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二十二年,初秋。
四十岁出头的明文皇帝坐在金华殿的龙椅上和众大臣商议着一件又一件的提案。年少且天真的至庆站在金华殿门处,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熟练的左右着这个尚且稚嫩的国家。至庆有点走神,他看着群臣左侧的蒋亦安正在奋力说着什么,脸色憋得通红,又忽然看到自己的父亲哈哈大笑起来,至庆明白这是蒋亦安又给明文皇帝出了个好点子。
至庆有些无聊,他还不是很能熟练的听懂这群能影响国家走向的人的话语。低头摆弄起自己的蟒袍袖边,忽然一阵风吹进殿内,站在门口的至庆禁不住打了个寒战。初秋的风少了一股夏日的热气,多了一丝冬日的入骨。至庆扭头看了看殿外,目光所及之处的树木已然凋谢枯零,植物们纷纷已自己的方式迎接生命里已经数不清的即将到来的又一个冬季。
太监们正在利索的清扫着殿前的落叶,至庆看了看还在侃侃而谈的明文皇帝,嘴角一扬便转身出了金华殿,年轻人总是有无限的精力去专注于自己所认为有趣的事情,就像此时的至庆,待在殿内学习自己父亲的执政手段远不及让他出去疯跑一天来的痛快。至庆出了殿门向延福殿跑去,相比较于自己的父亲,他还是更喜欢自己的皇爷爷至海德,所谓隔代亲就是如此。
一路上碰见至庆的太监宫女们无一不行礼问安,可是至庆都没有搭理,毕竟刚刚禁足完十日,就是因为让下人们陪自己喝酒,疯玩导致的。也让明文皇帝罚的不轻快,身为太子也是觉得脸上挂不住。一路小跑来到延福殿,门口的太监远远地就看见至庆往这走,就提前进去通报太上皇,待到至庆来到门前,太监也没敢拦,行了个礼就让开了。至庆开心并且小心翼翼的推开了延福殿的门,没有急着进入,脚还在门外身子却探了进去,一脸笑意的寻找着太上皇至海德的身影。
延福殿很大,本身就是个四进四出的大院子,分有至海德的寝宫:寿安,平时和皇帝明文商讨事情的:养心宫,至海德用膳的地方:御膳堂。且因为至海德的锦衣卫提议,又加盖了几处房屋供锦衣卫居住,以达到贴身保护的目的。此时至庆进入延福殿的正门却没看到至海德。
“来干嘛呀。”一声稳重苍老的声音从西面的养心宫传出,至庆闻言彻底露出笑脸跑向养心宫,至海德的身影缓缓在养心宫露出,“皇爷爷,你再给我几本书吧,《永鉴录》《辩奸录》我实在是看不进去,也读不懂。”
至庆不敢说自己在上朝时偷跑出来所以抓紧给至海德一个思考的时间,想借此让至海德不问自己朝学的事情。
“你父亲今天做了些什么决定啊。”至海德笑眯眯的看着站在台阶下昂着头看自己的至庆,至庆回答不上来,别说他后来跑了,就是没跑之前也没有仔细认真的听啊。至庆不再看至海德,低着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现在就回去,还能听个结束。”至海德说完这些扭头就进了养心宫,至庆不想走。
封建社会,太上皇与皇上的关系,皇上和太子的关系,名为父子,实则政敌。太上皇打下江山,用自己的政治手段管理统治,用尽心血来维护国家的昌盛,所以不会临到传位之纪才立太子。他要保障自己的统治环境不能变,必须一脉相承下去,你可以锦上添花,但不能推倒部分统治手段,即使它是错的,但是太上皇觉得对,当今皇上也必须顺承着。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因为晚立太子而造成的政治立场相对现象,一般皇上继位几年内就会确定太子的人选,于是身为太子就开始了长期跟随皇上上朝,学习执政手段。其实并不是为了让太子学习什么,只是为了让他记住和会应用这一脉传下来的统治手段。
至庆觉得压抑,有些话他不能和明文皇帝讲,因为明文很忙,也没有闲工夫和至庆谈人生聊梦想。于是他只能找自己的皇爷爷,可是皇爷爷也一个劲的让自己回金华殿学明文皇帝从至海德那里传承来的统治理念,至庆远没有来时的开心劲了,垂头丧气的往门口走。
至海德透过养心宫的窗户看着至庆的一举一动,心里有一点的不落忍,可是转瞬间这个心疼至庆的想法就消失了。你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必须要丢掉常人最基本的任性和耍脾气。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也不会因为你是国之储君就偏心于你。
至庆慢慢的离开了延福殿,至海德一直看着门口,迟迟没有收回眼光。
出神之际,太监苏培盛前来禀报“太上皇,皇上要来您这商讨京州桂川一带侵略问题,您能否一听?”其实皇上可以直接就自己来,可是怕至海德不在延福殿,皇上白跑一趟。一国之君,时间都是不够用的,哪有功夫一趟趟的瞎跑着玩,所以明文皇帝派苏培盛先来看看太上皇在不在。
“好,我在养心宫等。”
“嗻。”苏培盛一撩浮沉转身一路小跑至延福殿门口,一屁股坐在轿子上“快,勤政殿。”
明文皇帝正在勤政殿和丞相公孙南轩,文臣蒋亦安,镇守京州的将军刘勇,负责南方整体安全和民生的提督军务总兵官海兰察一同商议商国自柏河沿岸意图侵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