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效果是某种平庸化的体现方式。
他一直跟在他的身后。这类行为是象征一种身份的方式。
他是什么身份?这早已不再重要。
不再重要?这仅是对他自身而言——他已逃之夭夭。
————
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想要知晓他的身份,他的姓名,年龄,他的全部过去,人们想要得到属于他个人的唯一真实的财富,他们想要打破他的自我完整统一感。
他们无法接受一部精彩戏剧的主角没有姓名。
他的身份是那般重要。拜托,就告诉他们又有何妨?既然这出戏剧都已经走到了尾声。
于是,他慷慨的接受了他们的请求。这代表他又一次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他的逃脱计划又一次被宣告失败。
既然他已经来到了这里,就表示他不能够再自我欺骗说自己能够独善其身,因为引导他来到这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哪来自远方的哭声。
他创作的人物和K毫无半点相似之处,因此他也和卡夫卡扯不上什么关系。
他失去了所有逃脱之路,他再一次被自己逼上了绝路——唯有他自己能让他失去了所有退路。
“砰!”子弹从枪膛射出,射向杜瓦的胸膛。
“啊!”在片刻的静止后,人群中的一个金发高个女人发出了带着恐惧的尖叫声。
这声尖叫并不是由那颗子弹引起,更不是由杜瓦被射穿的胸膛引起——这是个错误的前提——而是由这出戏剧的主角所引起。
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个突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男人的手上,这个悄无声息出现的男人使现场又一次静止了下来。
人们永无法抵抗时间。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那个开枪的士兵,完全符合众人的预测。
当然,这只不过是表面而已,所有人中最先反应过来的其实是杜瓦——他恢复了自我意识。
这真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时机,如果杜瓦知道马兆忻在刚才的一段时间里对自己做了些什么,那么此时的他一定会求着他再一次毁灭他的精神。
先杀后审,从来都是这么着,领导人不会傻到问出那句“你是谁?”,因为那只符合戏剧效果,不符合现实。
他向后逃去,躲在了自己的守卫身后。
在这个现场里只有主角才有上帝视角,因此无人会说领导人的反应毫无意义,他们只会对他的人格,勇气发出批判,因为这个世界缺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缺少意义。
生死边缘的经历令其他的事情变得无关紧要。
杜瓦丢失了这几天的所有记忆,除了他差点被子弹击穿以外。
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自我为了保有它完整的统一感而进行了反抗,仅仅只是主角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罢了。
守卫们朝着现场的中心不断的开着枪,主角站在原地,像是在静候死神的审判。
突然之间,子弹无法再和枪膛合奏出美妙的乐章,现场又一次陷入了静止。
他将脸上的面罩向下拉了一些,露出了自己的双眼——他的身份展露在众人的面前,他所有的一切都集中表现在了他的眼睛里。
但这还不够。因为群众需要的是那微弱的力量,他们需要听到他的声音,听到他亲口那没有任何自治性的姓名,一个毫无意义,却又被当作世界边界的存在——词语。
他就这样盯着现场的观众看着,这一刻时间丧失了它的所有意义——(这一刻这三个字说明这句话是句谎言)——他没有眨动一次眼皮,那不是应该动的部位,他需要动的只有嘴皮。
“我是赖希——马赫。”
这是整场演出的终场台词。
乐章再次奏起,为了送别他们的主角与他的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