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明确记载:《国语》“伍举论美”的故事
楚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
伍举回答:“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故美之为?”
“夫有美名也,惟其施德令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
“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
··········································································································
儒家:
孔子:“里仁为美”
“有周公之才之美”
“尊五美,屏四恶”
孟子:“充实之为美”
“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
荀子:“性者,本始于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道家:自由为美
庖丁解牛、佝偻者承蜩的故事
墨家: 美以善为前提,以功利为前提
《墨子·非乐》
2、先秦以后:主要结合艺术、现实谈美
(1)主客观关系问题:认为艺术美源于主客体的统一。集中表现在广泛推崇意境。
(2)内容形式问题:强调形神兼备。(绘画、造型、音乐、文学皆如此)
(3)探讨风格美问题:风格美受时代风尚、创作者个人禀赋影响
艺术美的主要观点:
(1)重视形象思维
(2)追求神似,强调“兴味、意味……”的整体美感
(3)倡导“活法”,即不死板,遵守创作规律
(4)反对一味模仿,重视真情和独创
(5)重视艺术技巧的训练
美与现实:强调美的客观性
刘勰、柳宗元、刘禹锡、王夫之、叶燮
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