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第三次拿起笔写这篇文章,尽管写文章犹豫不决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次遇到的问题较为特殊。主要是担心写出来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就会有自我炫耀的嫌疑,看后让人生厌。不写又感觉人生这种经历和体验会有不吐不快的遗憾。最后还是决定跟着感觉走。
2016—2017年,我相续有三篇散文参加全国性诗歌散文比赛获奖:
1、2016年10月,散文《苏州游记》荣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2、2017年6月,纪实散文《珍惜当下的幸福时光》荣获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
3、2017年10月,散文《难忘的元宵之夜》再次蝉联第三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通过这三次获奖经历,让我切身体验了人间的真情冷暖,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在荣誉面前从容淡定,在是非判断上处变不惊,在学习面前毫不懈怠。这种体验其实是对我人生道路上的另一种历练。
说句心里话,我的一生并不缺少故事,只不过有的情节发展出乎意料。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当时父母都是教师,然而,生不逢时,童年适逢大饥荒,少年时又来了*****,随父母下放,在乡镇读完了小学、中学。时局动荡,根本没有好好读过几年书。还时常饱受惊吓。亲眼看见北京下放来的女教师被学生绑在树上,用剪刀剪去了所有的头发。父亲定为保皇派被红卫兵五花大绑,施以酷刑,背负累累伤痛。高中毕业,在远离父母的农村插队落户,干农活、上水库、住寺庙、自起炉灶。严厉的家教,加上弟妹4个,生活拮据,从小我便落下瘦弱胆小、其貌不扬、孤僻萎缩等毛病。
这种卑微到尘埃的生存方式,并没有给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带来背运。相反随着“***”的倒台,祖国逐渐发展进步。我的学业、工作、婚姻、家庭、事业等却如日中天。因为逆境磨炼了自己吃苦耐劳、受得了委屈,扛得住压力的顽强意志,更懂得珍惜大好时光。也使我从小就养成了诚实待人、严谨做事的作风。当然一路走来,离不开贵人及朋友的引领和相助。大学我学的是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做了中学美术老师。
36年的美育生涯,在一个不被看好,曾经被斥之为小三门的学科内苦苦挣扎,坚守阵地,几次放弃跳槽改行的机会,踏实创业终于在2000年率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当时高级美术老师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2008年先后被评为南昌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我坦然面对荣誉,不改初心,还是那样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勤勉履职。退休前夕,恰逢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教育集团组建,学校留用,委以重任,我也毫不动心,婉言谢绝。我想应该让青年教师担当重任,他们会比我干得更好。
退休后,移居上海,面对现实条件,我及时改弦更张,另辟蹊径,克服各种困难,执着笔耕不止,在文字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游弋前行。不想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在散文网发布了60余篇各类文章,其中就包括了前面三篇获奖散文。小试牛刀就初见成效,这种意外的收获让我喜出望外。背后的付出和艰辛只有时光老人能够看到。
当我第一次拿到获奖喜报和颁奖邀请函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马上把喜讯在各个微信群中通报。并即刻与家人商量赴京领奖和出席研讨会等事宜。在得到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一番恭喜祝贺的同时。也有善意的提醒和规劝。他们的意思是赴京领奖一定要慎重,交那么多钱不值得。更有人说“比赛为什么不公布获奖名单,你知道她们发了多少金奖,也许有上千个。目的还不是为了圈钱”。
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出现过不少部门利用评职称、晋升看业绩等政策需求,组织名目繁多的各类比赛评奖收费敛财,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我在职时,也收到过不少类似的通知和信函。人们对此类现象深恶痛绝,党和国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人文环境大为改观。面对这些善意的关怀尽管不都全信,但足以让我从刚燃烧的热情中回归理性。
50年代过来的我,眼睛里容不得有沙子。我一方面在网上关注相关信息和动态,另一方面将自己的获奖文章与同类文章做横向比较,反复审视自己文章的长处和不足,并参照读者阅读点击率,从而自信地得出认可评委的评奖结论。为此我写了《获奖感言》一文,详尽阐述了我的创作过程和立意。自评到:“通过游览欣赏江南园林、水乡,在赞叹美景的同时,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景点的设计和建设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揭示了上善若水、包容豁达的人文精神。由赏景而引发的感悟能借古论今、深刻自然,发人深省”。散文网发布后点击率颇高。看来广大读者也认可了我的观点。
因为没有报名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宾馆现场领奖,自然对能否得到获奖证书不抱希望。然而,去年11月大赛组委会寄发了荣誉证书。我拿到证书后百感交集。当看到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颁奖现场报道和视频时发现:出席颁奖领奖的人并不多,小型的颁奖仪式热烈隆重,获奖作者身披大红缎带,手捧奖牌和证书,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可见滥发奖牌证书的说法有误。
不少亲朋好友、特别是同学得知我没有赴京参加现场领奖时感到十分惋惜。说应该参加这个高端难得的颁奖仪式。我回答他们,家里离不开,同学们于是纷纷调侃,家务缠身不是问题,你以后通报一声,我们一定上门帮忙。然而今年8月还是在北京,我再次缺席了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颁奖盛典。
第三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我试着投了一篇散文《难忘的元宵之夜》。文章真实记录了我2017年春节在上海小姨家过元宵节的感人场景。本以为我没能缴费缺席上届现场领奖,也没能交钱入编获奖诗歌散文集。组委会也许不会给我评奖,或者降低奖级应对了事。然而我又错了,她们不但接纳了,而且经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初评、复评,我再次蝉联金奖。
这次之所以能获金奖,我以为《难忘的元宵之夜》契合了大赛主题精神,即歌颂中华,感恩父母、讴歌生命,赞美生活。细写身边生活小事。文章通过对大家庭元宵大团圆、综艺活动,以小见大,折射出国民生活安逸富足、家庭和睦幸福、孝老爱幼、家族兴旺发达的生活状态。期间除了家宴、音乐节目、还有成语接龙、飞花令、工作实景小品表演等,高雅风趣、充满书香之气。从而升华了文章的精神内涵。
我的写作秉承忠实于生活,现实性表现的风格特点,这是在全面分析了自己业余作者身份,生活圈子有限、文学底子薄、性格内向的个人条件后。扬长避短给自己定下的写作基调。每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都倾注了我的真情实感。
“《珍惜当下的幸福时光》绘的更似一轴长幅画卷。青春年少,同窗学友,年逾花甲重逢聚会,作者将相会氛围,细节,心境,意境刻画得惟妙惟肖。校园草地,千年古樟,回忆与追溯,青丝与白发,倾诉与酒杯,拥抱与热泪,歌声与忧伤,感恩与呼唤……绘成的是一副穿越时空的历史与现实相融之画图。浓墨重彩,夺人眼球。”这是江西省文学泰斗之一、诗人、文人书法家、编审,全国畅销文学类刊物《微型小说选刊》原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春林老师在我的散文集《幸福时光》序言中的一段话。
无所谓得不得奖,之所以热衷参赛,是想证明自己的能量,找回自信。使退休生活充实,有精神寄托。我将把获奖当成我新的起点,契而不舍,勇往直前!
国家有关部门及民间文化团体定期举办的文化艺术比赛,其用意是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以达到经济和文化的同步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这完全符合十九大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的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没给相关活动经费的情形下。大赛收费组织颁奖活动满足了部分作者的精神需求,弘扬了正能量,只要合理合法,我看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希望在今后的相关活动中,注重作者及民众的合理关切和质疑,进一步完善比赛规则。把好事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