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掌柜这粮收了足足一个月,将这附近几个大县所有的麦子都收了上来,后来麦粒漲到了十五文,一共收了40石粮,比计划的多收出10石,粗磨估计了一下花了33两,折进去张掌柜好几年的老本。
收粮这一个月小仙也没闲着,先在村长家用自己儿时的法子试着磨了几次面,意外的顺利。这东西没什么难度,但也需要一点技巧和经验,她也是花了几天的时间,才掌握住水和粮食恰到好处的比例,而且有了牲口的助力,比人推磨省事儿多了。
全村又找来了两副磨盘,一头驴拉一副,其他两副就得人们推着。二哥王敢当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老驴一天能磨一石面。有良哥和君兰这体格的,一天也就只能磨个50斤粮。
可二哥不的,二哥比那驴都能干他能磨一石多。有了这帮小伙子帮忙,事半功倍。外面收粮,他们就出面,几天功夫就存了好几翁的白面。
然后小仙天天给大哥开着小灶,用山上挖的野山参煲汤,再配上点小米粥鸡蛋羹慢慢这么给他温养着,上吐下泻的事在没发生过。
至于老娘,被子暖了,晚上也不听见喊疼了。睡前小仙还要指使着四哥烧桶热水,给爹娘两个泡泡脚,但是哥几个就不怎么听她使唤了。因为洗脚这事闹得鸡飞狗跳,洗个脚跟要他们小命似的,尤其她五大三粗的二哥,她就天天捏着鼻子在那儿嫌弃他脚臭。
但二哥脸皮厚,根本不吃这一套,三回就搭理她一回,小仙就开始装病,按着心口:“哎呀,气死了,气的我心口疼。”
这招治二哥一绝,操心着这么一大家子人你是真是愁呀,不斗智斗勇根本不干不过。
小仙一手操持家务管着一日三餐,又要管着家里老小健康,还要惦记着外头生意,身心俱疲,好在哑妹贴心已近学会怎么和面了,平日帮厨打个下手是没问题,甚至她不在都能凑合的做一顿饭,就是味道差了些。
小仙总觉得这样下去不行,麦子驴什么都是张家出的,她就这么舔着脸分钱……她有点不好意思,最主要是怕会被张家踢出这个赚钱的团队里。
所以她闲不下,硬是组织着家里这些老爷们儿上山囤货,囤了好几翁的果酱,晒了十几箩筐的干蘑菇,晒了一翁鱼干,腌了好几翁的酸笋。买这些调料瓦罐的钱将手里赚来的银钱又花了一半儿,手里没钱,心上就发慌。
小仙开始琢磨着挣钱,每天都去里正家蹭铁锅用,炒两锅松子和糖栗子,让老爹推到街上去卖,一铲子5文钱,因着便宜买的人还不少,基本一上午的功夫就全都卖完了。
他们这么如火如荼的准备,惹得村人议论纷纷,把他们这事传的神乎其神,就连她奶奶三天两头的往过跑,一通瞎搅和,弄得她一个头两个大,天天供爷爷似的哄着。
这天太阳好,小仙坐在院子里杀鱼,陆燕西架起火堆熏鱼干,不停的往里填桂枝,烟熏能杀掉鱼身上的寄生菌,桂枝的香气又能增添香味。
天冷了山上的蛇都冬眠了,人们捞鱼就没那么忌惮了,全村都上山打渔,二哥每天都背一筐子回来,五六斤的鱼足有个十七八条,不过天冷了,河里的鱼也少了,估摸着再抓些时日也就没得抓了。
四哥在一旁用竹片编笸箩,他手巧编的笸箩又大又结实,这麦粒过了水都得上笸箩晒干,他们粮食多需要的家具也多。
四哥一边编一边捣鼓:“我看我这手艺拿街上也能卖些钱,妹儿你说卖多少钱合适呢?多少钱才有人买?到时候我也跟老爹搭个伴儿吆喝,能赚一点是一点呗。”
小仙心疼的拉过他的手:“算了吧,瞧你这手拉的破破烂烂的,咱不赚这个钱,东西够用就成。”
四哥笑着抽回手:“没事,时间久了这口子就成茧了,不疼的。”
一旁劈竹丝的陆燕西也将手凑了过来:“我手也破了,你瞧瞧。”
小仙一把打开:“哪都有你,这热闹你凑什么凑。”
“仙儿啊,我听说你们前些个的蜜枣子卖了15两。”
小仙脑瓜仁一疼,她奶怎么又来了:“奶来了,你这听谁说的,啥蜜枣能卖15两银子上面裹金子了。”
“我还用听人说嘛?这全村子都传开了,就连糖铺子的老板都说你前前后后买了五百来斤的糖,将他一个铺子里的糖都买完了。那糖多贵,你要不赚着钱,你能花那么多吗?”
小仙笑着跟多花一样,在哪儿接着忽悠:“是赚了点,但也没有那么多,抛去买糖的2两银子的开支。剩下的就给家里买棉被,买乱七八糟的东西花完了嘛。要是有钱,我们还能天天往山上跑嘛?这山上狼呀豹子……啥吃人的玩意没有。奶呀,你就别听村里人胡说了,他们就是眼红咱赚点小钱,要真是那么赚钱,我不做蜜枣我在这干啥呢。”
王虎婆双手叉腰:“哎哟,你这孩子你还想着在这儿糊弄我呢?我都听城里人说了,你们那枣子一斤就卖50文呢,说是足足有四五百斤。那是多少钱?怎么也得15两银子呀。”
emmm……还以为家里那个嘴不牢,走漏了风声,原来自个计就出来的。
“奶,你非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反正这钱也没落在我们手里,村里人还说我家褥子五斤厚呢,您进屋自己瞧瞧去那五斤的褥子多厚。”
王虎婆有些犹豫,但还是一口咬定:“别跟我在这打马虎眼,卖了这么多银子,你爹都不给我们老两口些。怎么指着我们老两口全靠你大伯一个人养呀?你爹呢?”
“瞧奶你说的,哪能不养您呀,这赡养老人是我们小辈应做的嘛。”
“那好,我也不多要,我和你爷老两口一个月给5两就行。”
作者大大今天不想更新了
作者大大可又怕对不起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