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熙元年,晋武帝临终时命自己的老岳父——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的父亲杨骏、汝南王司马亮辅佐晋惠帝司马衷掌管朝政。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史载他游於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慌乱,百姓饿死,他竟说:“何不食肉糜?”
皇后贾南风(著名丑女)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太熙2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
当年六月,贾后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担心司马玮掌权,干脆来个一石二鸟,诬陷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临朝执政,废太子司马遹,幽禁于金墉城,次年杀之。从此,诸王为争夺统治权,展开极其凶残的内战,八王之乱拉开帷幕。
永元元年,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起兵杀贾后,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赵王司马伦废帝后,各方势力眼见皇权衰弱,纷纷蠢蠢欲动。赵王司马伦篡位后,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伦,镇邺的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成都王司马颖派大将公孙蕃到并州招兵。
公孙蕃,字长远,山西邺城人,成都王国中大将,有谋略,性专一,守节气,重忠义。常常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坚毅不知疲倦,不争名斗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此番成都王派遣潜往并州,成都王司马颖出兵在即,以募兵为名,行安抚王浚、羯、鲜卑族人之实,除去后方祸患,随行将士三千,不惊动官府,不扰民,单独驻扎在郊野。
司马颖打算向冀州北边势力雄厚的幽州刺史,博陵公王浚借兵。王浚是幽州本地士族官僚,世袭博陵公,在幽州威望很高。司马颖希望站在自己的队伍里,一方面增强讨伐赵王的军事势力,一方面避免邺城随时都会遭到蛮族骑兵的攻击。如果王浚与赵王司马伦结盟,那样的话就等于打开了在自己的后方大本营,邺城肯定守不住了。
赵王司马伦,也非等闲之辈,知道自己一时难以应付诸王,计划内部分化反抗联盟,外部树立强援。幽州王浚、匈奴左贤王刘豹、鲜卑段氏,氐族苻氏,武乡羯族等都是赵王司马伦秘密联系的外援对象。同时赵王伦得知成都王派公孙蕃北出并州,随即派遣刺客,伺机刺杀公孙蕃。
幽州刺史王浚两面三刀,面对多方的拉拢,两方皆不得罪,待价而沽,即不答应司马颖出兵讨伐赵王,也不回应自立为帝的赵王司马伦,用心险恶,昭然若揭。王浚的不作为,也为日后司马颖得势后,清算旧账埋下伏笔。
石勒得知公孙蕃在并州募兵,希望拜在其帐下,奈何无人引荐,一连几天混在公孙蕃的随行队伍中充当杂役。一天石勒发现队伍中有几人行可疑,当下留了心眼,悄悄跟踪。心想这下师出有名,刚好送上一份见面礼,公孙蕃不能不受。深夜,这波人一行五人,解决了中军大账附近侍卫后,鱼贯而入直指公孙蕃。这批刺客是赵王司马伦豢养的死士,下手狠辣,出手即取人性命。见到公孙蕃,如饿狼般扑去,面对五名刺客,即使久经沙场的公孙蕃,一时也无反手之力,连连闪躲。万分危机时刻,石勒拿起长弓,一次射出两箭,嗖嗖两声,只见两名刺客应声倒地。
公孙蕃心里暗赞一声“好箭法”。这两支箭几乎将踏入鬼门关的公孙蕃拉了回来,也直接拉开了公孙蕃与刺客之间的空间。刺客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公孙蕃趁机拾起长剑,随即砍倒一人。剩余两名刺客已明白刺杀失败,而赵王司马伦,也不能让二人独活,双双咬下准备好的毒药,三两分钟的时间,两人便倒地身亡。
虽未活捉刺客,但是都已经猜到是谁指使,成都王高举义旗、清君侧、诛赵王,迎惠帝,想来刺客多半也是赵王司马伦所为。
“刚才凶险,多亏小兄弟出手,小兄是哪个营的”,公孙蕃说到,这时发现刺客的一众侍卫也围了过来,顺势单膝跪在地上请罪,公孙蕃心中恶气,并未搭理。
“石勒并非卫队人员,将军威名远播,听闻将军在并州募兵,此番前来愿追随将军建功立业”,石勒见气氛尴尬,拱手回到。
公孙蕃说到,“成都王兵强马壮,并州募兵不过是个幌子,你若愿意投我,当然甚好”,公孙蕃久经沙场,刚才射出的两箭便知此人不简单,爱才之心油然而生。
公孙蕃试探性说到,“成都王听闻雄山绿林,劫富济贫,多行义举,临行前让我找机会招安收服,你可知这部羯族人”。并州刺史司马腾曾向邺城求援,公孙蕃对石勒名号早有听闻,见眼前小兄弟羯人模样,心中猜想七八,顺水推舟试探一番。
“将军明鉴,我等羯族同胞世代受人欺压,无奈落草为寇,蜗居雄山,取不义之财救济劳苦,从没干过欺压百姓的勾当”,石勒解释道。“羯族同胞愿意追随将军”
公孙蕃此行本打算安抚并州匈奴、羯族、鲜卑族部,如果能有羯族人相助,收为己用,即使是少量人民也更能体现成都王深得民心,况且羯族人生性好战,对征讨赵王司马伦肯定有所用处。鲜卑段氏本来与石勒交好,由石勒引荐,公孙蕃承诺讨逆事宜结束后,只要鲜卑族人不袭扰义军后方,讨逆胜利以后封段部首领段务目尘为辽西公,领辽西郡,节制辽西鲜卑各部族。鲜卑段部首领段务目尘正直壮年,野心勃勃,对于辽西地区早已垂涎,虽辽西部分鲜卑部族听命于段部,始终言不顺名不正,朝廷封赏必然能助自己一统辽西各部,心中窃喜,虽与公孙蕃歃血为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