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苒穿戴好后,已经接近辰时。
阿玖把热了的糯米粑粑递给灵苒,两人这便算吃了早饭。
糯米粑粑是魏婴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做出来的。是用二十五斤到三十斤糯米做成的,足有簸箕大,表示成婚后新郎新娘团团圆圆,丰衣足食。
也是在成婚前一天由男方这边的人送到女方家过目。
灵苒当时想象了一下魏婴拿着大木锤把糯米打成糯米粑粑的样子,肯定很有趣!只是这次她看不到了……
不过等到过年时,她就能看到了,毕竟村子里每家每户过年前都要做糯米粑粑,这是个很重要的习俗。
听着外面突如其来的声音,灵苒猛的站起来,身上的银饰也随之响动。
灵苒是阿羡来了吗?
阿玖应该是的。
阿玖按照我们的习俗,阿苒是不能去看魏阿哥的,但是阿苒又不是我们本土人,我带你去偷偷看一眼吧。
灵苒阿玖,谢谢你。
跟着阿玖走了一会儿,灵苒终于看到了时隔三日未见的魏婴。
他身穿黑红相间的对襟连裙衣,连裙衣上下对襟,无纽,背牌彩线挑几何纹,以海贝,银铃为饰,腰带是较宽的黑白相间织帕,以挑花四季飘带系于腰间为装饰。
脖子戴着银项圈,头上缠着红色的头帕,下装穿着丝绸质感的黑色长裤。
灵苒有一瞬间的愣神,她好像看到了不一样的魏婴,很有异域风情,也很让她心动。
此时的魏婴正被一群穿着盛装,戴着项圈,围着头帕的妇女伸出竹竿拦住去路。
他身后还跟着阿玖的父亲和村子里几位年轻的男子,他们也穿着盛装,只不过头帕是藏青色的,没有戴项圈,而且手里还拿着东西。
灵苒阿玖,这也是你们的习俗吗?
阿玖是啊!
阿玖你看,魏阿哥身后的人都拿着礼物,是因为新郎到达女方家时,妇女会伸出竹竿拦住去路,要与新郎对歌。
阿玖每对完一首歌,新郎都要拿出礼物给这些妇女,她们才会收回竹竿让路。
阿玖如此走一段,对歌一次,反复数次才能见到新娘。
说着,耳畔传来魏婴的声音,有点低哑的,虽然唱着灵苒听不懂的话语,但是每个字从他的薄唇中吐出,听在她的耳中,都仿佛敲击着她不停跳动的心。
阿玖有些惊讶的说道。
阿玖魏阿哥好厉害啊,唱得很好听,而且唱的很流畅。
阿玖要知道我们的语言是没有文字的,只有口口相传。
阿玖能学成这样,魏阿哥一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阿玖阿苒,你真幸福。
灵苒看着不远处认真对歌,耐心走着所有成婚习俗的魏婴,突然眼眶就湿润了。
灵苒阿玖,你给我翻译翻译吧。
阿玖点点头。
阿玖海上无风浪不高,树上无风枝不摇;哥是真心无假意,砍柴不断不丢刀。
只见魏婴从身后男子手中接过礼物,递给了第一个妇人。
妇人撤去竹竿后,他走到第二根竹竿前,薄唇轻启。
阿玖也跟着翻译道。
阿玖小郎远方来的客,遇妹像只金蝴蝶;蝴蝶飞来逗人爱,哥得沾光好心热。
第三根竹竿……
阿玖放只风筝飞上天,恰恰落在妹身边;小郎路程来的远,望妹伸手把线牵。
第四根,第五根……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根了,魏婴也不知道唱了多少首歌,而且没有一首是重复的,可见他是真的做足了准备。
阿玖佩服的看向魏婴,也看着最后一根竹竿。
阿玖阿苒,我们该回去了。
灵苒笑眼弯弯的看着魏婴。
灵苒好。
两人原路返回,路上还能听到魏婴为了过最后一根竹竿而唱的歌。
阿玖顺便翻译道。
阿玖我的妻子像朵花,叫我如何舍得她;白天织的九尺布,晚上纺的九斤花。
⠀⠀⠀⠀⠀⠀⠀⠀⠀⠀⠀⠀⠀⠀⠀⠀⠀⠀⠀⠀⠀⠀⠀⠀⠀⠀⠀⠀
⠀⠀⠀⠀⠀⠀⠀⠀⠀⠀⠀⠀⠀⠀⠀⠀⠀⠀⠀⠀⠀⠀⠀⠀⠀⠀⠀⠀