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善恶组合而成,生来具有的,所以定要隐恶扬善;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他人想;人只有一张口,但有两张皮,所以出言定要慎语。
曾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别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有人说,在漫长的一生里,会遇见几个懂自己的人?就算遇见了,又会有几个真正愿意懂自己的?这样的人,如果遇到了,或男或女,只需一人便足够。真正的懂得,不是相邀,也不是牵引,更不是逼迫,而是实实在在自然而然的明白,这样的明白,无关风月,无关功利,甚至无关风雨也无关晴天。
待人要有平等心,对已要有平常心。 积善可以得福,积德可以增寿。大慈缘于大善,大善缘于大爱,大爱缘于大德。只有忘记对别人的善行,才会持续不断的为别人施善。心如水,心境不同时,心性也会异样。佛性则是人性的慧根。心胸要宽,心态要平,平自然宽。
当你做事情,处处不顺,很可能就是苦报显现。这时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好好反省自己以前嫉妒别人的过失,并去忏悔。人的成熟无关年龄,而在于修心。做人率真一点,做事清澈一点,心胸宽广一点,情感流露一点,这样的人生才会有乐趣。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如果越学烦恼越多,执着越强,嘴上念着佛号、咒语,手上拨着念珠,不念心有什么用呢?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追求形式上的东西,遇到境界时,仍然埋怨别人,嗔恨别人。如果你真正信佛,真正相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要明白一切都是因缘,你遇到的都是自己的缘。痛苦是自己找的,福报是自己修的。
不要把出家师父当成万能的,如果真这样世间不用办医院,谁生病找位师父一加持就可以,农民也不用种地,都去找师父解决温饱就行;应该把出家师父当成老师,他通过佛法教你认识轮回,认识因果,教你如何面对痛苦;佛教的本质不是看病、算命、说神通,而是闻思和实修,靠神通等吸引人学佛,那佛教就麻烦了。
我们常常听到的看破红尘,恰当的理解为,是对自我执着的一种清醒认识、智慧观照,不被妄想所干扰,安住当下平静的生活,让心不再漂浮,活一回清静吉祥,在这里大家需要认识到的是,学修佛法不在出家和在家,这也就是心经中讲到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认识自己,自在生活。
学佛,你有般若智慧,你今天所有吃的苦,别人、众生给你的逆境,记得要感谢他,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是可贵的经验。你一定要转念头,愈侮辱你的人、愈让你痛苦的人,你愈要感谢他,因为他让你成长,没有经过这样子,不可能成就。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大风大浪、大苦磨练出来的人,是绝对有相当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的;再来,他的心就不会晃动。如果从小就是温室里面成长的小花,他没有办法经过大风大浪,马上就摧折了,风一吹,倒了;雨一打,死掉了,因为他没有经过境界的考验。所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这里跟大家要互相勉励,这是观念的问题。
欲望越小人生越幸福
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的呢?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人生就是这样,得失无常,祸福互倚,凡是路过的,都算风景;能占据记忆的,皆是幸福。等走远了再回首,我们才发现,挫败让人坚强,别离令人珍惜,伤痛使人清醒。再美好的东西,我们也无法拥有太久,得到的都只是暂时;失去的曾经,亦不必太留念,只有从过去中转身,幸福才会在明天迎接你。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是,痛苦和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一定让自己微笑如花,只有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难和不幸才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