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冠心病英文名: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别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传染病:否临床表现:典型胸痛,心前区不适,心悸,出汗,呕吐,心力衰竭就诊科室:内科相关手术:冠脉搭桥术常见病因:高血压,肥胖,过量饮酒等
流行病学
1987年~1993年我国多省市35~64岁人群调查(中国MONICA)发现,最高发病率为108.7/10万(山东青岛),最低为3.3/10万(安徽滁州),有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北方省市普遍高于南方省市。冠心病的患病率城市为1.59%,农村为0.48%,合计为0.77%,呈上升趋势。冠心病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然而,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冠心病死亡率下降趋势。得益于60-80年代美国所进行的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努力,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和改进心肌梗死的治疗。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粗率为94.96/10万,农村为71.27/10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疾病定义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宜:多食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果蔬。如菠菜、大蒜、马铃薯 、蘑菇,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木耳、苹果均能降低血压。宜多食植物蛋白:如豆类、豆制品,有利于胆酸排出,使胆固醇合成减少。
宜多吃鱼:鱼油中的EPA(二十碳五烯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血液的稠粘度,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与诱因
冠心病的诱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
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发病机理
平时我们说的冠心病多数是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冠状动脉狭窄多系脂肪物质沿血管内壁堆积所致,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心肌的血流。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
临床症状
不同人的心绞痛发作表现不一。多数人形容其为"胸部压迫感","闷胀感""憋闷感",部分病人感觉向双侧肩部、背部、颈部、咽喉部放散,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冠心病有5型,分别有如下临床症状:
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长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隐性冠心病):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为及早发现冠心病,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
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每五年作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
每年作一次血压检查。
每年作一次血糖检查。
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若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医生会安排做一项运动试验以测出在踩固定脚车或踩运动平板机时的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心律失常。不发作时多数无特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异常压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表现:①急性期有异常Q波、S-T段抬高。②亚急性期仅有异常Q波和T波倒置(梗死后数天至数星期)。③慢性或陈旧性期(3~6个月)仅有异常Q波。若S-T段抬高持续6个月以上,则有可能并发室壁瘤。若T波持久倒置,则称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冠脉缺血。
心电图负荷试验
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对于安静状态下无症状或症状很短难以捕捉的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或药物增加心脏的负荷而诱发心肌缺血,通过心电图记录到ST-T的变化而证实心肌缺血的存在。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结果阳性为异常。但是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
动态心电图
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该方法可以观记录到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心电图的变化,如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的ST-T变化等。无创、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核素心肌显像
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以及某些患者不能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负荷试验,则可提高检出率。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形态、结构、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是,其准确性与超声检查者的经验关系密切。
血液学检查
通常需要采血测定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中以心肌肌钙蛋白为主。
冠状动脉CT
多层螺旋CT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筛查和随访手段。适用于:①不典型胸痛症状的患者,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核素心肌灌注等辅助检查不能确诊。②冠心病低风险患者的诊断。③可疑冠心病,但不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④无症状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筛查。⑤已知冠心病或介入及手术治疗后的随访。
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
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的观察血管腔和血管壁的变化。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①对内科治疗下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考虑旁路移植手术;②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类型分类
冠心病的临床类型
临床分型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为标准,即: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心绞痛又可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
(1)劳力性心绞痛又分3类:一是新发生的心绞痛;二是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三是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2)自发性心绞痛一般指休息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其中将心绞痛发作时伴ST段抬高者,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控制预防
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指没有发病时进行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发病后预防,三级预防是指发病后防止发生并发症,其中二级预防意义最重大,过去30年美国外依靠二级预防提高了平均寿命4.6年。主药预防药有阿司匹林、天欣泰、冠脉宁等药。我国临床重治疗轻预防,造成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
即在没有冠心病证据的人群中减少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主要是针对易患人群,控制易患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要从儿童、青少年及年轻时就开始积极有效的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
1.不吸烟;
2.保持血压正常稳定,理想血压是120/80mmHg.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酒精,食盐摄入,保持适当钾,钙和镁摄入,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3.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
4.避免精神紧张。
5.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6.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7.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高危病人,建议长期服心血康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的保健茶
双参茶:丹参(每日15克)+党参(每日10―15克)+茶
丹参有活血化淤、清热降脂的作用,党参有益气健睥的功效,比较适合疲乏无力的血淤病人。丹参或党参的饮片可在药店购买,茶则可依个人口味随意选择。需提醒的是,参片买来后要用开水洗一下,滤掉其中的杂质。
菊花茶:杭菊+茶
对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的患者来说,菊花茶是个不错的选择,既便宜,口感又好。由于菊花略带苦味,可适当加些冰糖,不会影响其降脂作用。
但值得提醒的是,冠心病病人最好不要喝浓茶,因为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因,可能导致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或是令血压升高,给病人带来危险。此外,银杏叶茶或白果茶也应尽量少喝。因为银杏中不但含有能够起扩张血管作用的银杏黄酮和银杏内脂,还含有有毒的银杏酸。如若长期饮用,有中毒的可能,一定要小心谨慎。
一、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是什么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人群两种预防策略。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人群、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后者是针对具有1个或1个以上公认的(如高血压、吸烟等)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目前公认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现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病变始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强运动量。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大力宣传戒烟活动,特别是要阻止儿童成为新一代烟民。
二、预防冠心病的措施
不吸烟。
只食用少量的牛油、奶油及各种油腻食物。
将你习惯食用的肉类量减少,将你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烧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
吃大量蔬菜,适量水果,平衡膳食。
减少盐的摄食量。摄食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并且减少发展冠状动脉病的危险。
经常运动。有证据显示,每周做两、三次剧烈运动,可减少得心脏疾病的危险。但由于突然做剧烈运动很危险,必须以渐进的方式来开始实行你的运动计划。
应付精神压力,寻求各种途径来调解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培养嗜好或通过运动来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
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嘱。
三、饮食习惯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不好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现代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据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继发性载脂蛋白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1912年俄国学者给家兔喂养高胆固醇食物,造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结果发现,建立模型过程中,先有血脂的异常升高,继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说明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40年前,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度曾上升很快,自60年代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残废率却有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主要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即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从而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吸烟等易患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残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饮食习惯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平素食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四、戒烟和少吃多脂食物可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联合国在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减少吸烟和少吃多脂肪食物收到成效,降低了心脏病的发病率。发表在英国医学周刊《柳叶刀》上在研究报告,就发达国家心脏衰竭和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举出几个理由。
该计划由联合国属下的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目标是比较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的心脏病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以35岁到64岁的男女为调查研究对象。该计划的第一部分的结论在去年5月发表,它显示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美国和澳洲,心脏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中国、前南斯拉夫和部分俄罗斯反之上升。
报告的第二部分指出发病率下降的原因是:在发病率下降的国家,男性吸烟减少,女性的血压下降。虽然在这个时期体重增加了一点,但由于重视饮食,血中胆固醇含量下降了一半。不过,最主要原因是西欧的心脏病病人所接受的疗法更好。除了有可溶栓的药品外,预防血管阻塞的药物也容易得到,此外,外科医生采用了大大改良的冠心病手术方法。
五、气候变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气候寒冷的天气或冬春季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就会增加。三个与冠心病有关的最优因子为:气温、日变差(相邻两日的日平均气温之差)和平均风速。持续低温、阴雨和大风天气容易发病。此外,在年平均气压高低不同时期亦有显著差别,以气压低时发病高。
在寒冷、潮湿和大风天气,冠心病发病率高是因为寒冷刺激,特别是迎风疾走,易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时,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管腔持续闭塞,或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也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
因此,在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以防疾病发生。
六、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节中要注意什么
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气候变化可诱使冠心病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据西德《医学世界》报道,阿尔卑斯地区在春秋季时,心肌梗塞的病人明显增多。我国山东地区在3~5月份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最高;北京地区,每年的4月和11月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秋末冬初和早春,我国多数地区的大气压、风速、温差都处于极不平衡状态,而变化多端的气候可能导致心脏血管发生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再则寒冷的季节里,常易发生感冒和支气管炎,这一切对患有冠心病的病人都十分不利,常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主要诱因。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节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还要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
(2)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遇有骤冷、暴雪、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留在室内活动,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更换衣服被褥、注意保暖。
(4)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适当节制性生活。
(5)提倡用温水擦澡,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同时要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七、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锻炼
老年人要听从医生的嘱咐,适当活动。
运动量宜从轻量级开始,如轮替活动肢体,屈膝,摆动双臂,活动颈、肩关节,起坐,然后下床,躺在椅上,自己进餐,洗漱,入厕,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达到或接近梗死前的活动度为准。
步行是最方便的运动方式,多访友,作消遣活动。尽量避免奔跑、纵跃,因为有时会因此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太极拳也是冠心病患者的良好锻炼方式
高龄患者出汗反应差,因此散热也慢,故不耐热,所以在气温高时,或湿度高的情况下,应暂停运动锻炼。
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预防常识:
在中年或过60岁的社会人群中,患冠心病的人并不少见。因为有些人无自觉症状,心电图检查正常。这属于隐性冠心病,直到有间断发生心脏病各种症状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确诊为患冠心病的病人,应该学会正确掌握几种药物,例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安定、中药保心丸等的正确使用。冠心病发作时,病人都有自我感觉的先兆症状,例如,心前区闷痛、绞窄感、恐惧感等等,可以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自行服药,就地休息,有条件时吸氧,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不必等医生,防止严重发作。要特别注意,不要免强坚持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危险常常发生在“坚持一下”之中!外出旅行、公务活动,应该携带随身药品。特别强调戒烟,心绞痛频繁发作时禁止吸烟。
诊断方法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再结合辅助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或冠脉阻塞的证据,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判定是否有心肌坏死。发现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核素心肌显像。有创性检查有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等。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不能完全否定冠心病。通常,首先进行无创方便的辅助检查。
调理
1.居住环境。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注意季节的变化:中医认为冬季人体的阴盛阳衰,容易造成寒凝气滞,瘀血阻络的现象。总之应注意春季防风,夏季防暑,长夏防湿,秋季防燥,冬季防寒。
2. 劳逸适度。发作期以卧床休息为主,不宜活动。平时,科学适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根据病情适当运动,以不感劳累为度,有利于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木兰剑,毽子、跳绳以及“饭后百步走”等都不失为体育健身的好方法。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但要注意不要在饥饿,劳累时进行。
3.保证休息和睡眠:起居要规律,宜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9小时,午睡半小时。
4. 节房事、防便秘 :房劳伤肾,肾阴不足则心血亏虚,所以一定要节房事。便秘常常是冠心病的诱因之一。冠心病患者不能用力排便,因用力排便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发生意外。对待冠心病人的便秘,应该适当的多食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等。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治疗措施
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1、心绞痛:应立即停止体力活动,就地休息,设法消除寒冷,情绪激动等诱因;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1片,如未缓解,隔5到10分钟再含化一次,连续3次含化无效,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应立即送医院等急救场所;可口服安定3毫克,有条件者应吸氧10到30分钟。冠心病病人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药物,一旦出现胸痛立即含服,并注意不要使用失效的药物。稳定型心绞痛在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后心绞痛会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个严重而潜在危险的疾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和严密观察。
2、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其中半数以上病人是在住院前死亡的,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一般由心室纤颤引起。所以就地急救措施和迅速转送医院至关重要。在高危病人(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有心绞痛发作者)中一旦发生以下情况:胸部不适,极度疲劳,呼吸困难,尤其伴有大汗,头昏,心悸,濒死感时,要高度怀疑发生了心肌梗塞,应立即送距离最近的,有条件作心电图,心电监护,直流电除颤,静脉溶栓的医疗机构。同时保持镇静,不要引起病人的惊慌和恐惧,并含化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冠心舒合丸等,有条件可肌注罂粟碱,或杜冷丁,以及安定,并保持通风和吸氧,如无禁忌症,立即口服阿斯匹林300毫克。如发生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立即予直流电除颤。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3、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型心肌病都可能发生急性心衰,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所致.多为急性左心衰,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伴烦躁不安,窒息感,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
冠心病的药物、介入、手术搭桥治疗
药物只能控制症状,能稳定冠状动脉里的斑块。药物是基础,介入是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2000年之后已经成熟起来,不仅仅是控制症状,而且有可能彻底根治,把窄的血管撑起来。介入简单、无创,不用开胸,而且立竿见影,技术上是高风险的,需要一定的培训,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做,也需要病人的配合。支架一旦形成血栓那就要出问题了,有1%的发生率。总体来说,现在人们除了追求生活以外还追求生活质量,一个40岁的男性,天天出去跑,要打高尔夫,要爬山,天天吃药虽然不死但是觉得活的没什么意思,就要做介入。不能做介入的或者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介入要做七八个支架才能解决,那干脆放弃,考虑搭桥。
实际上介入跟搭桥手术是一个东西,介入是把里面的堵塞撑开疏通,搭桥是开胸从上游弄一根管子到下游去,重新开辟一条通道。从理论上来说,药物、介入跟手术对低危的稳定病人效果一样,做介入也好,做搭桥也好,吃药也好,不会死人的,这是公认的研究结果。但是介入的治疗过程中间对病人的手术损伤要大大小于外科手术,康复起来的时间要短很多,一般说来外科和介入有不同的手术适应症,一般会考虑患者的经济适应能力和身体患病的具体情况.一百个40岁的人只要吃药,或者介入,或者搭桥最后死的人都是一样多的。介入治疗的人可以爬香山,但是吃药的人绝对不能爬山,搭桥的也可以爬。但是搭桥的人复发的少,介入的人复发的多,搭桥的人再狭窄的几率小,现在有药物支架,可预防复发,药物支架和搭桥的复发率估计差不多。药物支架有可能血栓形成,严重者会发生猝死。
冠心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冠心病是否为遗传性疾病,目前还不是一个十分明的概念,但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父母之一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2倍;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4倍;若双亲在年轻时均患冠心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庭。
究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庭性高脂血症是这些家庭成员易患本病的原因之一;
(2)一些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特点、性格特征等具有遣传倾向,是家庭成员易患本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同一家庭中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诸如共同的高脂、高热量、高盐等饮食习惯,父母吸烟导致子女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不良习惯等等,均可造成冠心病的家庭倾向。更多的学者认为,冠心病具有明显家庭性的特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其内在原因,它只有和其它危险因素相结合,才能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升高。
冠心病病人都会有心电图的改变吗?有心电图改变就一定是冠心病吗
当你心前区经常感到闷痛而心电图结果又提示正常时,你可能会放心地认为自己没有冠心病,其实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一张正常的心电图,并不能排除心脏病的存在。
要知道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并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方法。冠心病在非发病时期,其心电图检出率仅是30%~50%,而50%以上的病人心电图表现正常。
另外,心脏及冠状动脉循环有较大的代偿能力,在休息和平静时有时不易检出异常,往往需要通过增加心脏负荷的运动试验,才能发现心电图的真正改变。
但当你看到心电图报告上有某些医学术语时,也不要忧心忡忡,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因为单凭一份心电图不能对病轻易下冠心病的诊断,因为有许多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都可以产生与冠心病相同的心电图表现。
所以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不是一个非常特异的方法。尽管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但并非唯一的诊断标准,因此,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诊断必须根据病史、症状和某些特殊检查,进行全面综合判断才可能做。
冠心病病人在运动中要注意什么
运动固然对冠心病病人有好处,但运动不当,给冠心病病人带来的危害也改建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颤动阈。加上运动可有诱发室颤的危险,因此,对于心绞痛发作3天之内,心肌梗死后半年之内的病人,不宜做比较剧烈的运动。
(2)运动前不宜饱餐。因为进食后人体内血液体供应需重新分配,流至胃肠帮助消化的血量增加,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易引起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心绞痛。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4)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6)运动后避免吸烟。有些人常把吸烟作为运动后的一种休息,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运动后心脏有一个运动后易损期,吸烟易使血中游离脂肪酸上升和释放儿茶酚胺,加上尼古丁的作用而易诱发心脏意外。
为什么有的病人在劳累时发生心绞痛,而有的则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有冠状动脉供血绝对减少和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两种情况。
心绞痛最常见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大分支管腔狭窄。一般情况下,安静时狭窄的冠状动脉可以向心肌提供其所需的血氧,但当进行较大负荷的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肌耗氧量骤然增加,而发生粥样硬化的冠状血管弹性减退,不能充分扩张以向心肌供应足够的血液,造成心肌缺氧而引起心绞痛。
在临床上我们还常碰到另外一类病人,他们常于休息时,心肌需氧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心绞痛,在劳动时反而很少发生或不发生。这是因为此类心绞痛的病人于休息时,冠状动脉的大分支常有自发的或诱发的痉挛。冠状动脉造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休息时发生心绞痛者,并不意味着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一定比劳力性心绞痛者严重。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发生于造影完全正常的冠状动脉,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基础。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动脉粥样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对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过度敏感有关。前列腺素的一些中间代谢产物也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滑稽君你都更了一天呢你知不知道!手机没收!
沙雕君好了,给你
滑稽君我帮你发布了啊
沙雕君好……
滑稽君给劳资睡觉去!没睡上三小时不许拿手机!
沙雕君行
滑稽君这还差不多
滑稽君还有,死白,你看到这里还不拉线??
我我我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