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梵雅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居民分布,注定了我们特有的关系。从政治意义上说,梵雅山庄的管辖权属于梵雅,但由于它独立在梵雅最北边,靠近梵海和梵紫山,所以地理位置处于“三不管”地带。地理优势使梵雅山庄成为梵雅最高端的住宅地。尤其值得说的是,梵雅山庄与其它住宅区不一样的是,它坐落在山丘上,整个山庄只有12户人。更搞笑的是,过去有一个“庄主”是梵雅的领头人,当时梵雅还人烟稀少,他竟然让梵雅的居民用抓阄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门牌号。所以,你要是认真观察会发现除了后来重建的建筑有系统的门牌号,老建筑的门牌号都很凌乱。比如说我家是23号,对面的空屋是29号,江慧嘉家与我家拐个弯,不到200米的距离是100号,宋楚珊家跟我在一条路上,大概200米的距离是46号。不过,现在的梵雅无论居民区还是商业区的建筑物都是改建的,门牌号都已经更新,保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了。
梵雅山庄里的居民基本上都祖祖辈辈相熟,只不过跟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已经到别的城市,常年不见家里有个人影。到目前为止还住着的除了我们三户,还有与江慧嘉同一条路上的87号是江慧嘉的伯父江绍将,152号是年过七旬的陶奶奶、6号是做医生的唐军叔叔。然后就是我这条路上的206号是比我大一岁的崔哲翔哥哥,99号是和我同龄的崔玲。29号在我家正对面、92号在我家斜对面,这两家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人出现过。222号就是梵雅山庄当年奇葩的衣庄主的家。不过他们一家都移居新西兰,这么多年就见过他们一次。现任屋主的儿子结婚带着媳妇回来会见父老乡亲时见到的。至于88号,据说是静雅轩创办人的,可是她早年移居法国,后来静雅轩被收购后似乎连着这套房子的所有人也一起被收了。那是整个梵雅山庄最格格不入的房子,每天有人定时过去打扫,偶尔还会看到很有钱的人出入。
在这仅剩的八户人中,崔家都在政府工作——崔哲翔爸爸是C国中央政务人员,崔玲爸爸是现梵雅公安局局长。陶奶奶是个孤寡老人。她的后代都在国外,所以她特别疼我们这些晚辈,尤其是没有四老的我。唐军是医生,他是在唐爷爷过世后才定居在梵雅的。他和爸爸关系很好是因为他们曾经一起参军,在部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江绍将是校长,和唐叔叔性质差不多,他儿时和爸爸感情也顶好,据说比和他亲弟弟江绍龙的感情还好。但他后来出去读书就定居在外面,直到他因为工作关系被调到梵雅二中当校长才荣回故里。除去以上五户,爸爸、江慧嘉的爸爸江绍龙和宋楚珊的爸爸宋汇平是梵雅山庄唯一祖祖辈辈从未远离的三个,感情自然是好到跟亲兄弟一般,完全把彼此的孩子完全是当做自己的孩子。
按照年龄的顺序,江绍龙是大爸,我爸爸是二爸,宋汇平是小爸。
缘分说起来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乔晓珍是江绍龙的学妹,1989年江绍龙被调到维尔吉斯担任《NEWSDAY》报社的主编,小他7岁的乔晓珍在《NEWSDAY》实习,然后就在工作中擦出了爱的火花。乔晓珍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江绍龙的父母也是大学教授,于是组成了这个教授世家。所以江慧嘉聪明是必须的,遗传基因太好,羡慕嫉妒不了。
而宋汇平呢,他父亲在梵雅经营食品方面的生意,长大后他就自然而然的继承了家里的产业。禾勤勤是宋汇平爸爸一个生意伙伴的女儿。同是1989年,两个人一见钟情,然后就闪电结婚了。
一场婚礼三对新人,三个有一定年龄差距的好兄弟,轰动梵雅。
第三对新人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三个人中,爸爸是唯一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爷爷奶奶以及江慧嘉的爷爷奶奶、宋楚珊的爷爷在同一场事故中离世。爷爷曾是师长,离世后爸爸就继承了他的遗愿进了部队。1985年1月1日,已经是军官的爸爸在部队里见到了16岁的妈妈。妈妈是个孤儿,天生一副好嗓子,长得也漂亮,在部队当文艺兵。当他听到妈妈唱的《DearSoldiers》时,眼里突然就泛了泪光。后来他私底下打听有关妈妈的消息,经历5年的爱情长跑,他们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然后有了聪明可爱的我。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