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一场,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无风无浪,细后思量,那少年在我心中回荡,久久不忘;又一少女登场,画面欲盖弥彰,情节反复无常,终成篇章,牵萦梦乡:风云欲来不可阻挡,故此呈上,与众共享。
耽搁了许久的梦,不知该从何说起。对于这本书的创作历程,直到现在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重提一笔,就请各位读者朋友原谅一下我的啰嗦了。
当初看《唐人街探案Ⅱ》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内心深有感触,颜值在线智商无敌偶尔还有点呆萌可爱的男主角秦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看完那几天脑子里就一直有他的影子,然后模模糊糊又涌现了一些场景,一个女孩的形象逐渐清晰,再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故事线索,我就已经决心要写一本同人文了。
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补完了第一部,直到一二两部串联起来,我写作的线索也逐渐明晰。因为这是推理类的故事,电影里疑点又很多,当时我就疯狂地在百度、知乎、豆瓣等平台看别人的分析,影评,从其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作为小说里的元素,再结合我自己的推理,形成了我这本小说的基本背景。
虽然是同人文,但我其实比自己的小说花费的功夫还要多。我的想法,是在两部电影原有条件的基础上,构建我自己的框架,对已知的疑点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已知情节推测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真相,加上我构思的人物,写出我认为的接下来的剧情。我并非决心写出唐探3的故事,当然我也不可能做到,而是我想借助原有的人物和条件,给他们设置一个特定的背景,展开我自己的故事。
因为我是一个认真且较真的人,对于文学作品我的态度是绝不允许一丝一毫的随意和侥幸。我也想告诉大家,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Ta其实都应该是活的,有自己的人格和人生,而不仅仅是由作者来操纵。作者所做的只是观察和窥探他们生活中最细微的部分,将最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记录下来,就构成了读者能见的片段,而那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就这本小说,大纲、人设、人物关系、人物小传、幕后剧情、主角的成长经历、各种细节(总大纲),我都完完整整地写了出来。在本子上,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字,大概1.5万。其实写出来对于后期的创作也有很大帮助,这样在展开故事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我一共写了两个本子,一个小册子,写第一个的时候是看完电影后不久,那时候文思泉涌,而且对于写作很狂热,我记得最初的一个大纲我在学校的一个夜晚写到了凌晨三点。因为那时候是中考之前,学业为重,狂热了一段时间还是放下了。但整个的框架在我脑海中不断地形成,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当初的热情渐淡,但故事经过时间的考验也更加成熟。
中考后那一个暑假基本完成了第一版总大纲,然后到高中,因为学业环境抑郁症等等问题时断时续,也有过经常熬夜写到凌晨两三点的坚决,也有过百无聊赖的颓废,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就是一瞬间的事。期间我也看了一些对我世界观有重大意义的书(后面有介绍),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后来高一下半学期开始重新整理,写修改版的大纲,在经历了重温、修改、重写、补充、再修改的一系列过程后,所有的内容基本已成定局,直到现在在第二个本子上完成了最后的定稿,最成熟的第二版。
在写的过程中,我也有过疑惑和迷茫,电影已经成型了,第三部也迟早会出,人为地对其进行修改和续写有必要吗?有意义吗?我想还是有的吧。很多时候创作的灵感就位,只需要一个引子就可以薄发,我觉得这就像歌曲改编,原有的最经典最厉害的部分保留,修改一些成分,添加你自己的元素,也可以成为不一样的精彩。而同一个故事,不同的版本,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我也看过几本其他人的,有写得很好的,也有滥竽充数的,从中我也看到了我的优势:我比其他人对于原剧的分析更全面,虽然都只是推测,但也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范例,有些也可能猜的是对的。在人物关系上我也有充分的挖掘与合理的解释,暂时谈不上精彩,但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其实就我的构思来说,这本同人文大部分的元素都是我自己的,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可能会把它改成我自己的推理小说。
大概就这些了吧,也不知道到底表达清楚没有。现在我一定会认真对待,保持日更2000+。
跋,动词。形容把足部向上提拉出来。中国古代文章的后记、后续也会被称之为“跋”。这个形容非常贴切,因为,跋,是为了迈步向前。但我将它用作前言中,因为,告别旧版,迈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