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化交融的新中国,民族学生是一类被我们注意且保护的新群体。由于文化相对复杂,基础相对薄弱,我们更应该注意在教育民族学生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关注他们的发展与成长,不让"少数民族"成为他们的负面标签,而是一个能让他们骄傲与自豪的标签。
关键词:预科;模式创新;文化认同;文化差异
新中国社会愈加和谐,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愈加贴近。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保护少数民族同胞们的利益,还专门制定了民族政策。从文化层面看,国家专门出台了预科政策。
(一)预科政策是什么?
预科政策主要就是从国家指定的普通高校和民族学院中,选择从当年参加普通高考并符合预科班要求的考生,可以降低一定的分数后,按照志愿择优录取。这些考生在大学预科班中学习一年后,经过考试合格后可以直接进入该校学习。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符合要求的少数民族的高考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并且填报志愿到被国家指定的那些普通高校和民族学校的话,可以降分录取。经过在大学预科班中一年的学习,如果考试合格,就可直接进入所被录取的学校学习,并且毕业文凭不会有任何差异。
(二)尊重与保护: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一、民族平等:在中国,我们最需要知道的就是民族平等。各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二、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了,民族问题才能被解决,我们不同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需要做到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同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那么我们怎么具体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促进民族的团结,让不同的民族充分发展,让民族之花鲜艳绽放呢?
(三)民族教育要实施突围
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的教育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仍避免不了遇到一些问题:
一、师资力量短缺、办学质量不高
课程实施走样。在西部一些农村学校,存在课表上的课程与实际上开设的课程“两张皮”的现象。
虽然国家在大力扶持,民族学校会在我国长期存在、越办越好的事实得到普遍认可,但积极发现民族学校特征优势的学术努力和实践努力尚不充分。在此情况下,国家促进民族学校发展的政策无法全面落地,例如民族学校按生师比与班师比结合方式配备教师的政策无法落地、保障必要的民族学校不被撤并的政策出现异化等等,都是我们急需面对且解决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艰难
1因为文化差异相对较大,适应性不足。少数民族有自己个性的习俗、文化,甚至宗教,学生进入预科班学习后,面对的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就拿预科班的同学来说,预科班的学生大多年龄较小,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对于新接触的学校学习和生活环境,往往无所适从。面对陌生的文化、习俗、语言,他们有时会处在自身文化背景和现实文化环境的极大矛盾中,很容易选择逃避。
2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心理负担重。那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同学们,接受的师资教育远远不及普通高校的同学,尤其是来自西部的考生,基础较为薄弱,文化素质相对不足。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足,不仅在生活中会遭遇不便,在学习上也会面临困境。长此以往,学习积极性会被挫伤,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为个人未来的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文化认同相对复杂,小团体明显。新的环境下,人们更倾向于建立以共性为基础的人际交往圈,少数民族学生也不例外。加之语言文化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更愿意和本民族的学生建立联系,以弥补乡愁,寻找共鸣。随之就会产出基于语言、文化、宗教背景的小团体。这不利于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也不利于同学间的和睦交往。
(四)、关注民族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当前,民族学生成长最重要的主题应该是救援心灵和引导成长。民族学生只是一个特殊群体,并不是问题。不要让民族学生变成一个负面标签。如果从问题导向来教育民族学生,这个群体就会给人以“弱势群体”问题学生”等负面印象,一旦被贴上不良标签,就可能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以学校作为教育主体,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帮助和引导民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才是教育他们的关键。
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不断兴起,现阶段的少数民族教育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加速了西方文化的传播,对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造成了冲击。要想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过程中抓住机遇,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认识到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认同危机,注重文化融合。另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阵地,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不断创新,注重现阶段教育的时效性,为民族教育和地区发展不断注入积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