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名叫——灵柩之木,愿葬于大先生旁。
有个叫朱安的女人,她等了鲁迅一生。鲁迅的妻子大家都知道叫许广平,却很少有人知道朱安。朱安是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也就是古时候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鲁迅先生是个新时代的思想人物所以他不喜欢小脚女人,而朱安刚好是小脚。朱安,性格温和,待人厚道,知书达礼,深得鲁迅母亲喜欢。1906年,鲁迅母亲装病骗回鲁迅娶了朱安。这场婚姻,朱安和许多现在的小姐姐的想法一样:只要我在努力一点点,他就会喜欢我。最后到许广平怀孕,朱安绝望了。但她的善良很快就释怀了,她帮他的孩子当做她的孩子。鲁迅也对这位夫人敬爱有加,每次带回糕点母亲选后全都送去了朱安住处。周海婴十五岁时她给他写信:有没有最近的照片,我想看看你们。鲁迅死后,她依然或者清苦的生活,她拒绝周作人的帮助,有很多人想换区鲁迅先生的遗物,但她拒绝了。若不是她,鲁迅先生的遗物怎么能保存的这么好?灵柩回南,葬在大先生身旁,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还是没能实现…”语文老师感慨万千,“有谁知道朱安的结局”语文老师试着调节学生们的活跃性,全班没有一个人举手,老师有些失望这时一只手举起来了。老师见着眼生笑着说“举手的哪位同学,你能给我们谅解一下吗”芷瑶站了起来整个人形成九十度站姿淡淡的张开了那樱桃小嘴“在鲁迅去世以后,朱安就和鲁母一同居住。令人遗憾的是,在鲁迅去世的那天,朱安和鲁母都没有赶来上海见鲁迅最后一面。我反对老师的说法,因为在后期鲁迅先生的弟弟是不救济朱安以及鲁迅先生的母亲,没有了经济来源朱安的生活变得十分拮据,无奈的她只好把鲁迅的留下的书籍卖出去,可是这件事引起了许广平的抗议,最后还在报纸说: “鲁迅先生的所有东西,都应该由他的家属去保管,不应该去卖掉,这些属于中国的文化精髓”。
朱安无奈的说:“都说要去保护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我们都快生存不了了。”在许广平和她学生的劝阻下,最后朱安还是听从了许广平的建议。抗战胜利以后,朱安百病缠身于1947年10月去世。她希望自己能葬在鲁迅先生旁,但到死也没能如愿。许广平带着自己的儿子去了伤害。”全场响起了一片掌声,“我以为你这样的孩子,应该只会看数理化没想到你课外扩展也很强”老师一个劲的夸周芷瑶,“你们还想不想听,芷瑶同学讲故事”老师看着大家听的精精有味不忍心打扰,“想”同学们似乎被某种魔力吸引。
“那我就讲李清照和赵明诚吧,李清照(1084年-1156年),南宋时期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土。据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
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明水镇。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日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
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父亲王圭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善文学。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
丈夫的思念。1107年移居青州。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南渡后,词人李清照的生活困顿。李清照丈夫于1129年8月18日(农历) 卒于建康,李清照为文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 其写作转为对现实的忧患。绍兴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张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数月后便离异。
卒年不详,但至少在1151年后。大家都知道晚年的李清照写的诗大多是以悲情为主。就这样一代才女,这就样被香消玉焚。”
全班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调侃到“周芷瑶同学和谢东阳同学,活生生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对不对”芷瑶红着脸全班人起哄“对”,芷瑶红着脸红的像一个熟透的大苹果,害羞的说“其实我们都是李清照,只是能不能遇到赵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