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圣四年(1097年)。
在临近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尚需一日航程的某海湾处,有艘画船正独自朝目的港漂浮前行着。此时,残阳泣血,落霞满天,偶有海鸟于水面迂回盘桓,喈喈啼叫。浪涛不停地涌动着,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沧海桑田,世事无常的辛酸与无奈。
那画船的船头站立着一位儒冠博带,两鬓霜白;满脸髯须,目光迥然,年届花甲的老者。他已呆呆的看着那夕阳西下的无边美景良久。当一阵海风扑面过来时,他禁不住用手捋了捋胡须。那若有所思的神情中,似乎含带着缕缕的忧郁和凝重。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漠然吟着诗句。虽未到过儋州,却仿佛已对儋州有种很深沉的亲切感一般。
这时,有名美貌绝俗的女子正手拿披风出了船舱,来到那老者跟前从身后为他披上。老者这才回过神来。
“先生因何有此感慨?”
那被唤作先生的便是大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那女子便是其侍妾朝云。
苏轼道:“庄子《秋水篇》云:天下之大,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沧海广大而深远,正如人生世事,揣摩不尽,变化无定,不知何时方到尽头。但人却总向往这种广大深远,从未停止过。”
朝云知他想起往事,但含笑:“道理的确如此。可海虽广大深远,但总不能当饭吃。您哪还是先进食才有力气思考呢。这一路走来,见你胃口大不如前,我只能干着急。就算你再没食欲,多少也得吃点儿。累垮了身体,您那满肚子的‘大海论’就得不依不饶了。”说时,已挽着他的胳膊,入船舱里来。
因圣上惜才,知苏轼性格直爽,易得罪于人,为了使他免被如过往‘乌台诗案’的迫害,便派往儋州做知州,更为安抚他无辜被贬谪的心情,也深知他是美食名家,便传口谕命三名男御厨一路随行,并按他的口味要求精心烹煮珍馐美食以供享用。
苏轼见了这满桌子的菜,虽是自己平日最爱,此时竟无半点食欲,勉强拿起筷子正欲夹菜,微皱了皱眉,却又放下了。径自离开饭桌坐到卧榻旁,随手翻起书来。
那三位御厨见状,心中惶恐慌乱,以为所做饭菜不合他的胃口,皆万分焦急,怕万一怠慢了这位大学士,被圣上怪罪下来,自己担待不起,便问:“敢问苏大人,是不是卑职等做的饭菜不合您的胃口?若您有何想法,请尽管提出来,我们定当竭尽所能让大人满意。”
苏轼却道:“老夫只觉近来有少许身体沉滞,口苦舌燥而已,若说染病,却也不尽然。只是口味不调罢了,你们不必费心,我多休息后应该无恙。”
三名御厨听了有些不知所措。
朝云听着仿佛有所启悟,便唤三位御厨到偏房里说话:“我方才听先生之言,想到一个令他食欲不振的原因。”
三名御厨急切问:“是何因由,请夫人指点迷津。”
朝云揣疑道:“恐怕是因饮食差异之故。”
御厨问:“何出此言?”
朝云详解:“先生乃蜀人,食主辛咸,必不惯南味,琼地湿热,食辛生火。我方才见你们所烹煮之菜肴,皆以辛为主。南方水土属火,若常食辛菜,必定身体沉滞,口苦舌燥,不振食欲。”
其中一名御厨乃粤地人氏,听后恍然大悟:“夫人之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但凡食物必因地取材,随气候、季节、水土变化,烹制有方,方能调和人体阴阳之气,成就养身之道理。请夫人先陪大人闲叙稍待,我们很快便能做出开胃的菜来。”
朝云见他们胸有成足的模样,也深信不疑,才来到大厅陪苏轼闲聊起来。
片刻功夫,三名御厨便呈上了一盘菜肴,请苏轼和朝云尝试。
苏轼见那菜色暗黑,一小块一小块,闻着有酱香味,便夹起一块吃着,觉得爽脆,再加上酱汁的味道,益发可口,便大口大口和着米饭吃起来,竟然一连吃了三碗。朝云也觉得十分可口。
饭毕,苏轼好奇问:“方才这菜品,是以何方法制成,竟然如此爽口?”
御厨道:“我们采用酱腌萝卜干之法,使其灭菌发酵,再倒入酱汁腌足时辰便可。因太过仓促,这只是速成之法,若精心调制起来,取冰镇之,味道更胜于此。”
苏轼闻言,大赞:“其味甘妙,制作精简,真乃开胃神品也。不知此品可有名乎?”
御厨见他如此称赞这菜,道:“这是我们临时想出来的一道菜,并无名称。”
朝云掩口一笑道:“先生一时兴起又要赐名了。”
苏轼大笑:“知我者,朝云也。就叫它‘三厨’吧。”
御厨禁不住问:“苏大人,何以取‘三厨’这么平凡的名字呢?”
朝云却笑道:“《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三’乃广博延绵之象。又俗语云:事不过三。也正应了三位御厨之数。‘三厨’之名正相得益彰呐。”
苏轼闻言朗笑着抹了抹颔下的髯须:“此乃正妙之解也。”
三名御厨听了十分高兴得意,赞叹苏轼的用意。从此,这道‘三厨’菜色便举国传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