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女孩闺蜜的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也自杀后,来不及再怨她的闺蜜了,早已泣不成声了。
母亲痛彻心扉地抽泣,父亲撕心裂肺地呜咽。
他们一直一直蒙在一片伤心欲绝而黑暗的环境中。
许久,才微微缓过神来,父亲发现自己女儿的课桌上留下了两张字条,父亲哽咽地读着第一张字条:
“《随笔》
“‘死亡’,这是一个迷人的词,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这种未知是多么令我陶醉,令我向往。最吸引人的,自然是它所代表的含义:‘解脱’。
“人,生来便有许多苦难,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便有了许多人开始了对‘死’的向往。
“曾经,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因为一点小事便寻‘死’,下不去手,便觉得自己怯懦。
“可那时的我恰恰忽略了一个事实:生物的本能,便是求而向往‘生’的。这,不是我的问题,毕竟,每个人都是想要‘活’,并且是活得有意义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苦难。而大部分人都会承受不住压力的,可承受不住,也要承受,除非便是死亡。偶时,别人会在你不悦时,火上加油,雪上加霜,让人想死,去想那个迷人的‘死亡’。
“‘死,就是解脱’这句话若是以往的我,总是认同的,但当我读了史铁生的散文《生与死》时,我才猛然发觉,‘生’,也是精彩的。
“‘生’,亦是一个痛苦的字,又是一个痛苦的词。自然,没有经历过苦难或者没有过‘死’这个念头的人,是永远不及明白的。或许,你并不赞同我的观点,甚者觉得我一点儿精神失常,但你不能否认,世界上正有着无数的人想自杀或正在自杀,亦或已经自杀了的事实。如若你曾经历过绝境,你,便会明白,我并没有精神失常,反而很正常。‘生’是真的非常痛苦的,世上正有无数人在受‘生’的痛苦与折磨。每想到这儿,我便会生出一个可笑且中二的想法:我要毁灭这个世界,要让整个宇宙化为乌有!
“这个想法不论现在或未来亦或过去看来,这,都是十分可笑的。可这便是当时绝望的我的真实想法。
“当时的我觉得自己真的十分懦弱,我既不是残疾人又有父有母,他们都很爱我,可当时的我却一直真的很绝望。
“我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绝望,现在想来,大概是我对未来的惶恐罢了。
“但读了史铁生的《生与死》后,我突然觉得我的想法真的非常稚嫩,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从三年级便折磨着我的问题,现在便迎刃而解。
是为了过程,是为了最精彩的过程。人来这世上就是为了体验的,来体验这世上的一切的一切。哪怕是痛苦。如果你的人生就像史铁生第一次规划的那样顺顺利利的,那可能就真的不会从内而发的‘快乐’了吧!
“苦尽甘来,哪怕一直苦着,但,这就是一种过程,一种体验。只要是体验,人生便不会无聊。
“或许,我可能文笔不好,不能表达出我心中所想。但我想说的是:哪怕世间再冷漠,生活再痛苦,但还是要有过程的,你随时可以将它转变为精彩的。史铁生说过;人是由欲望构成的。我对这句话非常认同。吃,是欲望;幸福,也是欲望--你不可以不吃饭,否则,你便会死;你不可以没有幸福,否则,你便不会快乐。如果你是自杀而非其人杀或意外,在我看来,你便极有可能是被幸福的欲望打倒了,盖过了不能。这,或许也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不同:人,能控制本能。
“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只有痛苦,才有幸福,痛苦等于幸福,这个等式是成立的。起码,这是我的想法。就像史铁生说过:你越痛苦你便越幸福。
“这个观点可能有点儿抖M。但我写这个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不要不顾一切的自杀,我不会虚伪地劝你想想别人。人,总是自私的,放在第一的永远是自己。所以,请为你自己想想,想想那些精彩的,你却没做到的事。人来这世间就是体验的,如果你提前结束了这个过程,还有来这个世界的必要吗?如果你实在痛苦得想自杀,那我也不会再劝你了,因为你认为你改变不了那些痛苦与绝境,你需要离开这世间为代价来‘解脱’。我会为你祝福的,愿你:在我来生。
“我并
不是在诅咒你,因为这个祝福原本是我打算小学毕业后用的,因为原计划,我会在小学毕业后自杀。
“但现在我读了史铁生的散文,我,顿悟了。未来是由自己创造的,大不了就一死,本来就打算死的我们,为何不试一下呢?试一下去创造我们的未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都是出自于名人的诗句,反正,我们都要死,何不尝试一下呢?”
闺蜜的父亲读完,又拿起了另一张纸条:父母,这是我小学的作文。我上初中后,真的很庆幸那时的我并没有自杀,而遇到了自己的知己。那个时候,我以为那是上帝给予我的恩赐,可现在,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不是你们手中的洋娃娃,不是人你们随意摆布的!
父亲读完,他们都已潸然泪下了。
这时,女孩的父母也发现了一张纸条:父母,我热爱自由,不愿被束缚。我不是任人摆布的洋娃娃!
瞬间,她的父母也泪流满面了。
哦,都是悲惨的命运。正是这悲惨的命运,所以,二人才会相见。
分界线-------------------
《随笔》一文是洛瑜九卿写的,她是我闺蜜,也在话本小说里投稿。这篇文章我改动了一些。主要是题目和结尾是我自己添加的,其他没有大碍,不影响您阅读。
其次,她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读了史铁生文章后的内心所感,而并非为《我不是你的洋娃娃》这篇文章所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