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身世后,立刻卸任宗主,用两三个月的时间整理好心情,把三十万秦军分散到北地。如果这是一次试炼,那我至少可以及格了。
但这仅仅是高楼倾塌的开始。
在腊祭的鼓声中,另一个惊天大案浮出了水面。
关市案,也被称为铜器案。我由此知道了钱价六年间飞涨的真相。
通过土地兼并来控制粮价只是其中的一环,真正扼住货币命脉的,是关市。
铸币权由国家垄断,通过关市发行;而关市因为往来商人众多,也被列为情报网的据点。也就是说,风家监视关市、安插人手都是合法的。以此为基础,不论是收买官员还是垄断市场,都是事半功倍。通过这种方法,风家控制了大部分的关市。
从秦王政二十七年开始,货币就很难流通进市场了,而是一经发行就快速被买断,再被熔铸为铜器。
因为黄金是上币,铜钱是下币,而秦朝统一后不允许民间持有兵器,为了避免私自铸币和打造兵器,也为了维护国家的财府,金矿、铜矿、铁矿皆是国家所有,而白银的产量又很低。
用铜钱熔铸铜器,虽然有一定的损耗率,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民间也开始效仿。熔钱的人越多,市场上流通的钱就越少。
铜钱可以随时熔铸成铜器,民间却被绝对禁止私自铸钱。但铜钱不止是货币,也是一种商品,现在更是成为铜器的主要原料来源,想要维持市场的运作,只能默认钱价的上涨。
钱价虽然涨了,但铜器永远有市场,更不必说背后还有风家的众多财阀来操控。钱价越高,铜器就越贵。
而由土地兼并引起的粮价上涨,也给钱价的增长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表面上维持不变的粮价,背后是铜器和铜钱的价格追逐战。冰封的湖面之下,早已暗潮汹涌。
一直以来,我只关注粮价和钱价两个数据,原来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汉代初年允许民间铸钱,也是因为这次震惊全国的铜器案。虽然民间铸钱又引起了更多的弊端,这是后话。
按理说,钱价问题一经发现,很快就会牵扯出关市,但因为朝廷有很大一部分官员(以楚系势力为首)谋取过关市的利益,官官相护,总有办法压下去。
况且铜器案如果真的事发,没有人知道到底会怎么处罚,秦国严刑峻法;秦王动辄就是流放数万、迁徙十二万,所谓的法不责众也完全不能指望。不管是私自熔钱的人,还是买卖铜器的人,都不敢让自己的脑袋冒这个险。
就算有一些确实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官员,对收买与恐吓都无动于衷,顶着巨大压力收集了证据,写好了奏表。别忘了路上还有无数驿站,可以让一封奏书石沉大海。
就算是避开驿站,送到了咸阳,掌管宫禁的是卫尉阎乐,掌管奏书的是中车府令赵高,这封奏书也仍然不会送到陛下眼前。
而这种事情一经发现,轻则贬谪,重则刺杀。
但就在这样的天罗地网里,还是有一只鸟飞了出来。
秦王政三十三年腊祭,旸郡郡守带着一百亲卫闯入祭典,被视为刺客,乱箭射死,但他的尸体,仍然紧紧护着那封奏书。
我后来常想,也许就是因为旸郡郡守和这一百个亲卫的大义,才使得旸郡成为后来的龙脉兴起之地。
陛下看到那血迹斑斑的奏书,心中的愤怒也可想而知。我不需要再赘述那一年朝廷的动荡,三成官员下马,无数富商被抄家流放,始作俑者的风家也没能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