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肃处理河南考生罢考事件的同时,胤禛派四阿哥弘历,微服前往河南视察。
胤禛(雍正帝)弘历啊,河南的事情想必你已经听说了,河南的事难就难在要治河,难就难在要得罪那些河南的读书人,朕更难,朕难就难在,朕要得罪的是,全天下的读书人!
弘历低头想要安慰几句
弘历皇阿玛……
胤禛摆摆手打断他,继续说道
胤禛(雍正帝)现如今啊,办实事难,办实事的人更少啊!你看这黄河大堤修了又决,决了又修,田文镜明白朕的心思,打定了主意苦河南一代人,造福天下和河南人的万代子孙。可是那些士绅出身的读书人,偏偏就容不下这样的能臣干吏。
弘历低头不语,打心底来说。弘历很讨厌田文镜这人,却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清官、好官,难得的能员!
胤禛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胤禛(雍正帝)你说这些自幼饱读圣贤书的人,怎么就不明白?朕没有伤他们的根本,朕只是希望他们做个表率,朕伤的其实是那些鱼肉乡里、横行不法的土/豪/劣/绅、贪官污吏,而朕为的又是什么呢,朕为的是我大清的江山社稷,为的是天下苍生,可这里面不就包含了,他们这些读书人吗?
胤禛越说越气。
胤禛(雍正帝)朕为的是让他们读书人的道德文章,能够永相流传,为的是让他们的家业,不被那些饿极了眼的饥民们,给洗劫一空!朕为的不就是他们的根本嘛,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弘历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弘历弘历儿臣想向皇阿玛请命,参与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
胤禛皱眉看着他,并不言语。
弘历再次恳请
弘历皇阿玛,儿臣已经十四岁,再过一两年,就当大婚开府了。理当开始学习政事,为皇阿玛分忧,请皇阿玛恩准。
胤禛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开口
胤禛(雍正帝)你渐渐长大了,想要学习政事,为朕分忧,想法是好的。朕很欣慰。趁这个机会出去走走长长见识也是好的。罢考的事情虽然已经解决了,可是河南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还得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情况。你就代表朕亲自到河南走一趟,察吏情巡河务,所到之处切不可摆皇子的架子,要查民情体民意,你可明白?
弘历叩头说道
弘历儿臣明白,儿臣决定扮作做生意的茶商,一路微服前往。
胤禛欣慰的点点头
胤禛(雍正帝)你能明白朕的用意就好。到燕喜堂去看看你额娘,道个别明日一早就启程吧。
弘历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弘历儿臣告退。
胤禛又叫住他
胤禛(雍正帝)弘历,你要记住这是天下大势,创业犹如针挑土,败业犹如浪淘沙啊!史书上大书特书的是创业的太祖太宗,而忽略的是太祖太宗的子孙。其实啊创业难,守业更难啊!
翌日一早,弘历辞别了父母。便悄悄起程了。他扮了个茶商,尹继善一身帐房先生打扮,雇了十几头走骡,二十几个侍卫扮作挑夫挑着茶叶,走骡则驮着若曦给准备的行装,弘历自己骑着马。成恩和富察傅清带着弘历的两个伴读福彭和讷亲,扮了走镖的悬宝刀,臂挽硬弓,也都骑马护送。一行人一路晓行夜宿直入河南境。
弘历牢记雍正教训,并不惊动各地地方官,只是暗地里微服查访。
到了开封府,也不去衙门或者驿站,只是住在民间的客栈里,每日派人出去查访。
市场上有多少粮食,卖骡马的市场里面里面的牲畜进出,还有饲料价格的贵贱,再加上经常用到的农具,有多少是外地进的,多少是本地自产的,一概都要听问清楚,造册登记。
跟着的众人不知道他弄这些做什么用处,但也不敢多问,只是天天出去,稀里糊涂,竟是在市场上见货就问价,问了也不买,只到了每天天晚回来归总儿在尹继善跟前回禀交差,几天下来,几人都觉得琐碎无聊之极。
弘历白天也不在客栈,因罢考事件解决,乡试科场即将重新开龙门,开封的店肆酒店住满了各府各县来省应试的秀才。今日一起约好了吃酒,明日举办文会,热闹不。弘历就在这群人中转悠,有时到半夜才回来。一连六天过去,眼见第二日就要开考,弘历那日回来的才早些,命人
弘历把尹继善叫过来。
尹继善四爷,这是截至昨日收集到的百货价目。
尹继善揉着熬得有些发昏的眼,将厚厚几大册簿子轻轻放在弘历案头,笑道
尹继善除了竹木、玉器、轿杠、绸缎几样以外,连酱油、醋、柴、茶、青菜也一起都造了进去。因为没有师爷,都是我亲手抄录下来了。这样爷查看着方便些。
弘历点点头,拿起册子来一本一本地浏览,有的地方含笑一带而过,有的地方却看得很细,时而闭上眼好像追忆着什么,口中喃喃有词,也不知他在念叨些什么,足有一个时辰才看完了。他恍恍惚惚地站起身来,脸上带几分刚刚睡醒的惺忪和平静在屋里转悠了几圈,对正襟危坐看着自己的尹继善道
弘历几份册子,叫人誊录一份留下。你这份原件,密封呈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