甚至导演也没有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上浪费太多镜头。这是一个在讲述,“改变”的故事。
小本,在没有遇到天才少年之前,不过是一个沉迷于酒精和party的再不能普通的伦敦青年、邮局小职员。甚至能用平庸或者落魄一类的词语来形容他的生活。他陷得有些孤单。也许是因为在年少的放纵之后,他, 那个身份有些特别的他,有些在生活里迷失了。显然,同志这样的身份特质已经在英国这样多元化的社会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他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庸庸碌碌的一个。
而天才少年在刚进入主人公小本的生活时,他也不过是伦敦街头那些坚持着晨跑或者晚跑之人中的一个。剧情都是在之后才给角色不同的背景,让他们彼此有用各自的身份,从而才能让故事显得传奇。所有的角色,都因为两个普通人在街头的一见钟情而改变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讨论一下天才少年对自己同志身份的回避。可这也意味着,和小本的碰面无疑改变了他单调的生活。他深陷于不健康的家庭关系里,深陷于情报工作的阴谋感中,深陷于他自己为自己编织的威胁之中。他很单纯,甚至理想化,急于用自己的天才让这个世界不再撒谎。然而小本的出现改变了他有些清教徒色彩的生活。我不知道第一次体验肉体的欢愉有多么的愉悦,但在两位男主事后的对话里,我听到的不是彼此欢愉后的疲倦,而是一个孤单的灵魂。天才也许因为不凡所以注定孤独。。可是小本的出现,让他的生活有倾诉和喜悦,有了认同和交流。
而对于小本,和天才少年的相遇只是揭开自己看似平凡日子的一个开始而已。
相似多年的忘年好友竟然是退隐的前特工。他的生活似乎陷入了一个谎言当中。而真相,直到拿到那个小密码锁的时候,他还都不得而知。
解密的过程也许对观众来说是惊心动魄的刺激,可是对于这个角色来说,却是血腥的事实。
也许小本早就知道了天才少年的死去,也正是如此,他才在阁楼之中,在打开箱子的一瞬间看着滚落至自己眼前的那个瞬间,心情无法平复。
原本过着优渥生活的前特工,也因为两个年轻人的碰面而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也许,有着抑郁症的他正是由于不满足有生活的重复而患病。或者,在疾病巨大的阴影之下,他早就疲倦了。只是那种胆怯没法让他突出重围,直到被阴谋吞噬。
而小本,却因为对于真相的执着而渐渐学习如何与特工周旋。他的生活,显然也被悄悄改变了。
最后的一幕尤为深刻。小本载着天才少年的母亲一起离开居住已久的庄园,前往伦敦把故事的真相告诉更多的人。她也终于走出了一种阴谋,尤其是年轻时这种阴谋给他带来的半生不幸和与儿子尴尬的母子关系之中。
我们每天都过得那么平庸,也许我们只是需要一个久违的碰面,而给生活一点意外的改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